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考研複試經驗分享


2020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考研複試經驗分享


  中古史這塊的複試初試貼,從14年後很少有人寫了。

  2017年的複試題比較簡單,在教材上都能找到,都是基礎題。黨錮之禍那題在《中國古代史研究導引》中可以找到答案。外戚、宦官、世家大族、皇權強化來龍里這四點要答到。去脈裡,士族的形成要答到。

  16年的複試題是顏世安和羅曉翔兩位老師的風格(今年恐怕是胡阿祥老師負責的出題),召陵之盟在導引裡也有論述(楚國的遏制和諸夏文明的保存)

  本人是今年南大中古史初試總分第二名379,專業課第一名240,當然今年進入初試的四位同學分數都是370以上,專業課分數差距不大。

  複試有學妹學弟很感興趣,我就在這個帖子裡介紹一下吧。

  南大今年的複試和往年不同,胡老師、範老師、顏老師都沒有出席,來到複試考場的是羅曉翔、夏唯中、特木勒、鄒勁風等五位老師,地點在逸夫樓三樓。13號下午報道,14號上午面試,下午筆試。面試的最後才試口語。

  本人複試時間大概20分鐘左右,是第三個進去的。我自我介紹的時候談到自己在本科學校的經歷,然後談了在核心期刊所投論文的內容,後來就是自己看過的書的一個理解。複試老師變更後,我談了更多思想史的內容(夏老師是負責思想史的吧,我初試看過他寫的晚明史的書)。夏老師讓羅老師來負責我,羅老師人很好,全程笑著讓我把隋唐史的書和理解講完(我報的是明清史方向,只是可惜我複試前本方向專著並沒有深入看多少,像戴逸、王思治先生還是半年前看過一些文集,經濟史的書準備不足不好拿出手),自我介紹和閱讀的學術專著說完後(我報的是唐長孺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錢穆的《國史大綱》、郝若貝的《750年到1550年中國人口、政治和社會的變化》、施堅雅《中華帝國的晚期城市》等,大部分實際上是初試看的),坐在後面的一位男老師問我看過哪些元典,我回答的是《禮記》、《周禮》、《大學》、《中庸》等,夏唯中老師面相高冷,問我讀過哪些史料,我回答了《新舊唐書》、《資治通鑑》的六朝部分、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和顧炎武的兩部代表作。

  然後夏老師詭異的問題來了,他問我本科期間旁聽過哪些歷史課程,我說了《經學史》和《官制史》,夏老師又問旁聽過哪些通史課程,我說了超星上聽的北大、南開的一些課程,他又問我本校旁聽的老師是誰,我說學校是分朝代授課,隋唐史的李曉敏老師給我啟發很大。夏老師點了點頭。

  然後後面的男老師問我是不是跨考的,我非常肯定地說是的。

  特老師沒有說話,他是負責民族史的吧。

  接下來就是羅老師考察我的口語,給了我一段材料然後讓我朗誦一遍,最後圈了四個單詞給我認,很悲催我答錯了一個,當然我還是非常堅定地把錯誤的答案自信地說了出來。這裡提醒複試考生,任爾大風大浪,我不動如山,複試裡也還是會有套路的。

  昨天我得知和我一起復試的一位同學接到電話了,她的專業課成績很好,第二名239。關於複試高分被刷,原因很多,複試筆試成績、形象、面試表現這些在複試之前都要考慮到。個子不高穿增高鞋,面試緊張考前就多自己演練幾遍。是二戰的就要告訴老師讓老師收下你。當然,初試複試都會有運氣因素,不是主要的。

  還好,她調劑的學校挺不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苦心人,天是不會辜負的。

  今年和我一起復試的還有兩位男同學,一位穩重成熟,今年的總分第一名。一位高大帥氣,本科是文明遐邇的東師大。

  總之,南大的中國古代史很好。

  以上內容由研途寶勵學南大考研網整理發佈,最後祝願南京大學考研的學弟學妹們都能考上研究生!

  【南大考研QQ群】

  20南大考研複試群:182975103,歡迎20考研的童鞋們加入,一起備戰複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