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式幸福法則:你的優勢和美德超乎想象

之前有過一個很火的採訪視頻,記者問你幸福嗎?路人答:我不姓福,我姓趙。

這個故事固然可以博得我們一笑,但其實它反映出的則是——幸福是一個人類不斷思考的永恆話題。

歐文曾說,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幸福究竟是什麼呢?我們普通人如何在生活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呢?《真實的幸福》一書從心理學角度給了我們許多啟發。

塞式幸福法則:你的優勢和美德超乎想象

作者馬丁·塞利格曼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在美國心理學界地位尊崇,以最高票數當選的APA主席,是當代認知心理治療的創始人之一。他認為心理學不能只是關注人性黑暗,脆弱與痛苦的一面,因此發出了積極心理學的召喚,幫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真實的幸福》以發現我們的美德與優勢為主線,幫助我們普通人去追尋積極的情緒,在生活中尋找幸福,而在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幫助我們提升幸福感的三個塞式幸福法則。

塞式幸福法則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塞式幸福法則:你的優勢和美德超乎想象


一個長期數學不好的人不會相信自己未來的數學成績會達到優秀,就像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也不會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好情緒,他們的說辭總是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以後也沒有辦法去改變,其實這就是陷入了沉溺在過去的泥潭。

如果總是沉溺在過去,你就會變成一艘被動的船,不會主動的去改變航程。

《真實的幸福》一書中講到,對過往的美好時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賞,對過去的不幸誇大其詞、念念不忘,這兩種行為是我們得不到平靜、滿足和滿意的罪魁禍首。

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我們逃離這種誤區呢?

l 感恩

之前讀到過一個小故事,兩個人在沙漠當中行走,在他們的水喝完,十分乾渴的情況下遇到了一位趕駱駝的老人,分給他們每人半碗水。

兩個人面對同樣的半碗水,態度卻截然不同。

一個人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除口渴,而另一個人則心懷感激,虔誠的喝下了這半碗水。

最終,抱怨的人死在了茫茫的沙漠之中,而心懷感恩的人在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下走出了沙漠。

這則故事其實告訴我們感恩的力量,心懷感恩,我們會遇到更多的美好,獲得更多的幸福。

塞利格曼也給了我們提升感恩度的辦法:在未來兩週裡,每天晚上上床睡覺之前,留下5分鐘的時間,回想過去24小時發生的事,把它寫下來,然後另起一行寫下生命中最值得感恩的5件事,例如我還活著、朋友的慷慨、上帝賜給我的決心、慈愛的父母、健康的身體等。

當我們參照這種方法去做,一段時間過後,我們就能夠感受到隱藏在自己人性當中最根本的東西,找到感恩的魔力。

l 寬恕

如果總是沉溺於過去的感覺,將無法展望未來的美麗。

南斯拉夫前總統米洛舍維奇一直提醒人民,600年來他們遭受的迫害,結果造成了巴爾幹半島10年的戰爭。

反過來看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卻努力化解這種無止境的冤冤相報,在他的領導下南非不再沉浸在過去的仇恨中,而是邁向了國家的統一。

所以當我們展望未來,寬恕可以將之前的痛苦和難過轉變成積極的情緒,進而令我們對自己的的生活更加滿意。

感恩和寬恕能夠改變我們的記憶,感恩能夠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而寬恕則將痛苦記憶的保險絲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我們會更加的幸福。

塞式幸福法則二:未來不全像你想象

塞式幸福法則:你的優勢和美德超乎想象


樂觀的人把好的事情歸因於自己的人格特質或是能力,所以是永久的,而悲觀的人則歸因於暫時性的原因,比如情緒和努力。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給了我們一種ABCDE的模式,幫助我們去反駁意識當中的悲觀想法。

l A 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

l B belief代表當事件發生時自動浮現的念頭想法。

l C consequene代表這個想法所產生的後果。

l D disputation代表反駁。

l E energization代表你成功進行反駁後所受到的激發。

舉個例子來實驗一下這個辦法:

不好的事情是我的老闆當眾訓斥了我,這時我的想法是這也太沒有面子了,我要頂撞回來,大不了就辭職,然而看一下這個想法所產生的後果是丟掉了工作,並且在別人心中留下一個心胸狹窄的衝動者的形象,這個時候就可以對自己進行反駁,受到訓斥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老闆既然願意訓斥我,那就是重視我,還願意將事情給我做,在成功反駁之後便可以激發我們的新想法,冷靜下來,去改正自己,我有信心能夠將事情做得更出色。

當我們以ABCDE的模式去調整自我,我們終將變成一個樂觀的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塞式幸福法則三:抓住現在的幸福

塞式幸福法則:你的優勢和美德超乎想象


眼前的幸福感與過去的和未來的幸福感有非常不同的成分,它包括愉悅和滿意。

愉悅和滿意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l 愉悅具有很強的感官和情緒的特點,不需要過多思考就可以獲得的感官上的滿足和快樂,比如興奮、興高采烈、狂喜。

l 滿意則是指當我們去做最喜歡的事情而帶來的感覺,比如和朋友聊天、去風景優美的地方旅遊。

通過這個簡單的區分我們可以看出,滿意的感覺比愉悅帶來的幸福感要更加長久,因為它是經過我們一定的思考和努力而享受的成果,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感覺,它的能量來自於我們的優勢和美德。

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他25歲時就在精密陶瓷領域有著劃時代的發明與創造,而他一生所積攢下來的認真專注與熱愛,令他的腳步從不停歇,在78歲高齡時出任日本航空公司的總董事長,僅僅一年就讓日航起死回生,也許普通人的78歲只是養養花散散步,但我想稻盛和夫先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作出成績,內心一定充滿幸福。

如果你不擅長和別人交談,不要過度憂慮,你可以從自己喜愛的閱讀中尋找快樂;如果你看到書就頭疼,你可以在自己的廚房小天地裡享受生活;如果你對烹飪沒有興趣,不妨試著去外面走走,在感受大自然當中找尋屬於自己的幸福。

結語:

冰心曾說: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我們普通人得到幸福的方式其實非常簡單,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往事不再追憶;未來的事情不全靠想象,以樂觀心態代替悲觀情緒;利用自己的優勢和美德,抓住現在的幸福。

當我們遇到事情向積極的方向去考慮,不斷的尋找自己的積極情緒,並且持之以恆的去維繫它,就會驚喜的發現,幸福離我們沒有那麼遙遠,沒有那麼虛幻,它就在我們的生活裡,就在我們的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