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為明朝老朱家操碎了心的女人

相信前段時間很多人都追看了《大明風華》這個電視劇,不知道有多少人對裡面的吳越飾演的張皇后有多大的印象,她可是一個貫穿明朝幾個朝代的女人,今天就來說說她。

一個為明朝老朱家操碎了心的女人

誠孝張皇后,明仁宗皇后。張皇后叫什麼名字好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張皇后這輩子可厲害了。永樂帝朱棣是她公公,明仁宗朱高熾是她男人,明宣宗朱瞻基管她叫娘,明英宗朱祁鎮是她親孫子。這輩子她歷經了洪武、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輔佐了仁宗、宣宗還有英宗三位皇帝。

張皇后這輩子不容易,一直在晉級的路上飛奔。公公在的時候她是太子妃,公公沒了變成了皇后,丈夫沒了她變成了皇太后,兒子死了他又變成了太皇太后,實在是老朱家的子孫命太薄。丈夫活了48歲,兒子活了38歲,送走了公公送老公,送走老公送兒子。

正統七年,張皇后親手給自己的親孫子迎娶了一位賢良淑德的孫媳婦後再也熬不下去了,這一年她崩了。

一個為明朝老朱家操碎了心的女人

要說張皇后厲害那真的不是吹的,從燕王世子妃到太子妃,人一點沒膨脹。對孝順公婆和教育兒子一點都不含糊,使得永樂和徐皇后老兩口心裡美滋滋的,甚為滿意。小叔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耍陰謀搞詭計,想要老爹廢掉太子改立漢王,張皇后在私底下沒少做工作,默不作聲多次暗中化險為夷。

一個為明朝老朱家操碎了心的女人

朱高熾是一個大胖子,朱高熾為人賢明勤政,為人敦厚老實,做事有條不紊,不緊不慢,但是顏值武功真的比不上漢王朱高煦,所以老頭多次有了廢長立幼之心,甚至逼著太子去減肥。張皇后哪能看到自己的老公受這麼大的苦,每次減肥的時候送來一堆好吃的。她站在一邊默不作聲,愣是讓太子的減肥計劃徹底失敗。

有一次在花園裡,永樂帝坐在凳子上,遠遠的看著肥碩的太子腳一跛一跛衝著自己迎面而來,氣得不行,正想發怒的時候,張皇后一看壞了,連忙趕到小廚房,親手調製了一碗羹湯給老爺子端過來。老爺子看到之後心中滿是感嘆:此佳婦,他日當承吾家!

要說這個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沒有被廢,真的要感謝一下張皇后,因為張皇后給他生了一個好兒子,朱瞻基。朱瞻基生的是聰明伶俐,永樂甚為喜歡,加上當時謝晉大拇指一伸長呼出來三個字“好聖孫”,這一下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想跑也跑不掉了。

永樂二十二年,永樂帝朱棣駕崩,按理說張皇后一家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畢竟天下現在是朱高熾的了。可是沒成想,明仁宗朱高熾過於勤政,這龍椅還沒坐穩,沒過多久就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下好了,張皇后被迫晉了一級,成了皇太后,她可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后,也是有實權的皇太后,各種軍國大事最後都由她來親自做決斷。但是張皇后不貪權,所以他和兒子之間是母慈子孝,其樂融融。

宣德四年,在去長陵和獻陵拜謁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路上,兒子朱瞻基挎著弓騎著馬為皇太后開道。過河過橋的時候又親自下馬,為皇太后攙扶而行。

張皇后雖然大權在握,但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孃家人摻和國家大事,不搞特權不徇私。所以在朝野上下那也是留下了美名。

一個為明朝老朱家操碎了心的女人

宣德九年,朱瞻基也崩了,老張被迫又晉了一級成了太皇太后。此時朱祁鎮年紀尚小,滿朝流言蜚語,造謠說襄王即將即位,老張立馬把一幫人叫到了乾清宮,指著流著鼻涕的朱祁鎮來了一句:“此新天子也。”宣宗留下遺詔說日後的軍國大事都由老張說了算,有人就串掇張皇后玩垂簾聽政。張皇后就說“毋壞祖宗法”,不能壞了老祖宗的規矩,我認命好得力干將,我在後邊督促就行了。

老張說到做到,他對“三楊”講:“爾等先朝舊人,勉輔嗣君。”

在英宗一朝,王振王公公擅權。張太皇太后有一天把王公公叫到了偏殿,當面大喝一聲:“你侍奉皇帝不守規矩,應當賜死。”話音未落,一幫女官拿起寶劍架在了王公公的脖子上,王公公嚇得是身如篩糠。如果不是英宗和諸位大臣為王公公求情,王公公當天定時留下這條小命,從此以後老張算是盯上了王公公。所以在老張有生之年,這王振王公公那是老老實實沒能掀起風浪。

正統七年,老張嘔心瀝血算是為老朱家辦上了最後一件事兒。他讓朱祁鎮在新落成的奉天殿贏取了海州錢氏,從此以後朱祁鎮再也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身邊有了妻子的陪伴。

十月份的時候張皇后病重,她喊來了楊士奇問道:“咱們現在還有什麼事沒做啊!”楊士奇掰著手指頭說我們還有三件事,第一件事建文帝死了,《建文實錄》是要重新修整的。老張一揮手,“準”。第二件事,太宗皇帝當時下了命令,在靖難之役的時候,凡是收藏了建文舊臣方孝孺等這幫人的遺書這些人是要問斬的,這條咱們可以廢了,張皇后又準了。楊士奇正好想說第三件事的時候,張皇后崩了。

張皇后作為一個女流之輩,兢兢業業為老朱家操碎了心。

誠孝張皇后,這後世對他的評價還是頗高的,被稱作“女中堯舜”。

一個為明朝老朱家操碎了心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