你最常用的手機攝影功能有哪些?

hczsh6050


我的手機攝影是記錄生活,用的是華為MT20,鏡頭為萊卡廣角鏡頭。成像清晰,銳度很好。我喜歡隨手抓拍,而不干擾拍攝對象,自然、生動真實感的畫面。








南贛烈焰


我先後使用過諾基亞手機、小米手機、三星手機以及現在正在使用的二款華為手機即華為p9手機和華為nova 5手機。

上圖二款為在用的華為p9手機~

下圖為華為nova 5手機

二款均為智能手機,安卓操作系統~

p9的拍攝功能上與nova 5手機差不多吧,但像素上看nova 5手機優於p9手機。

nova 5手機攝像頭配置4棵攝像頭,4800萬像素,拍攝功能十分強大。

主要有:超級夜景功能,既使是夜間暗色,也能更添補光;微距功能、廣角功能、全景模式、美膚攝像等等。

白天拍攝,廣角鏡頭打開,低機位拍攝,

上下圖片均為夜景拍攝摸式~

手機裡現在基本上具備了專業模式,測光模式,包括有矩陣、中央、點測光三種測光模式,更便於根據需要進行調整;ISO感光度手動調整;白平衡調整包括暖色、冷色、柔光等;現在智能拍照手機的HDR,極大提高暗部細節;閃光燈補償;延時模式;還有就是智能手機使用較頻繁的攝像拍攝小視頻,十分方便~

這是我個人在使用手機中的一點感受~


暮草


好問題,好想回答。

最近老鄭剛剛換了一個手機,榮耀9X。作為一個經常外出爬山的人來說,帶著相機去爬山,有時候是一種累贅,我當然希望隨身物品越輕越好,但是手機是不得不帶的一樣東西。

手機攝影的分享朋友圈足夠方便,我登山拍的也大都是是大廣角場景,不講景深,拍攝效果也不差。因此我想以後,要不就用手機拍。

對於手機攝影功能而言,我用的最多的夜景模式。

其實手機攝影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尤其在夜景拍攝方面,可能比相機還“牛”,當然這個牛,是一定需要加引號。同樣拍攝一張夜景,用手機的話,手持就能拍;用相機的話,你得帶上三腳架,長曝光(可能還會幾次失敗),最後導入電腦進行後期處理。最後的效果,估計還不如手機。

是的,手機攝影的強大,就在於手機能結合自己的硬件,自動按自家的算法幫你處理圖片。你的諸多麻煩,手機一次性幫你處理好了!

比如:明明天空不是藍色的,但你手機會把你拍的圖片上天空變成藍色;你明明皮膚粗糙,拍出來卻是光滑的如剛從美容院出來似的。

所以,你看到的照片,並不是你拍出來的,而是手機自動用AI算法,幫你美化好的。誰不喜歡藍色的天空?誰不愛自己的皮膚光潔如玉?手機就是按大眾喜聞樂見的美來迎合大眾。


那麼既然手機能幫你解決這麼多,那手機攝影的樂趣到底還有沒有?

有!那就是構圖。

其實攝影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構圖,不管你後期裁圖還是前期取景,不管是手機攝影還是相機攝影,構圖始終是重中之重,一張優秀的構圖,哪怕照片淺景深營造、焦距控制尚有缺陷,但整體的立意框架有了,效果基本可以保證,併產生了攝影水平的差異。

因此,練好構圖才是攝影中最重要的事,在手機裡設置九宮格網格,這對於手機攝影初學者的構圖非常有幫助,平時有意識的鍛鍊攝影眼,看到一樣想拍的事物,即便手中沒相機和手機,心中也要能默想出最終的畫面,練得多了,我想這個構圖能力自然提高了。

當然攝影的樂趣,還有發現的有趣瞬間的樂趣,這個就不闡述了,不管怎麼說,構圖是攝影基礎,其他都是可以補救的。

我是老鄭,用千元手機玩攝影的中年人。


鄭在別處


手機拍照,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隨身攜帶,拿出來就用。

就我來講,最常用的攝影功能有:專業模式,全景模式和延時。

專業模式

手機的專業模式,其實可調就是感光度和快門速度,那個光圈是“死”的,個人沒法調整,所以在專業模式的時候,你只有感光度和快門速度可調。

用專業模式拍攝,最大的好處就是跟用單反使用RAW格式拍攝差不多,就手機來講,不用去看別的,對比一下文件大小,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比如同一張照片如果使用普通模式,文件大概在5~10M,而使用專業拍攝的照片,文件大小大概在20~30M之間,從文件的大小就充分說明,專業模式的信息量更加豐富。

採用專業模式拍攝的照片,後期通過手機或PS進行處理,效果會更好,照片損失也會更小。

使用手機拍攝,也需要後期調整一下,而使用專業模式拍攝的照片,進行後期處理,照片會保留更多的細節,效果會更好。

全景模式

這個模式,基本所有的手機都有這個功能,但知道並使用的人並不多。其實這個使用也是很方便的,選擇全景模式後,只需要水平或垂直移動手機,就可以得到一個“加長”或“加寬”的照片,畫面內容更豐富,視野更寬闊。

橫向全景拍攝,可以拍攝視野更加廣闊的畫面。

豎向拍攝,主要是可以展現更多的、很漂亮的天空或者是更多的地面景色。

延時攝影

所謂延時攝影,其實就快動作的錄像,把本來看似靜止的畫面流動起來。\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158a054019c61408391cb3e174e4094\

南方之南


不同品牌的手機用了好幾個,現在使用的是華為P20手機,攝影常用的功能主要根據拍攝對象類別而選擇,常使用以下功能:1.專業模式,可以根據情景調整不同參數;2.人像模式。以突出主體,虛化背景;3.大光圈模式。以突出物體,表現衝擊力和細節;4.微距模式,拍攝細微物體,感受微觀世界;5.夜景模式,手持拍攝絢爛的夜景。6.HDR模式,拍攝日出日落,提亮暗部細節;7.延時模式,表現景物的動感,如車燈光束的延生感;8.慢動作模式,表現運動物體的錄動;9.錄像模式,拍攝小視頻記錄真實情景等。





圖文影像記錄現象


手機攝影功能,我主要分三點,

1:非專業模式:在這個功能裡面,所有光圈,iso,快門速度自動,適合絕大多數拍攝,可以手動變焦和改變感光度,拍出不錯,清晰的照片。

2專業模式,可以拍長曝光,風景,慢動作,延時攝影,手動調整光圈,iso,曝光補償,對焦,白平衡。痛過細緻的組合調整,拍出獨特的照片,

(最後補充一句。非專業模式適合新手,)







叔戈


喜歡微距,虛化,笑臉抓拍,目標跟蹤等,準備學超廣角拍攝和全景拍攝。以前只是自娛,因為喜歡大自然,所以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眼中的美景,以後我要多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



憧憬6579


愛好攝影,不要沉迷於設備論,而是應該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不管是你因為什麼愛上攝影的,但既然入了門了。你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認識,那就是要有好的設備,才能拍攝出好的作品。當然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是別忘記了我們攝影的目的是什麼,你愛上它的初心是什麼!

其實像什麼鏡頭,什麼三腳架,快門線之類的這些東西,不是說不要去追求品質,而是說我們的關心點不在這些附屬設備上,而是應該瞭解其本質。

如果都還沒有開始攝影之路,就被這些亂七八糟的設備搞的暈頭轉向,這可絕不是什麼好現像。對於我們來說,先拋開這些東西,讓我們把精力投入到了解光圈,快門,感光度上來吧,因為只有熟悉了這些東西,你在攝影的道路上才能走的長遠。

而不是拿個鏡頭換換換!



皮皮大師


來說說華為安卓手機,它除了基本的攝影功能外還有很多的功能,打開相機,點擊更多就可以看到這些功能。

最厲害的要暑這個專業攝影功能,怎麼使用呢?打開專業攝影,會出現這些參數:

這裡AF是手機對焦調節,打開AF裡面有三種對焦模式:

第一個AFS模式是單次鎖焦 ,在錄製過程中點擊視頻任何物體,就可以瞬間鎖住焦點。

第二個AFC模式是連續自動對焦,適合時間充足或者擺拍時使用。

第三個MF模式是手動對焦模式,適合微距拍攝。

AWB是調節白平衡功能也叫色溫。

往後划動分別為陰天,日光燈,白熾燈,陽光四種模式。最好一個是自定義模式。

其它的都是些簡單模式,我就不囉嗦了,用這個專業模式拍攝出的視頻非常棒


毛毛雨945


我用的華為P9PLUS , 變焦 、廣角同時還有全景、流光、背景虛化、濾鏡、趣ar、動態圖片、慢動作及水印、延時攝影等 其中最強大的就是它的夜景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