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爬上珠峰意義何在?

凌峰山顛


珠峰探險歷史&國人登山認知


圖:珠峰(南坡),凱途高山大本營


如今,不少人搖旗吶喊:禁止攀登珠峰!

這種現象背後,埋藏著國人對登山探險並不是太友好的認知意識,每每提起登山或商業登山,就恨不得組隊討伐。


中國登山探險、珠峰攀登有意義嗎?我們看看下面幾組登山事件:


第一組登山事件:激勵

1957年6月13日,史佔春、劉連滿、劉大義等6人(4人死亡)首登貢嘎雪山,證明了國人的攀登能力。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一起登頂珠峰,這是中國人首登世界之巔,極大地鼓舞了當時正在困境中的中國人,也打破了“珠峰不屬於中國的別有用心的言論”。

1998 年 8 月 4 日,新疆烏魯木齊的登山愛好者王鐵男和隊友張東首登博格達,民間登山隊走入大眾視野。

2003年5月29日,搜狐贊助的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激勵了“非典”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病人等,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

2008年5月8日,奧運聖火登頂珠峰,書寫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奇蹟。

曾經,登山探險的成就為我們帶來了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精神激勵。


第二組登山事件:奇蹟

夏伯渝:失去雙腿的老人,43年間5次挑戰珠峰,最終在69歲成功登頂...他向世界證明了: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艾瑞克•維漢梅爾(Erik Weihenmayer):2001年5月25日,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位登頂珠峰的盲人。

K天王:繼2017年5月20日從珠峰北坡傳統路線花了26小時速攀珠峰成功之後,5月27日,K天王再次速攀珠峰,這一次,他從前進營地6.500m出發,並在一個大風的天氣裡,花了17小時成功登頂,並返回前進營地(普通人登珠峰用時約45—60天)。

這些人,他們身體力行,一筆一劃寫出了人類的“奇蹟”。


第三組登山事件:商業攀登


2018年5月25日,凱途高山珠峰(南坡)登山隊12人全員登頂!

2017年5月,凱途高山創始人羅彪珠峰(南坡)登頂;


幾乎每個登頂珠峰的人,都曾遭遇過鍵盤手的謾罵和詆譭。無論是誰,僅僅因為攀登珠峰這個行為就足以“招黑”。

2018年登頂珠峰的山友郭文榮曾記錄:當我答應不去珠峰時,家裡人如釋重負,而兒子更是有些欣喜的在朋友圈言道“今年最成功的事,就是阻止了我爹去登珠峰”!

登山的人,除了自己,似乎在與全世界為敵。

這其中的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沒登過珠峰,但我見過,也認識一些登過珠峰的人。

他們都很平和,對於他們來說,人生的挑戰有很多種,珠峰只是時機到了就順手完成的一個夢想。當然,這裡面也是有生死考驗和其它因素的。


多點寬容,用正常的心態看點,或許登山的群體會寬慰很多。


文章摘自凱途高山-《“珠峰垃圾”刷屏,舉證還原真實珠峰!》


凱途高山


打卡是一個原因,總想挑戰下之前沒做過的事情……

但是從珠峰返回的路上,忽然有那麼一刻,明瞭了,為什麼我們要到珠峰來,是為了看夜裡可以拍攝珠峰的星空? 是為了第二天早上可以拍攝奪目的日出? 還是為了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挑戰自己?

這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而我不再執拗,其實我願意放過自己。只要活著,就會一定遇上好事。

身體已融於這個空間,彷彿整個世界只是你的背景,而我們猶如孤獨的行者,置身其中。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已散開,飄於這個空間之中,和藍天相融,和雪山相滲,和大地相交,身體融化於天地之間,閉上眼睛,遐思冥想。腦袋的疼痛,在這一刻,全部得到釋放。





浪山水


登珠峰的意義何在?

這也是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價格那麼貴,1/8的死亡概率,失敗率那麼高……,但你卻不能忘卻珠峰海拔“8848”,拼音裡有一首歌很好的解簽了這個問題“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這也是很多人想挑戰和正明自己而選擇登頂珠峰的主要原因。

8+2是戶外人永恆不變的追求,8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和南北極,而珠峰又被稱之為“第三極”,所以追逐世界之巔的想法我想很多人都有,只是條件不允許。

所以說一件事,適合自己就好,每一件事都會付出代價,而珠峰登頂極品飛車能是生命的代價,而你考慮好了你對代價的承受,那你就可以選擇站在世上最高峰,證明你可以。


讓心去旅行tibet


對我們普通人真沒意義,因我們無法實現。

但問你百米跑進十秒意義何在?對你是沒意義,但對整個人類就有很大意義。


海岸炮


先要高清上珠峰的是什麼人。


紅河o老表


我覺得是挑戰自己挑戰極限


綠洲60187291


有錢任性,登成功了可以在朋友面前吹幾年。


清風絮絮


挑戰自我的信念和榮譽感(自我榮譽感和別人羨慕的榮譽感)!


towMrH


愛好而已,就像有的人喜歡象棋,有的人喜歡籃球,有的人喜歡拳擊一樣。


秦藏自駕遊


挑戰自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