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兩次命案對於估值550億美元的滴滴來說還想上市嗎?

用戶65940905


很遺憾,這件事對於滴滴上市沒什麼影響。

有些時候,資本市場並不會受輿情的影響,有著一套“理性”的看似沒有“人性”的價值判斷標準。

有著“售假”“售傍名牌”嫌疑的拼多多,不是在一片質疑聲上市了嗎?說明賣的是什麼其實並不是十分重要,賺不賺錢,或者未來能不能賺錢才重要。

與滴滴順風車一樣,同樣具有社交功能,“聯通”線上線下的陌陌,那個以“約”著稱的陌陌也上市了。

這幾天我在想啊,假設說有人通過陌陌這類社交網站聯繫上,出去開房或約會,過程中發生案件,陌陌有沒有責任?會不會影響陌陌上市?我想不會,因為陌陌會說,雖然我給他們提供聯繫幫助,但是我沒為這些不好的事情提供直接幫助啊。

同樣,滴滴也可以說,我只是提供了乘客和司機的聯繫幫助,並沒有提供犯罪幫助,這個司機只是臨時起意殺人,我們安保和客服需要調整,我們整改提供直接報警的方式不就行了嗎,大不了關閉順風車功能,反正這也是我們最不賺錢的業務。

在另一篇問答我已經說過,滴滴所謂三倍於人身傷害賠償,只不過是順風車一天的利潤,對滴滴九牛一毛。

所以,我認為,從情感上滴滴不應該上市,但從理智上說,資本市場並不講民意,滴滴上市阻礙不大。


鑫財經


的確,滴滴最近的事件的確暴露了滴滴的模式的問題;

記得我在滴滴剛出來的時候坐過一次出租車,當時這位司機大姐說的就是這個安全問題,由於出租車隸屬於公司,不管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出租車公司是第一負責人,當然了,在滴滴這一事件中,滴滴公司也是第一責任人。但是本身出租車司機作為一個有長期穩定收入的人群來說,犯罪動機不強,犯罪成本也比較高,首先光出租車牌照就值很多錢,為此丟了不划算,其次,出租車司機本身屬於中等收入水平,生活還不錯,犯罪的意願相對較弱;

不過,出租車也有外包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這種人都是為了生計日夜工作的人,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犯罪分子,歷史上出租車公司司機犯罪的案例也有不少。但是,總體上來說,出租車司機的犯罪成本比滴滴出租車司機的成本要高的多。從滴滴的犯罪案例上來看,大多都是一些性侵案件,而出租車司機大多是有家庭的人,在這方面犯罪動機也會小得多。

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滴滴的出現的確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這就是市場,問題出現了,解決好了就OK了,不能因為這些偶發的時間就否定滴滴本身,這當然是非常不合理的行為。這也給滴滴模式敲響了警鐘,說明滴滴模式還不夠完美。

總體上來說,滴滴的盈利模式用戶已經收割,名聲在外,沒有過大的競爭者,盈利模式清晰,所以基本上不會影響上市的,但是會影響估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