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肖鎮:龍巖傳統美食吃出濃濃年味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們的記憶深處,只有家鄉的味道最熟悉最讓人回味。在各式各樣的年貨美食裡,您是否還記得自己家鄉的傳統年味美食?它們或許沒有進口零食那樣潮流耀眼;沒有奢華精緻的外觀包裝,卻是最樸素、簡單、溫暖,每一口都能吃出心裡真正的年味。

春節臨近,近日,記者走進東肖鎮這家老哉手工食品店,遠遠地我們就聞到了濃濃的年味,一陣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店主陳阿姨正在攪拌即將下鍋的酥肉,油嫩的肥肉粘上雞蛋、麵粉散發著金黃的光澤,不一會炸至淺黃色的酥肉就出鍋了,讓人垂涎欲滴。

東肖鎮老哉手工食品店店主陳雪美:“豬肉是這樣子,去買的時候一定要最肥的,要土豬比較肥,那就買回來了,就皮先去掉,後來上面一層也要,就是中間一層才會酥,那就切出來,切塊切出來,切出來就用蛋和那個麵粉混合起來,然後慢慢炸,第一次炸一遍,要炸兩次才會酥。”

而在一旁的室內廚房裡,店員們正在攪拌做八寶飯的原料,八寶飯是龍巖地道傳統菜餚,每逢喜慶節日,婚嫁宴客,龍巖人都會端上八寶飯,寓意甜蜜吉祥。

東肖鎮老哉手工食品店店主陳雪美:“頭兩天就那個糯米放下去泡,水泡兩個晚上,撈起來,第二、第三天就撈起來放下去蒸,蒸了就來拌,我們八寶飯就要八種東西放進去,就是主要是糯米,還有玉米、花生米、冬瓜條、碗油、白糖、桔子還有就是蔥油這些,有八种放下去就是。”

把做好的八寶飯端進蒸鍋,大火蒸上30分鐘,香碰碰的八寶飯出爐了,甜甜的香味瀰漫著整個廚房,讓人食慾大增。不止酥肉、八寶飯,烊魚、什錦、筍乾肉、豬腳包等十幾種龍巖傳統美食更是陳阿姨的拿手絕活。陳阿姨告訴我們,她自己做龍巖傳統美食已經有18個年頭了,剛開始只是自己喜歡做,後來看到人們對傳統美食的熱愛,於是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如何讓這些傳統的味道做得更好,現如今每逢節日,陳阿姨的店就忙得不可開交。

市民張丹:“我就很想著過年,一到過年就可以吃到很多的美食,今天我是特意上來,來這邊買一點東西回去,買點酥肉,烊魚回去,到這邊都非常的香,那種過年的那種氣氛就起來了,買點這個好料回去,正月的時候來請客了什麼的。”

市民陳樂桓:“我喜歡過年,因為過年可以拿紅包、放假,而且還能去逛超市,還能吃很多好吃的,而且最主要是能吃到我最愛吃的烊魚,我等下就要些烊魚。”

陳阿姨的龍巖傳統美食手工食品店一開就是近二十載,由於選材好,做工精良,味道純正,深受龍巖市民的青睞。快過年了,這幾天,小店圍滿了來買年貨的市民。

東肖鎮老哉手工食品店店主陳雪美:“烊魚、什錦、八寶飯和豬腳、排骨,一般有十幾種,農曆二十五就開始準備材料,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一般是三天準備,那就二十八、二十九、(大年三十)最熱鬧,我們做(龍巖傳統美食)十七八年了,顧客就很信任我們,老遠的地方都到我這邊來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