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大佬解釋一下在電商系統裡,中臺到底是什麼?擔任什麼職責?

駛向天際


中臺的概念最早源於阿里巴巴的實踐。

  1999年成立的B2B電商平臺1688一直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2008年淘寶的技術團隊同時支持著淘寶和天貓兩大平臺。

  三套電商體系的架構完全獨立,各自應用獨立開發和運維。在電商平臺上有過購物經歷的讀者都能想到,一個標準的電商平臺至少提供了會員服務,商品信息,交易支付,不管是B2B,B2C或者C2C的電商平臺都要提供,為什麼阿里巴巴的三大電商平臺會獨立建設和維護,這其中沒有公共和通用的功能嗎?

  這樣煙囪式的建設模式其實在各大公司多少都會存在。當然,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抽取通用業務,如類似基礎服務的東西。

  也是逐漸演化出了中臺的雛形.

  下圖很形象的展示了中臺扮演的角色。

如果好像對中臺有更深的認識,給你推薦一本書《企業IT架構轉型之道_阿里巴巴中臺戰略思想與架構實戰》。如需找不到資源可以聯繫我。


頂級碼農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IT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中臺概念的快速發展是互聯網進入到“平臺化”時代的一種必然,也可以把中臺看成是平臺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以解決企業在平臺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簡單地說,所謂的中臺就是在平臺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抽象”,通過中臺來解決業務、數據和技術之間的關係。

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企業逐漸形成了以雲計算平臺為基礎的各種技術平臺,這些技術平臺為不同的業務形式提供各種技術型支撐,但是平臺之間卻會產生各種問題,所以中臺概念的提出,主要就是要解決多平臺協作的問題。

中臺本身的定義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而且中臺與企業自身的業務模式有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中臺也很難實現遷移,或者說,中臺本身就是一個定製化的產品。與傳統的技術平臺不同,中臺是技術、數據和業務的整合體,企業藉助於中臺能夠充分發揮出各種技術平臺的作用,實現企業管理整體的有序性、高效性和可持續性,這是中臺本身的目的和意義。

傳統觀念認為中颱只適合大型企業,或者說互聯網企業,中小企業沒有搭建中臺的必要,但是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中小企業目前也有建立中臺的必要,而且越早建立中臺就會越早受益。相對於大型企業來說,中小企業建立中臺要秉持三個原則,其一是藉助於大型企業的中臺來打造自己的“小中臺”,這不僅會降低搭建成本,同時也會充分利用中臺進行資源整合;其二是按需搭建中臺的各個部分,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其三是進行人才結構升級,必須讓專業的團隊來完成中臺的設計和搭建。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不是大佬,我可以說一下我的理解。

題主既然說在電商系統中的應用,那我們就拿阿里舉個例子。

阿里一開始有淘寶,後來有了天貓,天貓越來越大,後來獨立成一個部門。兩套系統中都有訂單,物流,商品,庫存等基本業務。再後來有了聚划算,1688,也都用到了上述基本業務,因此這時候問題就很明顯了,如果單獨給聚划算和1688再做一套基本業務,無疑是浪費資源消耗人力財力,為了解決這種企業級問題,於是阿里的共享服務部就出現了,將上述場景做成供應鏈中臺,實現多資源組織,全生態管控優化。

中臺現在沒有一個嚴格意義的定義,中臺的出現更多的是為了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出現的業務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