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至,武漢人民迎難而上。他們在醫院奮戰,他們在社區奮戰,他們為身處危難之中的鄉親父老英勇奮鬥,他們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而背水一戰。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圖為3月14日,東西湖區常安佳園小區,退休美術教師易小陽在寬2米的白布上繪製美術作品《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給武漢加油,給小區宅在家裡的人們鼓勁)
記者金思柳 攝
越是艱險越向前,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不畏艱險、頑強不屈,武漢人集結成“逆行者”的洪流,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火神山建設者:
挺身而出 首入病區修熱水器
(圖為王野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通訊員陳彰 攝)
3月14日,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王野剛結束14天隔離觀察不久,正在著手復工復產事宜:“習近平總書記對武漢的關懷讓我很感動,我為在火神山醫院奮鬥過而驕傲。”
王野曾參與武漢高鐵站和武漢中心大廈建設,去年11月,他成為一名預備黨員。搶建火神山醫院,王野主動請纓參戰。
2月初,王野負責火神山醫院2號樓機電安裝搶建任務,每一分鐘都耽誤不得,48小時必須完成!他一邊查看現場,瞭解區域佈局,一邊拿起手機研究圖紙,此外還要及時協調300多號施工人員。整整兩天兩夜沒有休息,而在2號樓完工之際,同事在物資間的角落發現他已沉沉入睡。
“才下戰場,又上火線”,醫院進入維保階段,2月5日凌晨,王野第一個進入病區,承擔熱水器線路故障修復。“那時已經進駐病人,心裡難免有顧慮,但是也沒多想,事情總得有人做。”王野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防護面罩,“悶”在半汙染區的房間內,由於暖氣足且防護服不透氣,十幾分鍾就全身溼透。
每天,接打上百個電話與醫護人員溝通,凌晨3點疏通衛生間,凌晨4點為護士站保電護航……這是王野的工作日常。火神山醫院的運轉也因有了強大的維保隊伍變得更加順暢。
60歲醫生:
逆行萬里返漢 投入戰“疫”前線
(圖為姚昌偉與病人在一起。本人供圖)
“疫情這樣嚴重,無論如何,我都要回去,必須回去!”面對家人和朋友的苦苦勸阻,在加拿大探親的武漢市東湖醫院大內科主任姚昌偉執意回漢。回到武漢的當天下午,姚昌偉就出現在病房。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姚昌偉正在加拿大多倫多跟女兒一家團聚,剛來12天的他心急如焚,每天心心念唸的就是要回到武漢,陪在他的病人身邊。最終他決定乘機先飛抵上海。“您今年6月就要退休了,再說武漢現在又回不去,您就別操心了,安心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一聽他要隻身回漢,家人輪番勸說。
家人的勸阻,沒能阻擋他回漢的腳步。
抵達上海後,如何到武漢同樣是個難題。到武漢的高鐵票停售,他就買了路過武漢的火車票,上車後跟列車長說明情況後,火車一到武漢站,他就趕緊下了車。幾經輾轉,2月7日中午他回到了醫院。“您怎麼才走就回來了!”下午,病房的醫生見到風塵僕僕的姚昌偉都驚訝不已。
武漢市東湖醫院在院病人174人,平均年齡84歲。該院先後抽調了近30名醫療骨幹馳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區裡的隔離點。“高齡老人是高危人群,出不得一絲差錯。姚主任是醫院德高望重的專家,臨床經驗豐富,他回來就是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病區醫生說。
環衛夫婦:
(圖為代世武、周正華夫婦在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保潔 通訊員劉劍紅 攝)
3月14日,礄口環衛工人代世武和周正華夫婦像往常一樣,穿好防護進入一家康復驛站開始保潔。夫婦二人從2月14日進入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保潔,3月1日休艙後,得知康復驛站需要保潔,義無反顧繼續請戰。
2月14日起,代世武和周正華每天進入方艙醫院保潔。從來沒有穿過防護服的二人,每次進艙前要在消毒帳篷裡穿防護服並進行消殺。“雖然醫生教過我們,但剛開始總是穿不好,於是我們兩人就經常互相幫忙整理。”代世武說,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病區裡清掃、清運垃圾和消毒。“最難適應的就是穿防護服工作,進出方艙要穿脫消毒,特別麻煩,幹活時也是一身汗,口罩眼鏡都不能脫,全是霧氣。”
3月1日,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休艙,二人的孩子們知道這個消息後,特意打電話,問他們是不是可以休息了,誰知道代世武和周正華又申請去了康復驛站,繼續做保潔。“我們在方艙有經驗,身體也健康,比其他人去更安全。”周正華說。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我們啥也沒想,危險的事總得要有人做。”代世武說,只有每個人都站出來,團結一心,才能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
公交駕駛員:
疫情不退,我就不退
(圖為武漢公交207路駕駛員馮豔斌。本人供圖)
3月14日6時20分至18時,武漢公交207路43歲的駕駛員馮豔斌駕駛公交車來回運行多趟,安全接送援漢的四川醫療隊員90餘人次的上下班。
“這個非常時期,作為武漢的一名公交駕駛員,我必須要站出來,為我的武漢盡我所能!疫情不退,我就不退!”1月24日,馮豔斌就向公司主動請戰。1月27日和28日,他接連駕駛公交車趕赴天河機場,參與接送了抵漢的福建、四川兩省援漢醫療隊員到達市內住地。
1月29日起至今,馮豔斌每天都是24小時值守在四川醫療隊員住地,負責接送隊員們往返住地與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之間上下班,以及轉運和運送醫療物資、生活物資。馮豔斌最多的一天跑了14個來回。1月27日至3月14日,馮豔斌累計駕車行駛了3993公里。2月5日至19日,馮豔斌還主動請纓,從家中拿來自用的理髮裝備,為四川和武漢本地的25名醫護人員理了發。熱心快腸的馮豔斌,還堅持為醫療隊員們做著力所能及的後勤服務保障工作,輾轉聯繫志願者為隊員們修理電腦。
外賣小哥:
(圖為“餓了麼”騎手李馳。本人供圖)
1月27日開始,“餓了麼”騎手李馳所在的“迪亞斯-綠地金融城”配送站給中南醫院免費送餐。這項自願報名不計酬勞的配送行動前後持續了一個多月,累計有20餘名騎手參與其中。
“疫情開始到現在,我們站所有騎手沒有休息一天,別人吃飯時我們送餐。別人不願去的醫院,我們每天逆行前往。”李馳說。
其實,作為配送站的調度員,李馳平日並不需要出門送餐。可疫情當前,他每次都自己帶隊去。“我是武漢人,從精神上來說,我必須要去,天天都去。”
47歲的李馳說,這個時候“衝鋒在前”是一種必須,不僅他一人這麼想,配送隊其他武漢人也這麼想。“我們配送隊有3個武漢人,兩個80後,一個90後。疫情發生後,之前天天‘打醬油’的小孩子似乎一夜長大,脫胎換骨,每天都滿負荷工作。”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每次給醫院送餐的報名消息一出,大家爭先恐後。“我們武漢4個人說好了,只要是醫院的免費配送單,我們每次都要上。”
除了風險之外,給醫院配送,外賣小哥沒有任何收入。“對於騎手來說,同樣的時間他們的收入大約是200元。你應該能想到,參加一次醫院免費訂單配送,放棄200元收入對騎手來說意味著什麼。所以說,給醫院配送,與其說是我帶動了騎手,不如說是我被兄弟們感動。”李馳說。
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
下沉社區夜以繼日破解難題
(圖為周瑞(最右)組織下沉黨員開每日晨會。通訊員李丹提供)
3月15日8時30分,洪山區洪山街景江社區準點召開每日一次的臨時黨支部晨會,14名下沉黨員“全副武裝”、拉開距離,用“吼嗓子”的方式討論當日戰疫工作重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周瑞介紹,疫情暴發後,景江社區確診人數在全街道靠前;實施強有力的疫情阻斷措施後,截至15日,轄區9個小區中有2個已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
1月28日,周瑞作為下沉黨員到景江社區報到。這個位於南湖腹地的社區,擁有近2萬名常住居民,人口流動頻繁,擺在周瑞等14名下沉黨員面前的,是封控難、核查難、轉運難等諸多難題。
轄區夏家村4號是老舊小區,這個佔地兩三百平方米的四合院六層小樓,沒有物業管理,出入口更無崗亭,下沉黨員便站在露天值守。2月15日武漢大雪,值守隊員衣服被雪水浸溼了。
流動人口較多,則給體溫檢測出了難題。周瑞說,排查時從張三找到李四,從李四找到王五,最後發現趙六住在小區,“只能順藤摸瓜,從業主開始找二房東,再找租戶,景虹小區一名女租戶,找了6個人最終確認,幸好沒有發熱。”
下沉黨員與社區幹部一起,夜以繼日轉運確診、疑似和密接人員,“12小時不吃飯是家常便飯”。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漢人民不畏艱險、頑強不屈,我備受鼓舞。”周瑞說,社區幹部與下沉黨員一起克服重重困難,守好門、把好關,疫情形勢才逐漸轉好。
“漢馬”跑友:
跑個“半馬”到雷神山當志願者
(圖為周漢華在雷神山醫院做志願者 本人供圖)
3月14日,是“漢馬”跑友周漢華在雷神山醫院做志願者的第42天,這天上的是深夜班,晚上12時到次日早上8時,工作內容是巡視。凌晨4時,他到了液氧站,拍了小視頻,報告“液氧站,正常”,上傳到監控中心。
周漢華並不覺得苦,他說:“習近平總書記說,正是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積極向好態勢。上個深夜班,不算犧牲。”
2月2日,周漢華耗時1小時35分鐘從關山跑了一個“半程馬拉松”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成為一名防疫督查官。42天裡,他沒有回家,家人也理解了他的熱心和工作,要他“索性全部搞完了再回家”。全國跑馬拉松的朋友給他以鼓勵,好多人問:“你怎麼還不下崗?”周漢華笑了,他知道他下崗了,群友們就自由了。
除了日常的工作,雷神山醫院也會舉行消防演練,隊員要以最快的速度衝到起火點,距離100多米。“前面的,讓開!散開!”周漢華邊跑邊喊,跑得飛快。大家都說,果然是跑漢馬的班子。
工作之餘,周漢華結識了跑友——援漢的上海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陳晨。兩人相約,疫情結束後,去東湖綠道上,好好地跑一次全馬。
科技公司創業者:
進方艙當志願者一天工作10小時
(圖左一坐者為孫星,在方艙醫院協助醫護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本人孫星供圖)
在光谷創業的聚頂創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星,曾作為醫護人員參與“非典”防控、汶川救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曾經的醫者衝動復甦,經申請後,他成為第一批進駐武昌方艙醫院的志願者之一,他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2月8日他正式進艙,安撫患者、現場管理、病區轉移、用餐安排……最初的幾天,孫星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0個小時。一天下來,汗水打溼衣衫,連稍坐歇腳的時間都沒有。
“工作中最為艱難的還是對患者心理上的安撫。”孫星表示,第一批輕症患者對於進入方艙接受治療感到非常緊張和焦慮。每天協助醫務人員做完核酸複查後,孫星都要與所在病區的患者一一談心,講述自己克服恐懼和緩解焦慮情緒的經驗,患者的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在如此短的時間運行‘方艙’,英雄的武漢人民迎難而上,不僅是參與方艙籌備的建設者、醫護人員、志願者、保潔、餐食供應人員在努力,入住的患者也同樣在克服焦慮、不適”。
志願服務結束出艙後,孫星看到東湖高新區關東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公告,主動“請戰”,加入社區防控小組,負責排查測溫、物資團購等事務,還主動當起了社區志願者的防護培訓老師,傳授防護服穿脫、手部消毒等防護方法。
近期,他所在的小區成為無疫情小區,“曙光即將到來,一定不辜負總書記對我們的期望,不厭戰,不鬆勁,再堅持堅持!”
(記者韓瑋 劉璇 陶常寧 餘國華 李佳 張珺 王剛 龍京 通訊員王騰 李浩然 吳萍 蘇志斌 陶媛 嚴天鳳 倪望明 蘇丹丹 萬建國 李丹)
閱讀更多 武漢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