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頻繁換工作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N山貓


【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解析:職場裡,確實有人喜歡頻繁換工作。有的人通過頻繁換工作,個人的職場發展猶如坐上了“直升電梯”,快速且持續獲得升職加薪;而有的人經過頻繁換工作,則如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一個工作不如一個工作,最終使自己陷入“越換越不如以前”甚至“處於時刻在找工作”的狀態。


我認為,“頻繁換工作”既可能使你快速且持續獲得升職加薪,也可能使你陷入“越換越不如以前”的“跳槽陷阱”。同樣是“頻繁換工作”,導致不同職場結果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我的觀點傾向於是因為“動作發生的情境”不同。比如你“大聲吼叫”,這個動作如果發生在深山老林,則會使人“豪氣頓生”;如果這個動作發生在安靜的電影院裡,大家就會認為你“神經病”“擾亂公共秩序”。回到題目,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頻繁換工作”這個職場行為根本沒有好壞之分,導致“後來怎麼樣了”關鍵在於你是在什麼“情境下”進行的“頻繁換工作”。


再給出具體的建議之前,我們還要對“頻繁”這兩個字進行理解,不同的主體,對“頻繁”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認為兩年換一次工作,就叫“頻繁”;而有的人則認為一年換兩次才叫“頻繁”。因此我們這兒說的“頻繁”是一種廣義上的心理學概念。


我對職場人有兩個建議:第一、如果想通過“頻繁換工作”獲得“直升電梯”式的“升職加薪”,就必須堅持“行業二維性”中的“固定雙維度”的持續提升,而不是“行業二維性”中的“兩個變量”同時改變。第二、凡是“兩個變量”同時改變的“頻繁換工作”,成功的概率都非常低;即使暫時成功了,職業的持久性發展也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會使自己迴歸到“越換越不如以前”的狀態。

職場裡“頻繁換工作”,必須要考慮到“行業二維性”,這是關係到“後來怎麼樣”的首要因素!

幾乎職場裡的任何一個工作崗位,都是具有“行業二維性”的,這是職場人換工作,尤其是“頻繁換工作”必須考慮的首要因素。


1、崗位的“行業二維性”

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其宏觀概念上所從屬的行業與其微觀概念上所從屬的行業,組成了行業二維性。

舉個例子:

阿里巴巴公司的會計主管崗位:從宏觀行業概念而言,“會計主管崗位”所在的公司阿里巴巴,其行業屬於互聯網行業,因此這個崗位是“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崗位”;從微觀行業概念而言,“會計主管崗位”是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一個崗位,因此這個崗位是“財務管理行業的一個崗位”。總結一下,阿里巴巴公司的會計主管這個崗位的行業二維性就是:這個崗位既是互聯網行業的崗位,又是財務管理行業的崗位。


2、“行業二維性”與職業發展的關係

正是因為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總是具有二維性的,因此一個職場人,其最有利於自己的職場發展方式,就是在原有“二維性”中進行職業發展。而脫離了這個“二維性”,基本上相當於進入了一種“全新的行業”,能否適應,就很難說了。


舉個例子:

小王是某水泥廠質檢員,那麼他最好的職業發展就去在“行業二維性”中發展,比如“換工作”去其他水泥廠,甚至去建材類膩子廠等;再或者小王去化工廠或者材料廠甚至食品廠做質檢員,這大體都屬行業二維性框架內;如果小王換工作去做互聯網運營,那麼就跳出了他原來的“行業二維性”,風險大大增加了!


總結:

崗位是具有“行業二維性”的,在“行業二維性”範圍內發展,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一旦跳出“行業二維性”,基本相當於全新開始,其失敗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我的建議一:“換工作”或者“頻繁換工作”都應該堅持“行業二維性”中的“固定雙維度”,這是最有可能“後來”獲得“升職加薪”的方法!

如果你想獲得“快速”升職加薪,換工作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職場裡確實有不少人通過“頻繁跳槽”,獲得持續性的“升職加薪”。但這些人幾乎都堅持了“行業二維性”的“固定雙維度”。


1、“固定雙維度”的含義

指的是“換工作”,主要考慮“換”什麼。比如一個電器廠商的市場主管,他的行業二維性是“電器行業+市場行業”,所謂“固定雙維度”,就是基本將這個兩個維度固定,不論怎麼換,都只在“行業二維性”裡換。


這樣他就可以謀劃從A電器公司的“市場主管”換到B電器公司的“市場主管”;從B電器公司的“市場主管”換到C電器公司的“市場經理”;從C電器公司的“市場經理”換到D電器經銷公司的“市場總監”……。



2、“固定雙維度”的優勢

固定了雙維度,不管怎麼折騰,其實都是在自己的“行業二維性”裡折騰;不管怎麼換工作,從本質上而言,都是對“同一行業、同一工作類型”的經驗積累。只不過有的人是在同一家公司進行這種積累,你是在行業裡不同家公司進行積累而已。


固定雙維度的“換工作”,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在同一家公司,薪資福利和崗位上升機會都有制約,留給資深職場人的發展空間不大,而一旦“換工作”,就有可能打開提升空間。畢竟,很多職場人真的不缺能力,僅僅缺一個機會!


總結:

在“行業二維性”範圍內,利用“固定雙維度”方法進行的“頻繁換工作”是和職業發展在同一方向上的,因此“換工作”成功的幾率很大!

我的建議二:“頻繁換工作”最忌諱的就是“兩個變量”同時發生變動,這樣每一次相當於“全新開始”,對職場人“後來”很不利!

職場裡很多“頻繁換工作”,把自己“換”到“職場陷阱”裡去的,“越換越不如以前”的,基本上都是在換工作時,將“職場二維性”中的“兩個變量”同時發生了變動,這樣每一次換工作相當於“全新開始”,失敗的幾率非常大!


如果沒有經過慎之又慎的考慮,“兩個變量”同時變動是“頻繁換工作”的大忌!雖然在當時來看,或者是因為能夠獲得較高薪資,或者是能夠獲得較好機會,或者是想進入“更有發展機會”的行業,或者是想“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從本質上而言,這相當於“全新開始”一個崗位,對職場人而言,風險非常大!


正是由於“行業二維性”的存在,使得每個工作崗位在行外人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非常具有專業性。“新進入者”常常需要付出較長的時間,較多的精力,才能慢慢熟悉新的崗位,否則每次只能是淺嘗輒止,根本無法進行長期積累。


總結:

“頻繁換工作”時,最忌諱的就是“兩個變量”同時發生變動。這樣會使自己進入到一種“全新開始”的狀態。如果換工作前沒有進行慎重考慮,這種“頻繁換工作”的風險非常大,很可能折騰幾年,時光逝去,自己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沒有積累,對“後來”的發展非常不利!


最後的總結:分析“行業二維性”,進行“固定雙維度”的“換工作分析”,這樣“後來”才會“越來越好”。


1、分析你的“行業二維性”

分析你自己目前的工作崗位,在宏觀行業概念中屬於哪一個,在微觀專業行業概念中屬於哪一個,再確定目前所從事行業的“二維”。


2、進行“固定雙維度”的“換工作分析”

辨析你現在是否面臨職場“瓶頸”,如果沒有“瓶頸”,其實根本沒有必要進行“換工作”,如果“瓶頸”可以在本公司內解決,也沒必要進行“換工作”;只有確實存在短期在本公司無法突破的“瓶頸”,才可以開始在“固定雙維度”基礎上,進行可行性“換工作分析”。


3、如果確定要換工作,保證每次“換工作”不要“兩個變量同時變動”。

最好是兩個維度都不變,變化一個維度也可以接受,但要確保不要“兩個變量”同時變動,除非已經進行過慎重分析,或者遇到了絕佳機會,值得你拋棄一切“全新開始”。


雖然大家對“頻繁”這個詞的理解稍有不同,但“頻繁換工作”一直是職場的高難度操作。各位職場人一定要慎重,我建議一定要確保自己在“行業二維性”中發展,否則過於“頻繁的更換行業”,對個人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當然如果你剛開始工作,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從事的“行業”是什麼,確實可以“頻繁”一些,但也要儘快確定下來。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
世界500強資深職業經理人,2家管理諮詢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助你職場再出發!


職場再出發


這個問題好像是為我打造的吧!我本科畢業4年半,換了8份工作,最短的工作幹了半個月,最長的工作幹了15個月,有的工作是我主動辭職,有的工作是我被辭退。


來分享下我這些年來的曲折又心酸的職場故事吧,希望能博大家一笑。


Part1:在上海,月入2000元是種什麼體驗?

2014年,當時在上海一家單位實習,實習工資2400,但是因為自己要租房子,房租扣完在加上吃飯,基本就是窮光蛋了。再加上公司裡有個超級毒舌的女博士,我就離職了。

當時我覺得打工就是別人安排我幹啥,我安心聽話就好了。

後來跳槽到一個包吃住的網絡醫療公司上班,負責撰寫網站的醫療文章,到手工資平均2000。

有一天上班路上,我看到一位帥哥拿著最新款的蘋果6接打電話,戴著最新款蘋果手錶,蘋果6當時是世面上最貴的手機,大概要5000多,我要攢3個月才能買一個。

當時,我很羨慕那些使用蘋果手機的”有錢人”,我那時用的是1000塊錢的安卓低端手機,和一群大專生住在陰暗潮溼的公司宿舍裡。

雖然這份工作工資不高,但是我卻意外交到一位很好的朋友,那時候他收入比我高,我們經常一起在華師大中北校區約跑步。

在幹了不到半年後,我又離職了。這次厲害了,我選擇了離開上海,去杭州發展,買完去杭州的火車票,銀行卡的錢只剩下3位數。上海的消費實在太高了,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可是賺錢似乎和我無關。

而且,和一群大專生住在一起的後果是:他們的業餘時間竟然都在打遊戲!我也受他們影響,沒事就打遊戲。

現在我知道,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用個成語總結我的2014年,那就是眼高手低。


Part2:杭州我來了!


來到杭州,我沒花幾天功夫就找到了工作,一個家裝公司的老闆請我去寫軟文,一月工資4500,但是每月只發我3000,其餘的1500放在年終獎裡發。

現在想起來,這個公司的老闆明顯是在套路我,如果我提前走了,每個月就少了1500塊錢。

還好我和那個老闆溝通有問題,在入職不到20天后他把我炒了,理由是我寫的軟文他很不滿意。

當時我在寫軟文上確實是一個菜鳥,因為經驗不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老闆其實都希望找一個專家,幫他處理某方面的難題。不過當時他給的工資,是不可能招到專家的。


2015年初,我又順利找到一家電商公司寫文案的工作。

雖然說是文案,但是基本啥活都幹,什麼微電影拍攝協助工作,公司活動文章、品牌軟文、H5策劃、電商寶貝詳情頁文案,公司視頻拍攝剪輯、新媒體活動文案···


當時我以為自己是全能型“人才”,後來我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是。


我們原先部門有3個人,後來走了一位,就只剩下我和主管。後來我們部門的業務進展不順利,我也被轉崗到其他部門,其他部門的老大嫌棄我做事情不細心,叫人事把我勸退了。

就這樣,我又失業了,而且是連續兩次被辭退。


總結這兩次的工作經驗:一方面,是我在某個領域的經驗不足、也沒有什麼學習的計劃,甚至有點自負。比如在第一家公司寫軟文寫的很差勁,比如在第二家公司缺乏營銷創意。


另一方面我沒遇見很好的領導,他們也給不了我什麼有用的指導,全憑我摸索。

我想,這是大部分小公司的通病:公司根本不會培養新人,或者說他們也沒有能力培養。

放大點說,這也是我們目前大學教育的通病:重理論,輕應用。

所以,我建議,每個剛剛走上社會的人,最好先去大公司或者是明星創業公司鍛鍊一年,因為在大公司,他們能給你的不僅僅是一份工資,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溝通能力。

其次,除去學歷,精準的簡歷是求職大公司的敲門磚

找工作千萬不要海投簡歷,應該有針對的應對某個職位修改簡歷,一份很“漂亮”的簡歷在求職時候很容易獲得好公司的青睞。

(如果你有修改簡歷的需求,我可以免費幫你。)

被辭退之後,我玩了一個月。錢快花光後開始找工作,但是工作真不好找,因為我的每份工作時間都不長,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

因為這個原因,我很難找到工作,換句話說:我在勞務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這是最致命的。

也許你好奇我為什麼不在在職的時候尋找機會,我可以告訴你,因為我很懶。


Par3:我要轉型!

不過,只要努力找工作,機會總會是有的。因為我在前一份工作裡有接觸過企業的新媒體,我就把如何經營企業新媒體的經驗寫進我的簡歷裡,再加上一些數字強調下我的個人能力。

正是因為簡歷比較有針對性,我就被一家零食公司看上了。我的新領導是做廣告出身的,他也不懂新媒體,但在文案以及設計方面絕對是專家。

然而,因為他也不懂新媒體,然後公司本質上還是一家電商公司,一切以銷售為核心。公司當時的新媒體策略還是以導流到電商為主,並不能想出一些高級、可持續的玩法。

在那家公司,我暴露出另外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我和團隊的成員的溝通有問題。主要是團隊裡全是女生,就我一個男生。男生和女生在思考問題上很不一樣,這也導致了我和一位女生在溝通時候經常發生意見不一致的情況。

後來,人事找到我,說我不能很好地適應團隊氛圍,在試用期最後一天,她告訴我,我的表現不能轉正。

在杭州的第三家公司,工作了90天,我又被辭退了,時間是在2015年的末尾。

總結下這次工作失敗的教訓:加入一家公司,一定要和同事搞好關係,千萬不能因為個人原因,影響了團隊的和諧,否則團隊也容不下你。

不過那個女生在我現在看來,完全就是佔了性別和先入為主的優勢,作為新人,特別是你的地位還沒有樹立起來,千萬不要和老員工發生矛盾,否則領導會先考慮開掉你。

在證明自己的能力前,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脾氣大過本事,有委屈請憋著。

整個2015年,我基本就沒好好工作,要麼是在找工作,要麼就是在被辭退的路上,週而復始。

那一年,我的最高月收入是3800多,畢業已經一年半,因為窮,平時的娛樂就是宅在家裡打打遊戲。


2016年,我進入了一家自媒體公司上班,月薪5000,三個月後調薪到了6000,我心裡很開心。因為月薪剛剛過5000,這意味著我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有餘下的錢可以買買買了。


那一年我發現,人一旦手頭有些閒錢,就開始考慮精神方面的享受了。

比如我那年買了一大推書和kindle包年會員,音樂app的vip會員,在去上海的火車上,我用kindle看完了馮侖寫的《野蠻生長》,元旦節的時候,還去蘇州玩了兩天。

這家自媒體公司,陪伴了我度過整個2016年,在2017年元旦節過完沒多久,我就主動辭職了。

因為我覺得在這家公司我的創造力已經耗盡,除了工資外,它已經不能給我驚喜和進步了。

總結我的2016年,一邊是充實,一邊是進步。


2017年,我加入一家杭州小有名氣的自媒體公司當運營,但是因為我在薪資談判上沒有經驗,導致錯失了漲薪的機會。在這家公司幹了15個月,公司遲遲不給我漲薪,而且工作內容我也不大感興趣,所以今年夏天也離開了。


總結我的2017年,出錯不斷,工作能力見長,但是收入卻在負增長。

因為杭州的這兩年房價、房租、物價飛漲,工資不增加就等於降薪,我不想消費降級,所以選擇辭職。

2018年夏天,我離開公司,面試了很多家單位,有很多單位覺得我不錯,但是不能給我我想要的薪水,都被我一一拒絕了。

現在,我找到了工作,到手收入在1萬出頭。


我是江少,一個喜歡裸辭的90後,別告訴理想是啥,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江少


我曾經的一個室友,在換工作方面是大神級的,對他來說,換工作,就跟換一家餐館吃飯一樣,隨意且平常。


這裡就稱呼他大神吧,大神一年裡最少要換5、6次工作,每次大神一開始洗白襯衫,我就知道,哦,這傢伙準備去面試了;大神要是說“明天等我一起出門”,就代表這傢伙找著了工作,要正常上班了;大神如果約晚上一起吃燒烤,喝兩杯,那就證明,他又離職了,要給自己慶祝脫離苦海呢。因為他換工作實在太頻繁了,所以洗襯衣、約出門、吃燒烤,這個模式反覆出現在我的生活裡,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大神換工作,短的可能就幾天,最長的一份工作也沒超過三個月。據他所說,離職的原因,可能是同事裡沒有美女;也可能是椅子坐著不舒服,坐久了對頸椎不好;甚至僅僅因為下雨不想出門,直接就不去上班了,連工資都不要。


長時間頻繁的換工作,讓大神沒有任何經驗上的積累,每次都只能找無經驗無技能要求的崗位,錢也賺不到,合租的房租錢一直都是我在出。


後來我找了個理由搬出去了,大神依舊眼高手低,覺得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滿意,交不起房租以後,他收拾好東西,往一個叫三和的地方走去,成為了做一天可以玩三天的三和大神。


頻繁換工作的人,絕大多數會越混越慘,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應透過表面看本質,換工作不是導致困境的原因,經驗積累不夠,盲目跳槽,才是根本問題。


如果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規劃,快速學習,達到天花板也不留戀,果斷跳槽去更高一級的平臺,這樣的頻繁跳槽,越跳越高,才是明智之選。


點金隊長


我認識的人裡面,頻繁換工作的人,下場確實很不好。

就比如我以前在深圳的一個朋友,她剛開始來深圳是進了工廠做文員。後來幹了不到半年,就出來去了服裝店做銷售。又沒待多久,就回了老家,現在不知道在幹啥。

在還沒深圳之前,就已經換過很多份工作了。

還有一個是我表妹,也是各種換工作,現在在廣州一家便利店做收銀。

就以我當下的態度來看待她們的換工作事蹟,其實都是非常可惜的。特別是著名的“十萬個小時”理論,換到她們身上更可惜了。

青春就那麼幾年,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但是在頻繁換工作當中,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看不到未來、也看不到方向。

這樣看來,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因為未來,還有可能陷入常態性的換工作,居無定所。

其實頻繁換工作不是不行,關鍵是在換的過程當中,你要找到目標和方向感。毫無目的地換工作,除了耗費時間,其他一無所獲。

有些人認為,頻繁換工作,可以得到更多的試錯機會。 實際上,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試錯是無限的。我們不能用有限的時間去做無限的事情。

除非你在換之前,就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你知道試錯的底線和邊界在哪裡。

而我身邊那些不愛換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被別人挑走的。

說起我一個朋友,最近剛剛轉正了。他是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在一家公司待了近3年,後來去了海爾,在海爾,在海爾被三諾挖走,然後又被小米挖走。

他的職場之路,可謂是越來越順~

其實無論是誰,在一個行業待久了,你就自然知道這個行業的規律和相關的知識體系,既然如此,肯定要找一個有經驗的人。

那麼沉澱久的人,機會就來了~

好比一些企業,在找一些求職者的時候,同樣 需要篩選對方的工作經驗。而且頻繁換工作的人,在遇上面試方,就連基本的工作簡歷都不一定過得了~

經常換工作的人,企業都產生了一種不信任感。

誰知道你會在這裡待多久就離開了呢?


大童小逸y


頻繁換工作中頻繁怎麼定義?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算頻繁換工作的人。剛畢業時,順理成章,分配到國營企業中,90年代紡織行業不景氣,工作3.5年即倒閉。然後雙向選擇,進入緊固件行業臺資企業,1年。緊接著還是臺資,幹了4.5年,大型造紙行業。偶然一個出國培訓機會,進入一家日資企業,記錄儀流量計的機電儀表行業,只幹了2.5年。隨後進入法資企業,塑膠地板行業,幹了2年。之後瑞典獨資粉末冶金行業,一干就是6年,最長的一家。現在還是瑞典獨資企業,發泡行業,至今幹了3年,不想再換了。我想說的是,不同行業的設備技術懂的蠻多,見的多,薪水一個比一個高,職位從技術員到現在的部門經理,半個地球都有我的足跡,基本在歐美。唯一缺點可能是頻繁跳槽之後成不了高管,目前我還只是中層。


小山子888


我身邊哪些頻繁換工作的人頻繁換工作的人大多過的不如意。身邊頻繁換工作的人力,大多是以下3類人。


第1類:沒有目標,找不到自己的長處,找不到自己的興趣,不敢深入一個行業

他們從離開學校的那一刻開始便陷入了迷茫,他們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迷茫,而是為不知道從事哪個行業而迷茫。他們一直在探索,一年換三次工作,每次都是新的行業,結果一路下來,同期畢業的人已經在一個行業深入多年,而他們還在新的行業學習摸索,揹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帽子和應屆生實習生一起競聘崗位。箇中的辛酸也許外人無法理解。


第2類: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舒適區,結果一直也沒找到

這一類人中一直在找自己的舒適區,他們去每一家公司後都能夠找到值得他們一直吐槽的地方,比如這家公司五險一金基數低,那家公司福利少,那家公司加班多,其實我想說的是沒有一家公司只能夠完美符合你的預期的,工資高的工作壓力大,工資低的福利少,平臺大的規矩多,平臺小的管理亂,任何一家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暴露一個或多個問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無法讓公司為自己更改制度那就只能去適應制度,頻繁跳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第3類:急功近利,跳一次漲1000,最後也沒漲多少

這類人群在職場中也不乏少見,跳槽漲薪似乎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如果頻繁的跳槽效果就會適得其反。頻繁的跳槽象徵著自己的不穩定,如果是去小平臺也還好說,很多大公司是非常介意頻繁跳槽的行為的,我有一個朋友剛畢業的時候薪資8千,畢業五年跳槽5次,每次都漲1000-2000,畢業三年薪資達到了12000,而另一個朋友畢業年時間只跳槽2次,薪資就已經翻倍,前端時間參加面試,開口報價35k,這就是積累效應,頻繁跳槽看似是在漲薪,實際是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因為你每到一個平臺都要有一個熟悉的過程,跳槽多了這個熟悉的過程也會消耗你大量的精力。


頻繁跳槽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自己跳槽的原因,是因為職業規劃還是自己在刻意逃避,時間如流水,你打好的時光可能都浪費在了找工作-面試-熟悉新公司這個流程上了。


胖帥的深度思考


我從12年開始步入社會,剛開始學的修車,汽修,乾的有一年,嫌髒,就果斷辭職,

後來13年學的汽車美容,挺好不髒,學了一個月,整天洗車,還是冬天太冷受不了,辭職不幹,

那時候因為小,啥都不想幹就想玩,在家玩了半年,13年下半年,去海鮮市場騎電瓶車送往各大飯店酒店送海鮮,送到過年回家,

14年經父母朋友介紹去工廠裡上班,天天就是裝頓包,包裡裝的是保溫材料,幹了一年,哪天天累的跟狗似的,累下病了,腰疼,哪就又在家歇,

15年在家歇了倆個月,經朋友介紹去學廚師幹了二個月後廚覺得太枯燥就去學電焊

16年開始學電焊三月出師,出師眼利高,嫌棄這工資低,嫌棄那工資低,最後陸陸續續啥也沒幹,現在都荒廢了,

17年做過銷售,買過門,買過車,

18年某國企廠上班三個月就辭職了,後來工地搬磚,

到今年前半年在工地幹過木工,現在職業在家,做頭條,發文,做悟空,

呵呵,搞笑吧


Yang大大


多數人都覺得頻繁換工作的人不好,但別忘了中國有個詞叫”藝高人膽大“,有些能力拔尖的人,換著換著,就一飛沖天,也不是壞事。

頻繁跳槽真的很糟?

我有個朋友,最近2年換了N份工作:

從和我做同事開始,離職去競爭對手那邊;然後離職去了行業內全球最牛的公司;然後再次離職,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做了合夥人;幹了半年,再次離職,去了行業內一家很牛的數據公司;到了今年年初再次離職,回到了老東家這邊,成了武漢區域負責人。

2年N份工作,頻繁嗎?頻繁,有阻礙發展嗎?沒有!
聽過一位做HR朋友說過一句話:我不是討厭頻繁跳槽,而是你在一堆垃圾裡,跳來跳去有意思嗎?

言外之意很簡單,你總是在BAT這些企業跳來跳去,照樣過的好!
企業討厭從不是頻繁跳槽,而是你沒有實力的亂竄!

譬如五代十國時期的第一牛人,老狐狸,官場不倒翁,馮道!他歷經四個政權,12位皇帝,在那個政權割據混戰的的時代,馮道到了哪一個政權都受到重用,而且還是宰相的高位!

別人好的很!

有實力,你可以任性;沒實力,請踏實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天才,一種是凡人!
如果你是前者,有能力,有企圖心,靠水磨功夫發展,肯定不是你要走的道路,使勁跳就好了;如果是後者,腳踏實地,不要折騰,你玩不起!
我有個朋友,天資一般:

我做一線員工時,他已經做了很久的主管。後來我們離職後,他使勁跳,前幾年還行,收入一路攀升。後來玩脫了一次,跌落谷底,至今都沒爬出來!目前薪資還沒當時我還在幹一線時,拿的多!

總結:

那些頻繁換工作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天才繼續創造傳奇和神話,凡人大多都玩脫了,僅此而已。

管別人幹嘛呢?不管頻繁跳槽是好是壞,看自己!

作者:鵬君,一個逆襲的草根,畢業8年從小職員做到COO,摸爬滾打,走過彎路,也跳過坑。從江湖小蝦米,到職場精英,只為把最好的經驗給你。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少走彎路,共同成長!

蹩腳烏鴉


很可惜我個人是個喜歡穩中求進的人,所以對頻繁換工作沒什麼經驗,畢業工作第七年了第二次求職,中途也換過幾家公司不過也都是領導挖過去直接上崗了,沒什麼空窗期。可能跟性格有關不喜歡冒險,每次換也都是考慮清楚得失有晉升加薪才決定換的!不過我卻有個頻繁換工作的閨蜜,可以聊聊她的經歷總結經驗。

算算她出來工作時不到20歲,認識我之前聽說做過藥檢質檢員,二手房中介,跟我認識也是因為她應聘到我們公司的,我們是房地產公司的置業顧問,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剛進來公司當然就是我們這些老員工培訓她們這一批人了,每天內容就是背銷講,百問,車講,練習講區位沙盤,看宣傳片,學習ppt演講等一系列知識,因為等待她們的是考核,所以她整天焦慮不安,我們有個總監又喜歡時不時抽查她來實戰演練,果然沒多久她就幹不下去了!從我們公司離職後她失業了一段時間,機緣巧合我認識的一個其他公司的經理讓我幫忙推薦人選,我就把她介紹過去了,由於上次留下了陰影她改行做了後勤客服,平時也就跑跑銀行貸款手續和網籤備案等,還是比較適合她的。這個工作她做的最久,應該有2年多3年吧,也是在這個公司賺到些錢,在我的慫恿下在海口貸款買了套小房子。中途我被公司調到另個地方就很少見到她了,不過天天聽她抱怨就知道她又要辭職了。果然辭職後的她夠瀟灑,說要給自己放個假,便一個人開始了旅遊,新馬泰,香港澳門,後來還去了日本,這段時間簡直羨慕死我這個一直苦逼的上班族。浪了幾個月後錢也花差不多了,終於收心打算上班了,就開始在海口找工作,工資太低的沒辦法接受,離家太遠的不能考慮,最後找了在金融公司上班,還給自己投了境外保險,好像沒幾個月吧,告訴我又不幹了,天天很無聊。又開始找工作,我就勸她安心下來,這次就索性找了她家樓下的平安保險公司的行政,工作倒也不復雜,只不過行政嘛都是小事雜事一堆,領導又是個女領導,她就天天吐槽她的工作就是一會收發快遞,一會兒下樓去車上給領導拿東西,資料檔案整理,她又不樂意了,感覺領導沒事找事把她指揮來指揮去的,所以說不幹就不幹了,那邊領導也因為她沒有提前一個月辦理離職扣了一半工資,就這麼不歡而散了。因為這半年多都沒怎麼好好工作,收入趕不上支出,她手頭拮据了,還有各種信用卡貸款壓力,所以咬咬牙決定把自己下放到其他市縣工作,畢竟下面包吃住,生活成本低,收入相對較好。就先去了儋州市,沒過幾天又跑回來了,具體因為太偏了連奶茶都沒有的喝,重點是還有可能不按時發工資。沒幾天又轉投瓊海市,這次衝的是領導承諾的高工資包吃住去的,打算努力好好幹了,開始幹了有半個月了吧,除了抱怨過住活動板房不方便,交通需要自備車外,看來還好,希望她能得以重任,喜歡她現在的工作!

總結來看,我覺得跳槽的出發點還是要遵循公司的平臺給不了你想要的,如果你自身發展進步快,而公司又滿足不了你的需求,人往高處走理所應當奔向更有前途的發展空間。可如果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問題,而是怕辛苦求安逸或眼高手低能做的不願意做,想做的自己又做不好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更應該踏實沉澱自己,把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學會做好,再考慮要不要換工作,這樣才不枉費跳槽一趟,至少學習掌握到了之前不會的技能。每次跳槽都讓自己有所提高,這樣才會距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步,不要跳來跳去都是原地踏步,單純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最後的結果就是錢沒賺到,時間都浪費了,還沒積攢到經驗,依舊跟最初的自己一樣需要從零開始。


黑貓不睡諾諾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村上春樹

先分享一個女性朋友近半年的經歷吧,暫且用小W代指,在2017年末,一直想考公務員的小W終於下定了決心,裸辭備考公務員,然而在這之前,她曾在一家國內top3的報社當全職記者,因為覺得長時間在外採訪編輯的工作太累太奔波,每月收入只有6000左右,無法承受房貸的壓力,又在備婚期,所以選擇了跳槽到一家傳媒公司做編輯。

但是小W沒想到這次普普通通的跳槽變成了焦慮的開始,答應好的8000到手的工資,成了5000的基礎工資+3000的項目提成,也就是說,3000並不是全額髮放,每個月到手其實還是6000左右,而伴隨著這份同樣6000的工作的,是每天12小時的工作內容和來回3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所以小W再次下定決心,裸辭考公務員。

在備考期間,即承受著沒有工作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承受著看不到職業發展未來道路的焦慮,小W和我說,在那段備考筆試面試與等待結果交替的時間裡,是人生中最為焦慮的時間段,因為自己沒有工作,開始羨慕任何一個有工作,有所忙碌的人,甚至在經過小區樓下的便利店,看到招聘啟事,都想上前去問問要不要自己。這種焦慮感真的是無以復加的,不用任何人來提醒,這種焦慮不斷縈繞在自己的腦子中,每每想起還會後怕。

不過小W的現狀是好的,公務員備考的過程中,經歷了一點小插曲,但是最終還是成功了,目前在省政協擔任了一份在編政策研究員的工作。

小W只是一個普通的90後。90後在大家的眼中就是頻繁跳槽的一代,事實也的確是這樣的,有招聘平臺做過統計,有超過半數的90後畢業第一份工作不會超過一年,40%不會超過兩年,也就是說,只有一成的畢業生,在校招的企業崗位中工作兩年以上。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局面呢。

不可否認90後主觀原因是主要原因,但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大量企業拖欠工資的情況怎麼解決,不成熟的項目如何推進,答應的薪酬和社會待遇無法按時兌現這些問題怎麼解決。70後,80後的就業已經在穩定期,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舒適圈,而90後,甚至馬上步入社會的00後應該如果找到自己的一片森林。

說到結尾,頻繁跳槽的人,我堅信你們會找到自己的森林,而且絕大部分人的確也逐漸發現了自己的森林,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不公平或者陰暗面,但是我們更應該堅信有很多更適合我們的機會正在路上等我們。

馮侖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不過,還是要在正確的崗位,或者說找到自己的森林後,再慢慢熬,起碼心情好很多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