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過年都給父母買2000元錢各種年貨,可父母都給弟弟一家吃了,今年我還買嗎?

幸福梨鄉魅力晉州


一看到這個話題,我就想到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今年92歲了,他現在很疼我,也會疼我的兒子,沒有人會想到,小的時候我是他最忽視的孩子。

我有一個大伯,大伯生了一個兒子,那是他的長孫,我有一個弟弟,那是他的小孫,他看重長孫,疼愛小孫,就我這個夾在中間的孫女,他不咋稀罕,沒怎麼特別看在眼裡,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爺爺會買零食,給零用,美其名一家一份,(堂哥一份,弟弟一份)其實就是就我沒份!為這事情,我的母親替我抱屈好多年!

但是我長大了,工作就業了,應該孝順的還是要孝順,買東西,給紅包,一次都不拉下,五一,國慶,過年,是肯定給紅包的,平常隔三差五,買點零食,給點小零花。我做的比我的哥哥和弟弟更周到,更滴水不漏。

我的媽媽有時候會說,他小時候對你這麼偏心,你為什麼還要對他這麼好?如果是我,我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我媽媽就是典型的刀子口,豆腐心,她對我爺爺奶奶都挺好的)

我和她說,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已,你看爺爺今年90多了,就算能活100歲,也沒多少年了!你又何必和他斤斤計較!

其實,我說的是心裡話,一點都不矯情。

現在,有的時候,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你都會心慼慼然,畢竟歲月不饒人,那如果那個是你親爺爺,你有機會待他好,自然是要好一些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其實就是求一個心安理得罷了,我有這點微薄的能力,對自己最親的人總要加以善待,這樣,很多年以後,回想起來,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那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朋友,我的故事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為人一世,唯心而已,你有心善待,孝順你的父母,就做你應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就隨他們去吧,你的父母心裡也會有一把稱,也有他們心中的一方土地,那個地方,你管不到,也無需去管。


佛系女青年1983


買啊。你給父母買代表你自己的心意,父母給誰都是父母的事情了。我之前就有這種情況,我買回家的東西,我媽就是留著給我姥姥。可是我姥姥對我媽也並不好,我就很生氣。為什麼要給她?一度真的很煩。而且我媽去趕集大部分東西都是給我姥姥買的,至少兩個周去一次,甚至更頻繁。我從小就不是很理解。我給你買的,你為什麼要給別人吃?


後來,我姥姥過世了。我媽就給我說:其實你姥姥也挺可憐的。如果是你有好吃的,你會給我吃嗎?我說:會啊。我媽就說那不就完了,她是我的媽媽,我是自然要對她好的。都是一樣的道理啊。你給你父母買,你父母也心疼弟弟沒有吃過,就給弟弟了。其實就是鑽進了牛角尖,自己能出來就好了。你買東西是你對父母的心意,父母給他人是父母的心意。


種好地做好人


春節是團聚的日子,在外的兒女為父母準備禮物,父母等待兒女歸家,一家團聚其樂融融!作為兒女,都會採辦一些年貨,禮物等,包括紅包來孝敬父母,以報答其養育之恩,當然更多的是在這短短的日子裡能陪父母說說話,談談自己各方面的情況,加強與家人之間的交流。



我參加工作後,在6年左右,我都每年把工資存起來,那時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多,就700元,過春節時一年也就能存5000元左右,全部交給父母,後來小孩子出生,再給父母錢,他們就不要了,說是留給孩子用,老家裡面就只有父母二人,姐姐在另外的一個村子,農村的經濟條件也一般,父母總是幫助姐姐,我每次回老家也留給姐姐一些錢,每次哥哥姐姐的小孩子上學等重要的事情,我都會準備一點錢給他們,父母已經離世,走的時候都很突然,腦梗和心梗,時間很短也沒有留下一句話,但我也明白,兄妹三人,本是同胞生,就應該相互的幫助。很多兄弟姐妹也許存在一些矛盾,但是我總覺得,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應該說每個孩子都是他們的心頭肉,兄弟姐妹能夠相親相愛,多好的事情呀。所以如果沒有太大的問題,都應該相互幫助一些,至於何種形式並不重要。



作為父母,他們心裡還是有一定的把握,應該總希望每個孩子都過的好,所以,如果存在父母把你給的東西給了其他的兄弟姊妹,應該也是有他們的考量,也是沒有錯的。春節是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一家人在一起,回憶小時候美好的、值得懷念的日子,憧憬未來,孝敬父母,過個有意義、有福氣的春節。


瓜農之友馬博士


我和婆婆一起住,大嫂當年把婆婆擠兌走的,那時我和我老公還不認識,等我倆結婚的時候,他就說和婆婆一起住,(房子是我老公的)我同意了,婆婆每個月有2000多退休金,但是吃穿用,家裡水電煤氣,她的手機費,都是我掏錢,除此之外,我每月還給她1000買菜錢(就買青菜,水果肉類海鮮我買),後來我有了孩子,他給孩子每年600壓歲錢,給大哥大姐家孩子1000,呵呵,這是我偶然間知道的!大姑姐給他買了好吃的,偷著吃,連我兒子都不給,她對孩子很摳門,從未給任何孩子買過一點東西,後來我辭職自己帶孩子,和她說我不上班了,每個月給她500買菜,她沒過幾個月就搬走了,出去租房,我回孃家的時候偷偷搬走的[捂臉]我也是醉了!怕我們花她錢!唉,婆婆就那麼回事吧,你對她好,他覺得應該的,平時養她,都不如哥哥姐姐平時給她的一點禮物和年節的幾千元錢!我家條件最差,她卻和我們過,哥哥姐姐家房子大,條件好,但誰也不說讓她去住!難道她自己想不明白誰才是對她好的人?唉隨她去吧!心寒!


145067265明明白白我


這個問題是孝敬父母是做兒女的義務和責任,應該繼續買。

我也是哥哥,在家妹妹弟弟都小,我父親去逝早,母親在跟弟弟一起過,我平常每次看望母親除買禮物還要給他點零花錢。在母親90歲時得病老年痴呆,為了照顧母親我提前退休,因為弟妹都有自已的工個人和家庭比較忙。

我對弟,妹們說你們安心工作,娘有我來照顧,我把我娘接到我家住,我孃的痴呆是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它時間全是罵人,還不認識人,弟弟妹妹看她,她說人家是野人別來這裡,連我也不認識,剛吃過飯她說怎麼不給她做飯吃。

就這樣我堅持照顧娘三年,端屎端尿不討好,但我無愧於心,因為娘老了需要兒女照顧和安撫,直到撒手而逝。

孝敬父母是兒女的義務別講原因和條件,做好自己就行。


知足常樂281852221


和我一樣,我不光過年平時也是回家買一大些好吃的,父母都留給他們吃了,我們回去父母什麼都不用準備,從結婚那天開始就是我們買菜做飯,做好了父母吃現成的就行了,可是弟弟他們回去什麼不買也不做,媽媽提前趕集買好菜,水果了爸爸做飯,他們四口玩,飯做好了吃現成的,而且走時剩飯全部打包,有一點需要強調不是他們條件不好,弟弟一人月工資就10000多,兩個老人平時省吃儉用什麼都不捨的買就我回家買好吃的給他們改善一下生活,結果剩的還會留給他兒一家吃,氣死人,大過年為了熱鬧熱鬧,我們生的熟的買了一大堆拿回家,我和老公忙著做飯父母坐著應該,弟弟弟媳看電視玩手機,連句話都沒有,都吃現成的,八月十五,過年次次如此,我們伺候老的應該,平輩沒義務伺候他們,現在不回去湊合他們了,父母愛伺候他們是他們的事,我們平時單獨回去,更有意思的是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也不是太好,每次做完飯我爸爸都一口不吃先上床躺下了,都沒有看見的,沒有幫忙的,不過他們願意沒辦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帶刺的紅玫瑰abc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我在孃家沒有遇見,反而是在婆家遇見了。


以前沒結婚的時候,人家都說不要找兄弟倆的,兄弟倆的矛盾多。

但是剛結婚那幾年,卻沒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我的老公比他弟弟大了九歲,我們結婚的時候,小孩叔叔才20歲,沒有結婚,高中畢業一直在外打工。


幾年後,小孩叔叔結婚了,婆婆公公的做法讓我很不高興,家裡矛盾慢慢的多了起來。


其中一個矛盾就是和題主說的差不多。

我從一開始的忍耐到最後什麼都不買了。婆婆看我不給錢也不像以前那樣買東西了,就在我面前擺臉色,給我老公說我的不是,說她小兒子的不容易。(小孩叔叔一家三口,過得不比我家差。)


後來老公夾在中間兩頭為難,最後為了不讓老公為難,不讓別人說我們不孝,我就逢年過節給公公婆婆每人買身衣服。

錢和東西再也不給了,因為我真的生氣了,真的不想買的東西,給的錢都進了老二一家的嘴裡。


至於公公婆婆的退休金,他們想給誰花給誰花,我是管不著,但是我的錢不給他們的小兒子兒媳花。


貧農希蒂


這個問題我覺得買不買全在於你自己,想買就買唄。我們買東西送給父母是應該的,送出去的東西潑出去的水,不要管他流向哪裡,我們只求問心無愧。

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家庭還算過得去。我和姐姐出嫁之後每年逢年過節都會買可多禮物去看父母。可是他們也是會拿出很大一部分給我弟弟和小侄兒,雖然我們已經買了他們的那份兒。我就算了,從小就不會甜言蜜語討媽媽歡心,我二姐從小就會哄爸爸媽媽開心。


有一年中秋節,我們八月初

十去的父母家,二姐有事第二天又去了一趟,無意中發現爸爸媽媽把我們帶的東西都給弟弟家了。他表面沒有說什麼,當天就走了。一個月都沒有回去看二老。媽媽就給我和大姐打電話,說我弟弟和弟媳自從有了孩子一直沒有出門打工掙錢,一直吃老本兒,他那東西給了他們,他們就不必買了。弟弟去岳母家也有面子了,也省錢了,她二老又吃不了再放過期了怎麼怎麼的.....讓我倆說說我二姐。

我知道二姐只是心裡不痛快,並沒有真的生氣。只是覺得父母偏心,是啊,本來他們就是偏心的。我認為天下人都偏心,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只要弟媳婦和弟弟好好對父母,孝順父母,這點小事兒就算了。我想他們也不好意思一直在父母家拿東西,

我們的本意是為了孝順父母,那我們就是要讓他們高興,他們覺得把東西給他們兒子他們就高興,不就好了嗎?我們的孝心也表達了,他們也高興了,弟弟也高興,一舉三得。多好啊。只不過稍微委屈自己和老公一點兒,可是總要有一個人受委屈的啊,既然我一個人委屈,高興了好幾個,也值了。


農民家的事


我每年過年都給父母買2000元錢各種年貨,可父母都給弟弟一家吃了,今年我還買嗎?

這種現象對於多子多女的家庭,應該是很常見的,買了吃的東西,給其他兄弟姐妹吃了,這個應該還算好的。現在農村裡面更有給了錢,父母轉手就把錢給其他兄弟姐妹用的,一家人都把你當提款機的這種。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我岳父他媽媽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我岳父算是老三了,其中有兩個小兒子,一個算是離婚了,一個沒結婚。每年另外五個兒女給他媽媽錢以後,基本上不用幾天,錢都會給那兩個小兒子化了去。一家人對此,都沒有辦法。

排行第六的兒子,小孩都高中畢業了,由於夫妻關係不好,處理未離婚,但是沒聯繫的那種,所以相當於也是單身了,房子是蓋了,但是就是紅磚牆,基本沒有裝修,一年可能就是打工幾個月,有錢了後,就是去打牌賭博,身上基本上沒多的錢,錢少了還要向90歲的老母親去伸手要,都快50歲的人了,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

排行第七的兒子,40多歲了,至今未婚,當然也與小時候,掉火坑裡,把臉燒破相的原因,看樣子有點兇,所以很難找到老婆,和排行第六的一樣,也是遊手好閒的。前年,我岳父和他另外幾個兄弟姐妹,每人贊助了幾萬,好不容易給他起了個房子,心想著,好歹也取個老婆吧,沒想到,房子是建好了,但是錢卻少了一些,本來還夠基本裝修的錢,現在只夠建好,門窗都沒安裝,更別提裝修了,他可好,照樣住進去了。家裡都以為他這兩年咬咬牙也賺點錢,沒想到人家反而不著急,現在就是在家打點散工,打牌過日子,也是沒錢就伸手向90歲的老母親伸手要的那種。

對於這種情況,他們五兄妹,沒有少和他母親說,但是有什麼用呢,農村裡自古有老話,“父母多疼小兒”,到了年齡心也更軟了,特別是和這兩個兒子,住在一起,感覺更加離不開了。對那兩個兒子,他們兄妹也沒少勸和打罵,但是有什麼用呢,這幾十年來,他們都依靠過來了,所以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話,確實不假。

對於明年,還要不要給父母錢,這個問題,他們兄弟也沒少溝通,為了讓那兩個能夠自理自立,從今年開始,他們五兄妹,只會在過年過節給母親基本的生活費了,不是不孝敬,是不想那兩個兒子成為敗類。

所以說,在這裡,如果是父母故意給其他兒女錢和吃的話,得先和父母溝通好,東西和錢是孝敬他老人家的,不是給別人的,如果給別人,以後就沒有了,但是我還是孝敬你的,這件事情處理不好,還真會引發一大連串的家庭矛盾,所以遇到這種事情,大家都需要謹慎處理。


左手副業右手創業


如果是我,我會買的。

1 一年買2000元年貨,是孝敬父母的,這是兒女該做的。至於這年貨給了誰,也就別顧了。

2 年貨給了弟弟一家,也是父母疼愛他們。如果你不買,你父母可能還要自己去買。做父母的心啊,就是這樣的。你就當給了父母兩千塊錢吧。

3弟弟弟妹應該也是知道年貨都是你買的,我想你的弟弟心裡是明白的。

4父母偏心兒子,我有點理解。因為我沒有兄弟,父母有遺憾的。你的弟弟給了父母你給不了的安慰,試著理解。

5下次買一些父母送不出去的年貨吧。買衣服給他們,買老年人的保健品,或者父母家裡用的東西吧

以前,我爺爺奶奶在的時候,我上班賺了錢,偶爾會500元500元地給爺爺奶奶錢,我媽讓我不要給,說爺爺奶奶自己不用錢,都把錢給姑姑了。我還是堅持給,因為姑姑家條件不好,又是爺奶最小的女兒,我給了爺奶錢,他們才有錢給姑姑啊,不然哪來的錢給姑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