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前幾天看了《愛爾蘭人》。這個電影的評分非常高,在豆瓣高達9.0分,同時也是各種大獎項的獲獎者、有力競爭者。然而,三個半小時看完,並沒有預期中的滿足與讚歎。相信有不少觀眾看得一頭霧水,體會不出好在哪裡。但從眾多影評的讚美聲中,卻又讓人自疑:“難道是自己的欣賞水平不行?”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愛爾蘭人》的口碑是有兩極分化的趨勢的。對於老影迷、職業電影人來說,《愛爾蘭人》無疑是巔峰作品,他們給出了很高的分數。另一方面,對於很多觀眾而言,他們甚至看不完這三個半小時,有些朋友為了避免網絡論戰也不願打分。不過,不能說這兩個群體之間誰對誰錯,畢竟評價標準不同。以我的評價標準來看,雅俗共賞是我對優秀電影的要求。那麼,《愛爾蘭人》的雅賞與俗賞分別如何?

(一)雅賞

《愛爾蘭人》改編自回憶錄《我聽說你刷房子》,刷房子是“槍殺”的黑幫暗語。它的故事是宏大的,在電影劇情的背後,有非常複雜的故事背景。電影主要是借一個黑幫殺手的口吻和視角,回顧過去大半輩子的人生經歷,並串聯了美國曆史上的大事件。從電影視角來看,包括肯尼迪當選和遇刺、傳奇公會領袖吉米·霍法的失蹤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謀殺案,這些事件背後都有黑幫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事件有一些是懸案,比如吉米·霍法失蹤案,《愛爾蘭人》只是提供一種視角,不能將其等同於真相。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應該說,《愛爾蘭人》是一部需要提前做功課的電影。如果沒看過回憶錄《我聽說你刷房子》,那麼至少也需要了解美國上世紀的歷史,並對黑幫高層人物、政壇大人物有所瞭解。除此之外,工會與黑幫之間的關係、黑幫內部運作模式等內容也需要提前瞭解。甚至,三大老戲骨主演以及導演的過往作品也需要看一輪,並大概瞭解導演和三大主演過往成就。

做完以上的功課後,再來看《愛爾蘭人》,也許就能津津有味的欣賞。一方面,老戲骨同臺飆戲的場面,讓人感慨難逢一見,很多演技細節都值得慢慢琢磨品味。另一方面,在瞭解諸多故事背景後,再來看《愛爾蘭人》,就會有一種探索歷史真相的感覺,宏大史詩感油然而生。但是,相信有很多觀眾沒做功課就來看《愛爾蘭人》,於是就會出現“看不出哪裡好”的情況。對於故事背景的介紹,目前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影評可供參考,在此便不贅述。

除了史詩背景和老戲骨飆戲,《愛爾蘭人》也有不少精心設計的地方。比如,在表現主角參與暗殺次數之多的時候,電影一邊加入回憶複述的畫外音,一邊出現主角往河裡扔了一把又一把的槍支。通過這般平淡口吻與平靜場景,不僅暗示了主角曾經的血腥風雨,還反映了主角內心的無情與麻木。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又比如主角要去刺殺瘋狂喬的時候,主角從眾多武器中仔細挑選出兩把,並以畫外音形式加上了挑選時的思考過程,這又表現出主角對武器的瞭解、對犯罪的老練。還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設計,吉米·霍法與菲茨政治鬥爭的時候,通過炸車、炸船、辭退等方式互傳信息,表達態度,配合畫外音解說看起來非常特別。

以上幾點,是《愛爾蘭人》以匠心的視聽結合的方式,來生動形象的傳達回憶錄信息。除了這些,電影還有非常多的細節,來表現人物關係、事件內幕等。越是琢磨,越多新發現,這也是老影迷稱讚不絕之處。此外,為了讓平均年齡75歲的一群老演員更好的發揮,《愛爾蘭人》還採用了減齡技術,通過後期特效來將人物變得年輕,讓觀眾再次看到年輕時的姿態。正因為細節豐富、演技出色,雅賞《愛爾蘭人》還是有很多道不盡的精彩。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二)俗賞

所謂俗賞,就是指大眾審美。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哪怕完全不瞭解印度背景,你也能看懂這個故事。而且,《三傻大鬧寶萊塢》既有立意深刻之處,滿足雅賞;也有搞笑幽默、情節一波三折的設計,大多數觀眾都能享受觀影過程。站在雅賞的角度,不少影迷毫不猶豫的給了高分。但站在俗賞的角度,《愛爾蘭人》其實並未讓人滿意。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首先,在不瞭解故事背景的前提下觀看《愛爾蘭人》,只會覺得故事平淡無奇,缺少懸念。《愛爾蘭人》採用的是三個時間線穿插進行的劇情結構,分別為近時主角老年回憶、中時主角在黑幫大佬指示下行刺吉米·霍法和遠時主角發展史。從老年回憶就可知道,主角活到了最後,這使得大方向上沒什麼懸念。而在中時劇情線,主角是黑幫大佬最親近的人之一,這又意味著主角加入黑幫後必然一路向上爬,懸念再減。換言之,主角在黑幫中一路向上爬,順風順水,大部分內容都往理應的方向發展,整體故事性就偏弱。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同時,《愛爾蘭人》刻意採用偏紀實的手法,從而導致矛盾衝突不夠劇烈。整個電影基本就是老爺爺講的一個很長很長的老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啊……”。誠如網友所說,這個黑幫電影呈現老態,彷彿看淡一切。若是雅賞,自會細細品味這種人生看淡的風格,但以俗賞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計確實平淡了一些。就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對抗力量是什麼?這在《愛爾蘭人》中幾乎看不到。唯一富有矛盾衝突的場景,則是主角槍殺好友吉米·霍法,主角陷入兩難選擇,服從黑幫還是保護好友?多個場景表現他的內心掙扎。矛盾衝突之於故事,猶如音符之於樂曲,由於矛盾衝突不夠劇烈明顯,導致《愛爾蘭人》的故事性偏弱。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其次,《愛爾蘭人》的人物刻畫較為扁平。回想《好傢伙》,人物刻畫非常鮮活,開篇一句“我從小就嚮往黑幫”,就非常吸引人,讓人好奇他為什麼會這樣想。隨後的劇情中,主角在黑幫中經歷種種,我們也更加深入的瞭解主角。而在《愛爾蘭人》中,主角如同棋子,如同殺人機器,有一種一切都按照程序進行的感覺。並且,電影中主角的早年經歷,也沒有很好的從多方面來表現其性格。

誠如網友的評價來說,《愛爾蘭人》沒有很好的還原原著中主角性格中看似矛盾的剋制冷酷和細膩多思,以及暗含了觀察命運和人類becoming的意味,少了很多思辨空間和人物厚重感。此外,除了主角外,其他的人物大都有一種“人生過客”的感覺,匆匆登場,不久又被槍殺收場。真要說的話,吉米·霍法的人物形象反而是較為鮮活的了。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另外,《愛爾蘭人》也沒有充分利用次情節來刻畫人物。在《教父》中,愛情線和親情線一直是塑造主角的重要次情節,並且主角處理這些情感的變化也反映了主角的變化。而在《愛爾蘭人》中,主角冰冷得如同機器,情緒爆發非常少,並且鏡頭過於圍繞黑幫、政治事件。如果將主角與家人的次情節、主角與黑幫朋友的次情節進一步豐富,那麼主角也將更加鮮活。很多時候,《愛爾蘭人》主角與朋友的關係如同背景設定一般,觀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主角和吉米·霍法的關係很好,很多細節都有所體現,但是兩人為什麼關係會這麼特別卻沒有通過劇情揭曉,這導致最後主角是否要殺吉米·霍法的兩難選擇也顯得生硬,難以讓人感同身受那種兩難。

豆瓣9.0分,看完電影不知好在哪裡?《愛爾蘭人》終究雅俗難共賞

最後,結局稱不上出彩。由於採用回憶錄的敘事結構,並且導演非常注重紀實風格,因此整體故事性都比較弱。而在電影的結尾,《愛爾蘭人》以一種老態、死亡臨近、風消雲散、物是人非的風格落幕。儘管這一結局頗為文藝設計,但從故事性來說則較為普通。原因很簡單,沒有前半生轟轟烈烈的經歷,結尾的物是人非就難以形成鮮明對比。在電影鏡頭下,主角此前的生活就顯得平淡老態,讓人以之為常態,那麼結局的老態和物是人非就不會顯得特別。

結語

《愛爾蘭人》存在一定的觀影門檻,並且做不到雅俗共賞。站在雅賞角度,《愛爾蘭人》有很多值得深究和挖掘的細節,讓影迷欲罷不能;站在俗賞角度,《愛爾蘭人》卻又顯得故事平淡,人物偏刻板。這無關對錯,實屬評價標準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