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強勢迴歸?開年半個月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2020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睞?

險資強勢迴歸?開年半個月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2020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睞?

險資強勢迴歸?開年半個月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2020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睞?

2020年甫一開年,險資便以兩次舉牌上市公司閃亮登場。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1月13日,華泰資產就耗資2.79億元受讓國創高新7330萬股票一事進行了信息披露。此前不久,太平人壽耗資19.07億元認購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票。險資兩次舉牌總計耗資逾20億元。

這是近兩年險資權益投資策略變化的具體體現。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中獲悉,與以前相比,險資權益投資更加註重兩點:一是精選個股集中持有;二是持倉週期較以前更長。在操作層面上,資金量向個股集中、舉牌上市公司的現象更加明顯,2020年這一特點將更加突出。

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

據披露,1月9日,華泰資產發行並管理的“華泰資產-創贏系列專項產品(第1期)”賬戶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從轉讓方國創高科實業集團處受讓上市公司國創高新(股票代碼:002377.SZ)733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7.9993%,達到了5%的舉牌線,交易金額為約2.79

億元。

華泰資產是華泰保險集團旗下保險資管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華泰資產總資產為25.92億元,淨資產為21.17億元。該項交易前,“華泰資產-創贏系列專項產品(第1期)”未投資過國創高新。

具體交易方式上,根據華泰資產與國創集團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華泰資產-創贏系列專項產品”賬戶以現金受讓國創高新公開發行的非限售流通股份7330萬股。據悉,華泰資產已經於1月13日向中國銀保監會上報了該項投資的備案報告。

這是今年第二起險資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佈的險資舉牌信息,今年1月初,太平人壽參與認購了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份。

2019年12月16日,太平人壽與大悅城簽署了股票認購協議。通過參與申購本次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份,太平人壽獲配約2.83億股,獲配股數佔大悅城本次非公開發行後總股本的6.61%,對應投資金額19.07億元。截至2019年1月3日,太平人壽投資該股票賬面餘額為19.07億元,佔2019年3季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35%。

險資舉牌回升的趨勢早在2019年就有所顯現。2019年12月初,太保壽險通過太保資管受託管理的兩個賬戶,以定增方式買入上海臨港非公開發行股票。舉牌後,太保持有上海臨港股票1.12億股,賬面餘額約26.93億元。據公開信息和保險業協會信息,2018年、2019年險資舉牌案例各有11次和8次,多於2017年全年的7次。

此前,以寶能旗下前海人壽停止舉牌萬科為時間點,險資舉牌大型上市公司曾一度沉寂。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隨著險資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被重新認識,以及2018年10月銀保監會發聲鼓勵險資投資優質上市公司,險資舉牌便開始逐步回溫。

不過,與上輪舉牌有所區別的是,一是本輪險資舉牌多是通過協議轉讓、參與定增等實現,少數通過二級市場競價交易買入達到舉牌;二是大型穩健型險企唱主角;三是資金來源不再與萬能險賬戶有關,多來自於自有資金、保險責任準備金以及募集資金。

例如,華泰資產此次舉牌的資金來源為“華泰資產-創贏系列專項產品”向合格投資者所募集的資金。太平人壽本次認購的資金來源為保險責任準備金。

险资强势回归?开年半个月两次举牌,耗资逾20亿!2020险资举牌次数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睐?

險資舉牌青睞三類股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險資自2019年以來的10次舉牌,多數投向金融股、地產股和科技股。其中地產股包括華夏幸福、中國金茂、上海臨港和大悅城,科技股包括萬達信息、國創高新,金融股包括中國太保、申萬宏源。

實際上,保險機構持股風格以主板為主,一直偏好重倉“金融、地產、消費”,偏好“流動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強”的個股。同時,隨著高科技應用提速和大健康養老產業興起,高新科技、醫療健康股也成為險資關注的熱門行業。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保險公司保費收入逐年增長,但利率下行帶動資產收益率在下行,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匹配壓力增加,優質資產相當受青睞。保險公司如此投資偏好,其背後有著保險資產配置的現實需求。

以地產股為例,民生證券曾發報告分析認為,從內生因素來看,從外部因素來看,一方面房地產板塊歷來具有高ROE(淨資產收益率)、低波動性、業績預期優良等優質屬性,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已逐漸步入穩定發展期,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背景下,龍頭房企兼具價值與成長屬性,對於險資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中國平安在投資中國金茂時曾表示,對中國金茂的投資,是偏長期的財務性投資,在養老、健康產業方向具有戰略協同效應,但不會參與公司實際經營管理。

再以科技股為例,2019年,中國人壽耗資28.5億戰略投資萬達信息,這是中國人壽有史以來第一次戰略投資一家上市公司。目前,中國人壽已成為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並首次成建制派出高管團隊,參與萬達信息全面經營管理。

中國人壽集團投資管理部總經理、萬達信息董事長匡濤近日在戰略發佈會上介紹,國壽投資萬達信息有多個緣由。其中,最核心的還是因為兩個時代的到來,即“健康中國時代”和“智慧中國時代”的到來。

“投資萬達信息是國壽的戰略性投資和佈局,我們希望依託國壽資源,把萬達信息打造成為更加強大、與國壽融合協同更加深入的‘國壽科技戰略’的重要平臺,打造一個市場化的混改樣板上市公司。”他表示。

今年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

保險公司積極舉牌上市公司,除了監管政策鼓勵,也與近兩年險資權益投資策略悄然生變有關。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的多位保險投資相關負責人均認為,今年險資舉牌次數增加的可能性非常大。

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中獲悉,與以前相比,險資權益投資更加註重兩點:一是精選個股集中持有;二是持倉週期較以前更長。在操作層面上,資金量向個股集中、舉牌上市公司的現象將更加明顯。實際上,險資權益投資策略變化在近兩年已經有所體現,2020年這一特點更加突出。

險企採取此種投資策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上鼓勵保險資金髮揮長期穩健投資優勢,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長期資金支持;二是股權投資整體收益好於其他大部分資產;三是應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調整需要,通過逐步減少二級市場股票配置,增加長期股權配置,可以保持權益投資乃至整個投資收益的穩定;四是逐漸完善的資本市場將持續獎勵業績優良且穩健增長的個股。

“2020年的權益投資思路肯定要調整,類似2019年這種結構性的機會不會太多。”一家中型壽險公司投資負責人此前告訴記者。2019年重倉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為投資人提供了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在龍頭公司股價已經很高的情況下,2020年機會將更加集中在業績持續優良的個股上。

一家大型保險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此前亦表示,綜合考量後,公司新的戰略配置方案加大了長期股權投資佔比。近兩年來公司已經在人才建設、投研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準備,今後將在大健康、大養老、新技術等方面加強投資標的的選擇。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和標的,不排除會增加舉牌。

由於只有達到5%才能稱得上“舉牌”,因此以舉牌為特點的投資主要適合資金量非常大的大型險企,大部分中小公司仍是通過二級市場精選個股。但不管是否達到舉牌線,集中投資個股都將對險資投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肯定要進一步加強投研能力,才能更有效選出具有長期上漲潛力的個股,相對來說,龍頭企業的幾率更大一些。”前述投資負責人表示。

2018年保險統計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險資長期股權類投資規模1.7萬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15.63%,收益率為7.45%。該收益率表現在所有投資類別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其他投資”9.65%的收益率。

险资强势回归?开年半个月两次举牌,耗资逾20亿!2020险资举牌次数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