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老師騙你孩子很優秀,成績卻一直不好;另一種老師直言孩子不足,卻態度差。選誰?

浮生談


如果讓筆者來選擇,這兩種老師我都不會去選擇,我要選擇的是第三種老師,既有認真負責的良好態度,又能客觀公正的評價孩子,他能夠誠懇睿智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也懂得欣賞孩子的與眾不同優點,並且有辦法讓孩子揚長避短!



“騙你孩子很優秀,成績卻一直不好”的老師佔了大多數,其實這就是一種敷衍!有人說老師這麼做是出於好心,是一種“善意的謊言”,目的在於保護孩子和家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筆者並不這麼認為,孩子和家長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也不是靠著欺騙來維繫的。說白了,這麼幹的老師,就是在敷衍孩子和家長,是對本職工作的不上心和不負責任!什麼叫孩子很優秀?“優秀”這個詞不是可以濫用的,既然優秀了,那就意味著孩子的智商與情商都很好,既聰明智慧,又勤奮刻苦,這樣才算得上優秀,優秀的孩子必然學習成績比較出色!那種說“孩子很優秀,成績卻一直不好”的老師,一方面是無能的表現,另一方面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這種“老好人式”的老師往往害人匪淺!


“直言孩子不足,卻態度差”的老師也並不太少見,這種老師看似負責卻師德有問題!在學校教育教學中,也有不少的老師會直言你孩子的不足之處,同時態度又非常差,甚至存在蔑視或者歧視現象,像這種老師,你真的可以接受嗎?反正筆者是無法接受的!兒子上小學的時候,特別貪玩和調皮,但是也比較聰明,學習成績相當不錯;當時兒子在我單位附近的煤電公司小學借讀,在和孩子老師溝通交流時,我明顯能夠感覺到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我的孩子有明顯的蔑視和歧視心理,說話做事都硬邦邦的特別不客氣,把兒子說得一無是處,我當時也沒有絲毫客氣,同樣硬邦邦地頂了回去,第二天我就毅然決然地給孩子辦理了轉學!


“客觀公正評價孩子,又有辦法改變”的老師比較少見,才是真正負責有能力的好老師!在給兒子辦理轉學後,兒子進入了歌風小學,這所學校是我們本地數一數二好學校,兒子的新班主任不僅業務能力強,而且特別熱心負責,經常主動打電話和我溝通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她非常客觀公正地評價兒子,她說“您的孩子特別聰明,很多東西一學就會,學習成績相當不錯。同時,您孩子的最大毛病就是好動,課堂上坐不住、好逞能,往往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她又說“我有辦法讓您的孩子變得更加出色,有把握把他的學習成績變成年級最好的孩子,希望您能夠多加理解和支持”。我對這位班主任的評論非常贊同,也積極主動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不久之後,果然兒子的行為改變了許多,學習成績也一躍成為年級最出色的孩子之一!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這兩種老師都不值得去選擇,他們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缺點更加明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更不利於孩子的學習進步!第三種老師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真正好老師,雖然不多見,但還是有的,但願你的孩子足夠幸運,能夠遇到這樣出色的好老師,不必多,能夠遇到有一位就足夠了!


自在人生wub


您說的這兩種老師我們都碰到過。第一種老師興趣班多一點,第二種老師學校多一點。要選,當然寧願選第二種。



我女兒興趣班的老師,比如語言老師,經常誇獎女兒,不過我倒沒感覺到女兒的多大進步。不過既然還有兩年課程,女兒願意去,並且是老闆教課,那就上下來吧,至少不會有壞處。昨天剛在電視臺錄了一個節目。

另外一個舞蹈老師也是以鼓勵為主,一次上完課,她讓女兒把我叫過去,我還納悶,她說:“沒事,只是想告訴你,陽陽的狀態好多了,省得你擔心。前段時間因為受傷剛好,真是回功了。”女兒一本正經地聽著,我心裡美滋滋的。



女兒學校的老師都會直言女兒的不足,態度都還不差。就有一次,她在一年級時,數學老師說了一句,先掌握課本上的就行,不用想數學比賽的事了,說完笑了一聲,我感覺不大舒服。後來的數學老師,孩子們說她兇,可她不對家長兇。

語文老師是她們的班主任,一年級時她剛研究生畢業,作業不多,成績卻越來越好,是家長們公認的。跟她溝通時,她也會直接說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並且說慢慢來就行,孩子基礎沒問題。她是那種心直口快的人,我也是喜歡的。

老師是教育者,面對孩子和家長來不得半點虛假,有什麼說出來,都是為孩子好,這也是我們此生難得的緣分。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有時候這種情況沒得選,是並列存在的。

我的兒子今年初三,在本地還算不錯的公立學校上學。由於學校名氣大、學風好、教學質量高,生源和優秀的教師是不用愁的,所以導致了教師脾氣不是那麼好、甚至有點壞!即使剛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也是好拽哦!

孩子現在初三,是初中的衝刺階段,為此,學校和老師都非常重視,班主任根據孩子學習層次分了不同的群,每個群的學生每天單獨複習了什麼知識、做了什麼題,都要當晚拍照發到群裡,向班主任彙報。複習的認真、仔細的,班主任一句“很好”表揚一下;複習的不認真的,班主任直接說“不仔細、敷衍,沒質量”等等,而且還會說哪些學生當天在校哪些方面表現不好,比如某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家長們一一陪笑臉、陪客氣。

學校的英語老師是名牌大學剛畢業的老師,脾氣臭、戒尺打孩子手,晚上加班聽寫,對家長說話從來都不客氣,但是教學質量高,班級英語成績在年級中一直名列前茅.

由於孩子有明顯的弱科,衝刺階段,不得已,我們給他在校外報了輔導機構,價格不菲,一次課兩個小時收費500元。明明孩子是弱科,平時只考70多分(滿分120分)、明明孩子寫字很亂、明明孩子偏科,機構的老師卻說:孩子寫字好,態度認真、只要努力,中考該科能考到110分。

切!!

沒辦法, 機構的貴點、但為了孩子,還得補;機構老師的話假點,但為了樹立信心,還得信。

所以題主你問,兩種情況選誰,我告訴你,有時候真是並存,沒得選!


玲瓏科目


幾乎所有人都喜歡挺好話,哪怕不實際...自己孩子是不是真的優秀,似乎不那麼重要,自己需要肯定就對了。權當自我安慰了。

表姐的兒子,人很機靈,也很聰明,就是數學不行,他老師對我表姐態度就不怎麼好,經常跟表姐說,孩子如何不上進如何不認真...表姐就課外給孩子報一些補習班,希望能跟得上進度。結果數學老師說,能把課堂上的都弄明白就行了,還上什麼補習班....有次,表姐就想是不是該給老師送點禮了,結果,人家數學老師說,如果家長跟孩子不努力,送什麼都沒用。人家愣是沒收。

但是也因此,表姐對孩子的數學更加的上心一些。慢慢的能跟得上一些了,比之前進步很大。雖然數學成績還是平平,不如其他科目,但是已經偏科不明顯了。每次見到數學老師,表姐心裡就發怵,說比自己以前上學還害怕...之後因為老師調動,換了一次數學老師,新老師就喜歡說好聽的每次都說,孩子比之前認真多了..但是數學成績仍舊一般。。。表姐說,她倒是有些懷念之前的那個數學老師,因為她能讓自己心裡有底,到底孩子是不是真的在進步.

我倒是覺得,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和理性的看待問題,更適合當下的教育。早發現,早訂正,或許就能找到一條更適合孩子的方法。


懶懶推文


跟你舉個例子吧

有個老師,態度特別和藹可親,每次跟家長交流的時候,很注意方式方法,總是先說孩子優點,再說哪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下,所以,家長們都願意跟她去說說話,聽聽怎麼教育孩子。

結果,中途換了老師。

這位新老師嚴肅認真,總是板著臉,也對孩子們說“不要以為自己聰明得不得了,其實,笨的要命!”“幹啥都不行!”有時候,家長過來,他也是三言倆語直接說了缺點,有時候還直言不諱地說“別把孩子想的太好!”家長們都感覺他特別不好接近,也感覺他好像對孩子很漠然,不關心一樣。

其實,比較起來就發現,前者太和藹,家長聽的順耳不一定照做。後者嚴肅認真,一語中的,家長聽的不順耳,也不一定照做。

所以,其實,很簡單,管孩子的一直管,不管的,老師怎麼說,人家也是放任不管。在管理意義上,老師的責任遠不如家長的影響大!

就是如此!特別和藹的老師,班級裡也是優秀生和差生都有。特嚴厲的,也是這個組成。哈哈哈!


Longsuixinyuan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如果真讓我選擇,我會選擇前者

曾經有一個少年,在三年級就被勒令退學。他問“老師,為什麼一加一是二?”

老師說“你拿一支鉛筆再加一隻鉛筆,不就變成兩支鉛筆了嗎?”

“老師,雞蛋為什麼會孵出小雞?”老師說:“那是因為母雞給雞蛋加溫了。”“老師,為什麼給雞蛋加溫就能孵出小雞?”他又問了許多為什麼,什麼“魚為什麼不會被淹死?”“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等等的為什麼讓老師終於忍無可忍。

將他狠狠地罵了他一頓:“真煩,混蛋,老老實實學你的算數!你是傻瓜嗎?像你這樣讀書也是白讀。他哭著回家了。媽媽聽了兒子的訴說,拉著孩子的手到學校找到老師,質問了老師:“你是不是說我兒子是傻瓜笨蛋,讀書也是白讀?” 老師無言以對。

“我明白了,兒子有我自己來教育,不用麻煩老師了,再見。”拉著兒子的手回家了,他媽媽一邊走一邊想“恩,老師強迫孩子把教科書的完整地默記下來,兒子覺的反感,兩人才陷入僵局的。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

默記教科書的內容,見鬼去吧!

默記教科書長大一點用都沒有,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嗎?他媽媽暗暗發誓:“要給兒子嘗試絕不輸給其他孩子的教育”。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做:愛迪生

這位老師不也態度差,而且直言不諱嗎?


鼓勵孩子是為了防止認知偏差

以前我也經常的問自己:為什麼大家都支持鼓勵 孩子?

鼓勵多了,不是也有問題嗎?

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鼓勵是為了防止認知偏差。

什麼是認知偏差呢?

當你對孩子越是強調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後結果可能真的就那樣了。例如:你讓孩子別玩手機了,立刻放下去寫作業。時間一長,會讓孩子覺得玩手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有的時候孩子只是聽取了其中某幾個字,對那幾個字特別敏感,而忽略了其它字的意思。

所以,我們需要鼓勵孩子


善意的謊言,是被允許的

雖然我們從小不允許撒謊,我們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需要誠實。可是,當我們漸漸接觸到這個社會,原來到處都在撒謊,有的被允許,有的不被允許。

而善意的謊言,卻是大家都接受的。

那麼,你為何就不能多讚揚一下孩子,多鼓勵一下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心呢?也許他不能一下子靠100分,但可以每次增加2分,時間一長,不也接近100分了嗎?這就是著名的:複利原理。


你的教學方法,一定是對的嗎?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從無知無畏開始,在學習的道路上自然有一個過程,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圖特性,有的人開悟的早,有的人頓悟的晚。何必強求於大家一致呢?

再者說,或許是你的教學方法不適合這個學生呢?正如愛迪生的老師一樣,如果他的老師一直教下去,還會成為後來我們認可的愛迪生嗎

老師說出他所謂的真話的時候,是否有反思過自己的教學方法呢?


所以,如果是我,我寧願選擇第一位老師。不過,通常由不得我們選擇。歡迎大家說出你的想法,一起討論。


朱文亮談家教


有人問:一位老師對每一名學生的家長,都會說孩子很優秀,即使有的孩子成績、表現不好;另一位老師則是直言孩子的優點與不足,不照顧家長聽後的感受。如果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這兩位老師,你選誰?

在回答問題之前,現在不妨姑且把上面的老師稱為:說好話的老師和說真話的老師。

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觀察,以及與眾多家長的交流發現,如果用這個問題,當面問家長,讓他們做出選擇,很多家長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說真話老師,作為孩子的老師。

但是現實是,如果孩子的老師是說真話的老師,很多家長是難以接受的,有時候因為老師對家長說了實話,弄得家長心裡不是滋味,從而對這位老師“畏”而遠之,還有的會心生怨懟。

而恰恰是那位對每個學生家長說好話的老師——報喜不報憂,很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能夠和家長打成一片。

在我剛開始教學的幾年裡,我也曾認為,向家長真實地說明孩子在校的表現,才能讓家長真正地瞭解孩子,家長才能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但事實卻總是和預期的不一樣,本來見面一向熱情的家長,在聽了我的“真話”後,竟然變得冷淡,再遇見時,不是有意躲視線走,就是僅僅打個招呼,就匆匆而過,不願再多一句交流,更不會提孩子的事。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今年我教了我的一位學生的孩子,那位學生以前遇見我時,離得很遠的時候,就會大聲地熱情地打招呼。有時還會讓我停下來閒聊一陣。所以,我自以為和那位學生的關係還算可以。

當我知道他的孩子在我班裡時,心中有那麼一些親切感。

那位學生的孩子學習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是課下不練習,也就是說,佈置的課後作業、家庭作業、練習冊等,不是做了一部分,就是乾脆一點兒也不寫。我說了他幾次,雖然有所改變,但也總是慢其他學生半拍。

有一次這孩子的作業又一點兒沒做,我就當著他的面給他的爸爸打電話。電話裡我告訴我那位曾經的學生,孩子昨天的作業沒寫,而且以前也是不完成作業,這次打電話,希望能在家裡督促孩子,把作業完成。

電話裡,那位學生說,回家後一定看著孩子寫作,不寫作業怎麼能學好呢,也讓我在學校嚴加管教!那位學生在電話說得挺好,我也信以為真了。

可是第二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就在學校大門外看到他又來接孩子了。就在前幾天,他還熱情地和我打招呼呢,沒想到這次看到我,竟然扭轉了頭。

當時我也沒感覺到什麼,以為他沒看見我,我就先叫了他的名字,給他打招呼。然而讓我不得不產生疑問的是,此後在遇見,他不再和我打招呼了,像似遇見了陌生人。

所以從那以後,我只是批評教育他的孩子完成作業,好好學習,再也沒有聯繫他,說說孩子的事。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人們也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坦然地虛心地接受忠言——實話的人,卻很少。

老師對家長說了孩子的不足,好像揭了家長的短,讓家長感覺沒面子,尤其是說話的時候還有外人在場。

孩子的短處,只能家長自己說,別人說了,家長認為就變了味兒了。人人都有個護短的心理,家長對孩子的護,尤甚。

作為老師,向家長說明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爭取家長的配合,是出於對孩子的負責,但是在語言和語氣的表達上,要委婉、間接,點到為止。

所以老師對家長既要說真話,又要說好話,才能達到教育好學生的最終目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5363661316501262"} --}

超敏教育


作為一個曾經的老師,我來說這個問題應該全面看待。

首先

看您說的一種都是“騙”您孩子很優秀,您都已經給孩子定性為不優秀了,這可能是您給您孩子的評價,或者說是定位,您已經認定您孩子是不優秀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地方都會有不經意的暗示甚至是可能經常口頭禪就是“你怎麼這麼笨?”等類似的話。這樣的話會給孩子暗示反正我都這麼笨了,再努力也沒用的,可能就是孩子破罐子破摔。所以孩子成績可能難有起色,一直不好。

其次

您有沒有和這種老師深入地交談過,他(她)認為孩子很優秀是在哪些方面?作為一個曾經的老師(辭職出來創業了),我認為這個老師可能是更全面看待孩子。優秀只是在學習成績方面還不如您意。但是可能在運動方面、團隊意識方面、愛心方面、演講方面等等表現很優秀呢?所以,這個要您去和老師交談一下,看看怎麼商量一起來幫助孩子把您急需提高的成績方面也弄得真正“優秀”起來。

而且,還需要您在平時多看到孩子每一點進步的時候,首先得到您的首肯,讓孩子在努力過程中有更大的衝勁。

再次

另外一種老師直言孩子的不足,您看來是也認可了老師的看法,只是說因為老師態度不好。您想想您就對面您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您對孩子的態度如何?讓孩子來評價一下。老師每天面對的一個班或者兩個班甚至有更多的,這麼多孩子,要對每個孩子都做到態度好,還真是不容易,所以一般來說老師會先對所有的孩子都嚴格要求。態度問題不是關鍵,關鍵是您和您孩子能接受其方法並堅持努力學習不。


最後

我想您在內心對兩個老師都不想選,是想找一個什麼都如意的老師。可這樣的老師鳳毛麟角。我認為,學習關鍵是孩子自己,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要講究效率,把不懂的問題能在學校解決,天天堅持 ,這樣成績才能真正提高,不要想到老師給孩子快速灌輸知識,孩子不張口飯喂到嘴邊也沒用。

作為家長,我想做好後勤,督促,配合老師、學校、孩子學習。不要隨便去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您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越視頻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應該分兩種情況來選擇。第一種情況,你的孩子在某個課外興趣班,且你對孩子在這個興趣方面沒有抱多大希望,只是想豐富一下孩子的生活。這樣你可以選擇第一個老師,這樣的老師騙你孩子很優秀,而實際你孩子成績一直不好。“喜歡欺騙家長的老師一般態度都比較好,說話能迎合學生和家長心理需求,”,選擇這種老師至少你的孩子在興趣班不會因為老師態度不好而退學,只要能堅持下去,多少都會學一點的。

比如,你的孩子去學畫畫,你也沒有想讓孩子成為畫家,或者通過藝考上大學。你只是想讓孩子多一項技能,選擇第一個老師比較合適,孩子即使不喜歡畫畫,但是老師態度親切,他畫孬畫好,老師都不會嚴格的責罵他,這樣他也不反感,就經常去學學,時間久了,他肯定能學到一點的畫畫技術,也能畫一幅畫出來。

第二種,你的孩子在公立學校或者私立學校接受正常的文化學習。就應該選擇第二種老師。這種老師雖說態度不好,說話比較直白,有時候還把你批評得下不了臺。作為家長你也許覺得很難為情,很不服氣,甚至想和老師幹一架,或者背地裡罵一場。不管你怎樣,有一點你要承認:這種老師指出你孩子的不足之處,讓你知道了孩子在校學習的真實情況,你及時糾正孩子,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相反如果你孩子考試只考了30分,老師告訴你,孩子考了98分,你心裡美滋滋的,放鬆對孩子的督促,結果是什麼?不說你也清楚!

有句話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L煙柳畫橋


我假設這兩種老師對家長和對孩子的態度一樣,也就是說第一種老師平時也是喜歡說孩子的好,哪怕他們並不是那麼好,甚至有很多缺點。而第二種老師,對孩子的不足總是一刀劍血,而且態度很嚴厲。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第一種。


一、懂得欣賞孩子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題主說老師是“騙”家長孩子很優秀,那說明在家長眼裡,他的孩子是不優秀的,但是一個不優秀的孩子是天生的嗎?自己的孩子優不優秀,自己做家長的心裡沒數嗎?


這樣的家長是得有多幸運,才能夠遇上這樣的老師。他沒有像家長那樣,覺得孩子這不好那不好,而且還很用心地告訴你,你的孩子很優秀。這真的是一位有良心的好老師啊。

否則,一位不會欣賞自己的孩子的老師,再遇上一個只會挑孩子的缺點說的老師,那等待孩子的,除了無休止的批評,甚至打罵,還能有什麼?大家可以向身邊的人瞭解一下,有多少人在開完家長會後,回來就找孩子出氣,打罵孩子的?


不能說第一種老師的做法能讓孩子真的變優秀,但至少有一點,他緩解了家長和孩子的矛盾,讓孩子不用那麼痛苦。


二、嚴師的前提是尊重學生


我們常說,嚴師出高徒,老師對孩子嚴厲,孩子學習會更好。但是,現實中其實很多人是打著“嚴師”的名號,做著侮辱、貶低學生之事。


比如有些老師會在孩子犯錯後嚴厲批評,言語中有很多貶損學生的詞語,或者直接罰他們在其他學生面前做一些很丟臉的事情。這樣做不僅不能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改變不良習慣,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傷自尊,並且和老師對立起來。


在這樣的老師的帶領下,孩子的學習興趣早已被磨光,學習成績又怎麼會好呢?


嚴師固然是好,但是這種嚴厲應該只是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比如學生考試考差了,老師可以要求他們抄寫錯題,但是不能說學生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


三、對家長態度差的老師,也不會愛學生

一個正常人,在社交場合都會要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一位老師對家長的態度都很不好,那麼我敢肯定,他對學生的態度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老師好不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只會批評學生,只會挑孩子毛病的老師,沒有學生會喜歡聽他的課。

對於小學和初中來說,這樣的老師帶的學生,學生成績一般會兩極分化很嚴重,因為很多學生會因為他的教學方式而變得不愛學習,成績自然難提升。而剩下那些成績好的,不是因為那樣的老師教得好,而是因為他們自身有著很強的自律以及學好的願望,不管誰教,他們都一樣會努力,一樣會優秀。


最後,還想說的一點是,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被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帶著走,甚至因為老師的評價而批評,甚至打罵孩子。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應該瞭解,老師的評價作為參考,也不能直接把老師的話直接轉達給孩子,尤其是那些批評、貶損孩子的話。


我是@永-Sunshine,天不能永遠放晴,但心情可以。我在這裡,用溫暖的故事,許你每天好心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