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國疫情擴散的情況下,目前英國的抗疫能力怎麼樣?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該何去何從?

鬱金香小姐系列


作為歐洲老牌發達國家之一,英國的公共衛生醫療能力其實還是比較強大的。但這並不代表英國就有能力阻止疫情的蔓延!

截至目前,英國確診超過1000人,而且確診人數每天都在不斷擴大。前期的不重視導致英國醫療體系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對疫情的控制,並且由於前期沒有準備,英國國內缺少口罩等醫療物資,最終和肺炎的第一波對抗中,以英國的失敗而告終。


但即使這樣,英國上下仍對新冠肺炎沒有表現出足夠的重視,從英國政府提出的“群體免疫法”就可見一斑,這也充分說明了英國目前的抗疫能力無法有效應對疫情的傳播,預測英國肺炎感染人數將出現爆炸式增長!或許因肺炎死亡的患者多了,英國才會感覺到恐懼,那時民眾或許會倒逼著英國政府全力以赴吧!

最值得我們關心的還是滯留在英國的留學生及其他同胞。目前他們只能選擇回國或者滯留在當地。選擇回國的確實可以在回國的第一時間得到政府的幫助,進行隔離,檢測,觀察,甚至確診後的治療,但回國也面臨著在返回途中被感染的極大風險。如果在滯留地有固定且安全的住所,具有一定的防護措施,如口罩等,可以囤積物資,這樣可以較安穩度過!

不管選擇是否回國,祖國都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在海外的中國公民,祖國永遠都是我們強大的後盾!


李氏縱橫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一波關注。

中國湖北等地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團體和民眾以不同方式表達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支持和幫助。英國政府、企業以及華僑華人留學生捐款捐物,表達愛心。同時,英國一些地區連續出現侮辱、歧視中國學生的事件,某大學一名中國學生甚至在校外遭到群毆。

英國主流社會反對因疫情歧視中國學生。2月4日,英國大學聯盟及其國際辦公室、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委員會在其推特賬號用中英雙語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出:全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後,英國大學高層重視保障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福利和安全。中國留學生是英國國際教育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大學一直秉承延續對中國留學生友好親善的歷史,不容忍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歧視和偏見;支持並鼓勵學生和教職員工在遇到種族歧視和騷擾事件時,及時向所在大學有關部門尋求幫助;呼籲英國所有學生和教職員工聲援和幫助受疫情影響的朋友和同事,與他們共克時艱。

同日,全英學生會亦在其推特賬號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形式的仇恨和偏見都不可接受,對中國學生由於疫情而遭受歧視和仇恨表示非常關切。全英學生會將幫助學生面對仇恨犯罪和排外現象,確保校園空間包容共享。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寒假回國的中國學生無法正常返校上課,莫斯科國立大學專門制定了網課學習計劃,老師遠程授課,短時間內無法返俄的學生可在線學習並及時完成作業。

中國駐英國使領館已向英國政府、警方、高校表達關切,要求其依法保護中國留學生等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並將在職責範圍內及時向中國公民提供協助和領事保護。中國駐英國使領館提醒在英中國公民提高防範意識,受到不公正對待時保持冷靜,妥善應對,確保安全。視情及時報警,向校方、所在機構管理層反映,要求依法依規公正處理,懲辦肇事者。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努力確保學生的安全,尤其是那些有病毒感染風險的學生,但這也包括來自中國的學生。他們擔心著遠在故土的家人和朋友,他們非常需要我們的支持。請對受此狀況影響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表現出您的同情,並對他們的情緒狀況表示您的關切,這在當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我們社區的每一位成員都能感受到來自其他成員的支持,而不是侮辱。”————巴西。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發言。


一隻動漫獅


在外國疫情擴散的情況下,目前英國的抗疫能力怎樣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該何去何從?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英國的抗疫能力實在不敢恭維,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如果現在回國的話,難度應該也是比較大的。

一、親戚家孩子在英國讀書,正在糾結回不回來

親戚家的女兒前年高中畢業去英國。聖誕前,回國一星期,春節也沒有在家裡過,就返回英國了。

孩子2017年剛去英國的時候,開始住在寄宿家庭。第2年自己搬出來,跟幾個同樣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一起租房子住。前兩天孩子跟國內聯繫,眼看著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變好 ,家長希望孩子回國更安全。

但是孩子覺得,自己如果回國的話得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在整個回國行程中,要把自己暴露在較高的風險裡,增加感染病毒的可能;

另一個是英國現在學校並沒有經學,也沒有網課之類的,如果回國的話會耽誤了學業。


二、英國的防控形勢前景堪憂

截止3月15日9點,英國新冠病毒感累計感染者總數已經達到1140人。對於國土面積相當於兩個江蘇省的英國,疫情還沒有進入高峰期,這樣的數據已經很高了。

與其他國家採取從嚴管控措施不同的是,英國對於來自疫區的入境人員沒有任何的檢測措施。

英國衛生部副部長已經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目前在家隔離。更令人吃驚的是,首相約翰遜在12日的“眼鏡蛇”緊急內閣會議後,宣佈英國進入應對疫情的第二階段——“延緩”病毒傳播,英國當下還不會實施學校停課、員工在家辦公、取消聚會活動等相關措施。

英國政府和防控專家認為,英國的抗疫目標是讓整體社會產生“群體免疫”,而不是完全抑制疫情。也就是讓幾千萬人英國人感染病毒從而產生對病毒的免疫能力。


三、中國留英學生面臨困境,何去何從

對英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眼下還很難判斷正確還是錯誤。但是對十幾萬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難題。

畢竟作為中國人,對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耳聞目睹,對這種病毒的可怕程度也是有所認識的。眼下該怎麼做才是最佳選擇呢?

其實從父母的角度大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回到國內,畢竟國內的重視程度和治療經驗都比英國要好很多。回國後只要按照程序做好健康申報,自覺主動接受隔離,就算出現感染情況,也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對於在英中國留學生來說,面對當前的處境,本人有以下三個建議。

  • 沒有什麼比生命重要,耽誤了學業,還有機會再補上。
  • 行程中要盡最大可能做好自我防護工作,避免在旅程中受到感染。
  • 回國後主動做好健康申報和自我隔離。


【結語】

目前英國採取的“群體免疫”政策,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在確保自身安全和不影響他人安全的前提下,近期回國也許是較好的選擇。

但是在回國問題上一定要非常慎重,千萬不能像鄭州“毒王”郭某鵬那樣,視疫情防控為兒戲,害人害己。


西喬教育觀


截止3月15日,英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1140人,累計死亡21人,累計治癒18人。

面對氣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病毒,英國和大多數被感染的歐洲國家一樣,也是在進行自我隔離措施。然而局勢不容樂觀,根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3日的消息可知,該輿論認為英國已經到了疫情大爆發的前夕。同時有醫生認為,整個國家的床位嚴重緊缺,未來很可能會像意大利那樣放棄危重患者和老年患者,集中精力搶救輕微患者和年輕患者。



按照病床和人數的比例來算,兩者的比例是6.6:10!

《每日郵報》還有消息說,目前英國的醫療專家團正在考慮起草一份以病人生存為基礎的病人分流方針,仿照的就是意大利的做法。

與此同時,英國全部醫生已經行動起來通過電話和網絡等方式對病人進行分類和預約,將主要工作重心集中在需要檢測的患者身上。

由此可見,在疫情面前,英國的醫生團體在盡全力履行著自己的救死扶傷的天職。

至於網上一度盛傳的英國“群體免疫”策略,目前還存在爭議,畢竟沒有真正落實,在此不做評價。確定的官方消息是本週一英國首相約翰遜召開內閣會議,公佈了一項在疫情擴大的情況下調動軍警介入維持秩序、支援抗疫,學校停課、居家辦公、減少公眾聚會和徵召退休醫護人員參與治療等一份長達27頁的文件。





然而醫生在全力以赴履職盡責、政府也在想辦法應對的時候,無數英國民眾和 其他歐洲民眾一樣依然像以往一樣過著疫情前的生活,對於隨時可到的新冠病毒幾乎視而不見。聚會狂歡等群體性活動照常不誤,好像任何時候都沒有比歡樂更重要的事情!對於戴口罩、居家隔離這些基本的防護措施也是不屑一顧。





作為在英國留學的我國留學生,該如何應對呢?

本能的反應自然是離開英國這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力不從心的國度,儘快回到祖國。雖說最近英國航班也在不斷漲價,但是對於能夠留的起學的人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再說了,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金錢根本不值一提。

回國後自然就是按照國內關於疫情期間的管控措施,居家隔離14天,及時向社區報告個人情況,不隱瞞、不拖延,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大將軍威武K


截止英國當地時間3月14日,英國新冠確診患者人數已經高達1145人,較過去24小時新增208人,很明顯,就英國目前感染人數和確診人數來看,英國已經進入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階段,但相對於隔著英吉利海峽的歐洲大部分國家,英國的疫情比較輕!但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英國政府對疫情的態度還算不上積極,有點類似美國前一週左右的態度,而近期媒體報道出英國負責流行病的專家,認為英國現約翰遜政府採取的防控疫情措施,幾乎等同於放任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並在經過大量死亡後形成全面擁有對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不過據媒體報道,英國政府在今日早些時間對這種消極態度進行了道歉。




英國對抗新冠疫情能力其實嚴重不足,與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人口結構類似,英國也屬於老齡化畢竟嚴重的國家,其國內醫療水平和機構雖然很多,但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在照顧老齡人群,能夠抽調應對疫情的人員嚴重不足!



在新冠疫情爆發開始,全球防控物資就呈現嚴重短缺的情況,而歐洲等地區的疫情擴散,對抗疫物資這種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不過全球疫情已經爆發超過50天,以中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為代表,已經大幅度的擴大防疫物資的產能,雖然供需仍然極度緊張失衡,但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緩解。



對於滯留英國的留學生、華人、華僑和英國的國際友人而言,此時首要做的事情是避免陷入恐慌,恐慌之下必然會讓自己的思維陷入混亂,從而加大做出錯誤判斷可能直線上升,也會讓自身的免疫力嚴重下降!這種建議也適用於所有人。



新冠病毒的傳染方式,離不開人的載體,因此,儘量呆在家裡,做好個人防護!保持樂觀的心態,若沒有必須外出的需要,儘量不要外出與其它人接觸,保持足夠的距離,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儲備足夠的生活物資!做好這些事情,會讓被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現在也不要急著向疫情還沒有爆發的地方尋求多次疫情,包括回國!因為此時已經陷入恐慌的人群此時也有這種打算,這些人會提高你感染的幾乎。



若真的不幸被感染,也不要慌張!第一時間尋求當地醫療機構的幫助,若無法獲得治療,向大使館求助,國家不會對你們置之不理,因為我們現在有能力,也擁有治癒新冠最權威的技術和經驗!


涇水書生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新聞或者焦點集中在英國,首相已經宣佈啊,英國不集體抗疫,既然要感染就大面積感染吧,讓他們自身產生抗體。這樣他們就不會第2次被感染了。從這個思路來說,英國可能已經向新冠病毒移情投降了,任期發展。英國能夠對他們的國民如此啊,我想外國留學生可能更不是在它們所監管或者管控的範圍之內,在如此情況下我建議有條件的話,如果對學歷沒有影響,還是回到自己的祖國吧。

所以目前完全有理由來懷疑,英國可能主要是在檢測方面能力嚴重不足,或者是相關檢測設備或者核算測試紙盒以及醫療防護資源嚴重不足,需要依賴其他國家的援助。一方面他們國家可能真的是這麼認為的,我們集體投降吧,當然另外一種思路就是以此方式向其他國家表明我們需要援助,你們提供無償的援助吧,倒是很感覺,他們這種說法是說給我們聽的,畢竟目前來說我們中國在這方面有強大的經驗積累和援助能力。而我們也在承擔著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啊,幫助很多國家抗疫,不僅提供醫療醫療資源,同時也派出專家直接指導相關國家進行抗疫,比如目前疫情比較嚴重的伊朗和意大利,我們都派出了專家隊伍的,我們甚至向世界衛生組織原捐助2000萬美元作為抗疫資金。

現在對於英國來說疫情並不是很嚴重,只有當地留學生可能瞭解當地的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如果英國的做法確實是向疫情投降的話,建議這些留學生趁早回到我們祖國,回到安全地方。那我們也不排除,英國的做法是錯誤的,畢竟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他們或許有他們的經驗和考量,因為對於新冠病毒,目前可能還有很多未知領域沒有研究到,對於其防治和治療完全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要適合的有用的就可以。對於當地的留學生沒有一個很標準的建議,還是按照自己需求做出選擇吧。

但是如果對於他們選擇回到祖國的話,必須接受我們的規定,比如說入境以後必須接受檢疫和14天左右的隔離觀察及相關費用的承擔,如果接受不了的話,你就在當地待著吧。我們絕不能讓外來的輸入性病例,讓我們的整個防禦形勢又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和挑戰。


劉小妹正高二



(英女王撤離白金漢宮!)

綜合英國衛生當局14日發佈的數字,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累計已達1140例,比前一天公佈的數字增加342例;死亡病例新增10例,累計死亡21例。英國議會請願網站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上午,已有超過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加積極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


看完英國的實際情況,我們再來分享一下約翰遜是如何與威廉王子調侃新冠疫情的;

約翰遜:王子,我們看英超去?

威廉:不,沒有口罩!

約翰遜:我也沒有,關鍵是勤洗手!

威廉:哈,你看英超嗎……

結果,英超照常舉行!3月12日,歐冠聯賽皇家馬德里VS利物浦比賽,甚至還有3000名西班牙馬德里球迷湧入英國。要知道,西班牙也是歐洲的新冠疫情重災區啊!

3月15日,一位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工作的醫生在英國《獨立報》上撰文,緊急呼籲英國以意大利為鑑,因為新冠病毒在意大利肆虐的場景實在是太可怕了!他說:儘管英國政府和許多英國人已經意識到新冠病毒將給英國的醫療系統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但他們對於情況能惡劣到什麼程度卻仍然毫無概念。



這說明,英國人儘管樂觀開朗,但對抵抗新冠肺炎的能力與大家毫無二致。一週之前,英國確診40例,短短几天漲了10多倍,在沒有釆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英國人將重蹈意大利的覆轍!剛開始時,意大利人當初也是英國目前的狀態,在確診了300多個時,一週暴增了2000多,再過一週就是10000多,馬上達到50000了!而英國,極有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到那時,以英國醫療機構的接收承受能力顯然跟不上需要治療的病患者的需求!英國的危機正在來臨!


目前,歐洲是全球新冠肺炎的重災區!而英國顯然是沒有跟上節奏。嚴進寬出,是目前英國釆取的防護措施。在英倫三島內,還沒有限制隔離,大街上依然熙熙嚷嚷、酒館內人頭攢動、各種聚會仍然進行,各個機場、地鐵等人口密集的場所安檢有似若無。但對進入英國的,特別是來自疫區的,將進行隔離檢查。因此,英國目前還沒有對疫區嚴重汙染的國家的在英留學生和務工人員進行勸返和遣送驅趕。我們的學生可以放心的學習和工作!

但是,英國現在防護用品短缺現象嚴重,基本買不到口罩和消毒液,希望我們的在英留學生與大使館和領事館保持密切聯繫,隨時瞭解國內發佈的各項防控措施和政策。通過使領館購買防護用品和尋求幫助,千萬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做好預防工作,儘量不要回國!


華正先生


根據目前所瞭解的情況,大多數歐美留學生已經做好了被感染的準備。

針對疫情目前有幾種做法:一種是和中國一樣,舉國之力,在短時間內迅速消滅,雖然在短時間內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但短期內控制住疫情,然後迅速恢復生產獎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

另一種就是英國、德國目前採取做法。儘量減緩、拖延疫情的進展,等待夏天到來病毒活性減弱,以及人體適應性的提高產生群裡免疫力。

有中國的作業不抄,卻採用類似消極抵抗的策略。為什麼呢?

1、雖然醫護人員、醫療資源比率較高,但醫護人員、醫療資源總數並沒有中國多。一旦引起恐慌或輕重症應收應治,別說醫療資源跟不上,容易造成醫療資源的擠佔,而醫療資源被擠佔,首當其衝的是醫護人員存在被感染的高風險,當醫護人員被大批量感染時,整體防疫體系已經破滅了。中國有大批量醫護人員感染,但中國醫護人員總基數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集全國大半精銳進入湖北,目前沒有那個國家能做到,幸哉生於華夏。

2、人力物力不足。目前一個確診病人,需要密切追蹤去過哪些地方、有過哪些密切接觸者。目前中國的做法是:去過的地方消毒、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但絕大部分歐美國家都無法做到,因為這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去執行。在疫情爆發初期,德國、英國也是這麼操作的,但是當意大利的疫情失控之後,整個歐洲國家的防疫體系和方針必然要跟著調整,不然繼續按照調查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隔離密切接觸者會導致整個防疫體系的崩潰。

3、輕症患者有一定的自愈能力。這一點無需多說,我們在關注疫情的同時,對於疫情如何防控、如何抵禦大家都是專家。

所以,無奈之下選擇了:放棄輕症、專注於重症的策略調整,並且要求或建議輕症患者自行在家隔離,不要外出,盡一切可能延緩病毒的進展。讓60%的人感染,只是說目前防疫體系的預估數值,並不是政府故意讓病毒在全國60%的人群中感染,而是政府已經無力全面控制,轉向重點控制階段。


禿筆寫春秋


謝謝。

實際上,英國基本上和瑞典差不多,已經放棄了對新冠病毒的抵抗。

但英國政府卻給自己消極的行為,戴上了一個“群體免疫”的帽子,似乎是想通過這個說法,為政府舉措不力的消極舉動而背書,讓民眾相信,通過“群體免疫”可以增強全民對病毒的免疫能力。

那麼,“群體免疫”是個什麼概念呢?它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單從我們人的角度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百分比就高,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人有抵抗力,也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應該說,這在理論上是可能的。比如接種滅活疫苗就是提高“群體免疫”的有效方法,但注意那是接種“滅活“的疫苗!

像英國政府所美言的“群體免疫”,是對已經氾濫而無法控制的病毒、對人體的一種自然感染而已。而試圖通過這種自然淘汰的方法增加人的免疫力的做法,無疑是對民眾的生命安全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哪怕是照抄“方艙醫院”的經驗,將輕症患者集中起來積極治療,也不失為一種對“群體免疫”力提高的合理解釋。

但英國政府所謂的“群體免疫”,我以為就是愚弄!若真的有通過此舉提高了免疫力的民眾,那也是屬於倖存者!大量的體弱、年邁、免疫力低下的人,將會在這種野蠻且不負責任的行為下喪命!

說到在英國的留學生如何應對這場新冠病毒的侵擾?其實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作為國外遊子、尤其是遠渡重洋求學的莘莘學子,相信在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祖國不會忘記,會及時地提供幫助。但就目前的疫情發展情況看,國外處於爆發時期,國內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漸趨平穩,但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有壓力仍然很大,稍有疏忽,全國人民兩個多月的努力就有可能前功盡棄。所以,目前還是留在英國比較有利,即可避免旅途感染病毒的風險,也可以比較便利的在自家隔離。同時,目前的英國和瑞典還不一樣,仍然可以檢驗是否病毒陽性,對於有症狀的還是及時的就地治療為上。


想通了就好


在全球不斷加大抗疫力度的背景下,英國卻“獨闢蹊徑”採取了“群體免疫”政策。

什麼是“群體免疫”?

就是為了達到“群體免疫”,大約需要60%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對此是這樣解釋的: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來增強英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從而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
“我們的目標是努力降低峰值,減緩疫情傳播的速度,而不是完全抑制它。如果你非常努力地壓制某種東西,當你釋放時它將會反彈,且會在錯誤的時間反彈”。

目前,採取“群體免疫”政策的除了英國,還有瑞典,這種做法對不對,現在還不能下定論,但這種印證叢林法則的做法,以國家的名義實施,還是難以讓人接受。現在居住在英國的“小白鼠”們,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抵抗力強殺死病毒,要麼抵抗力弱被病毒殺死。

英國的疫情怎麼樣?

截止15日,英國新增34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140例,累計死亡21例,死亡率1.84%。

在不包括外來人員的情況下,英國有6649萬人口,如果按60%的人感染,也就是3989.4萬人,再按目前1.84%的死亡率計算,將有73.4萬人死亡。

也就是說,英國政府已經打算用73.4萬人的生命來“賭”疫情?如果隨著疫情的加重,死亡率再升高呢?後果簡直不敢想像,我只能說“群體免疫”的決策者們,心真大!

目前,這個政策雖然已經遭到了國內專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質疑,但英國決定執行到底。

中國留學生怎麼辦?

在英國政府“群體免疫”政策下,我想沒有誰願意去當這個小白鼠吧,所以旅居英國的留學生和華僑,肯定想回國避災了。

但有兩個問題需注意:

1.平時只需幾千的直達機票,現在已經漲到10多萬,而且還是一票難求。當然,對於有條件留學的家庭來說,這點錢也算不了什麼,目前要關注的,只是看能不能搶到票。

2.同胞回國避難理所應當,但一定要按國家要求,做好旅途中的防護和回國後的隔離觀察,切不可大意或者隱瞞。

大家覺得“群體免疫”政策可行嗎?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關注“豆爸侃教育”——說教育事,解教育規,做教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