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麼是亞馬遜變體嗎?我來教你怎麼玩!

  首先我們需要把變體的本質搞清楚,到底變體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站在平臺的角度去思考,你會發現變體的存在主要是一個化繁為簡,同時提高用戶體驗以及轉化率的過程。大道至簡,搞清楚本質之後,我們往往就能夠從細節上理解一些“術”的東西。做運營一定要學會多站在平臺和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單一的視角往往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接著我們需要對於變體的一些基礎知識要有一定的瞭解,亞馬遜的變體分為父體和子體,所有的子體進行組合之後,由一個父體統一管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老爸管著一群兒子),變體進行組合之後,所有的review和QA會進行合併。看似連接成了一個整體,實則又不是一個整體。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為子體之間雖然合併了,但是鏈接的權重並沒有任何的變化,每條鏈接的權重依舊是單獨計算的。所以可以理解為變體的合併僅僅是表面的合併,內在其實並沒有合併。

下面我將會從以下五個方面給大家講講變體的那些核心玩兒法以及思路:

通過日常跟一些賣家的交流發現,大家最關心的無非是這些問題:到底要不要合併變體?什麼時間點合併變體?變體的測款該如何去測?變體的廣告應該怎麼玩兒?如何才能確定變體中的主推款式?如果還有其他的變體相關問題的話,可以給我留言。下面針對這些問題,敏哥給大家做一些深入的拆解。

首先,到底要不要合併變體?是應該拆分下來推還是合起來推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分析出變體的優劣勢,變體的優勢在於,可以快速的積累起review和QA,降低前期推廣的成本,並且因為多顏色、多型號展示的緣故,會給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因此鏈接的整體轉化率要比單獨推來的高。

變體的劣勢同樣也很明顯,亞馬遜規定一個核心關鍵詞的搜索結果只能對應變體中的一條listing,並且這條listing一定是變體內綜合表現最好的那條listing。至於原因,主要還是考慮到用戶體驗的緣故,亞馬遜是一個非常注重用戶體驗的平臺,不會讓同一個變體、同一個品牌出現霸屏的情況。

至於為什麼是表現最好的那條listing呢?原理也很簡單,因為流量是亞馬遜的,亞馬遜需要把流量最有可能產生轉化的子體上,因為平臺要的是轉化。那麼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搜索的關鍵詞對應展示出來的子體,並不是我們想主推的子體,那麼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整個變體的打造計劃。並且只要有一星差評,所有的子體都會受到影響。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到底要不要合併變體呢?有關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認清楚,運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千萬不要做拿來主義,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因為類目與類目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不同的類目對應著不同的玩兒法,大家要學會將運營技巧跟自己類目的實際情況做好結合。

當然在多數的類目中,變體的合併還是繞不開的。那麼變體合併的時間點有沒有講究呢?其實是有的,這邊給大家一個思路:首先拿到變體之後,我們需要確定變體中的主推款,在到貨的初期,有策劃的用cpc把主推子體的核心關鍵詞權重快速推起來,

隨後大家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做運營做久了,你會發現任何的環節幾乎都有平衡點,一旦到達那個平衡點,就是我們該停止或者該行動的時候了。(有關平衡點的話題,大家可以參考下之前的那篇-敏哥:亞馬遜廣告Acos控制之最佳平衡點),在到達平衡點之後,我們再對變體進行合併,會發現上述的問題便不復存在了。

有關變體中的主推款,很多小夥伴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選擇,常見的做法一般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做判斷,覺得哪款更好賣就賣哪款。或者是通過一些市場調研,得出結論哪款最好賣。這兩種做法往往都不是很準確的,只有真實的反饋才能給出最準確的運營建議。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每種款式進行少量備貨之後,把每款子體分別建一個campaign來跑數據進行測試,大家記住這裡是跑AUTO,不是跑手動。手動需要控制條件太多,往往無法得出準確的測試結果。當然測試的一些外部條件要保持一致,比如:預算和出價。

在廣告測試一段時間後,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跑出來的數據,進行篩選。這裡一定要注意,數據分析需要有一個時間週期,不然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不準確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CTR和CR都很高的子體,篩選出來,作為我們的主推款來做。

此外困擾大家最多的就是變體的廣告玩兒法了,變體的廣告到底應該怎麼打呢?到底應該是每個子體都打,還是隻選一個子體打呢?這邊建議是選擇一個優質的子體主打,為什麼呢?大家在做廣告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一個內部競爭的因素,變體與變體之間的廣告,是存在相互抑制的。(原因還是要回到用戶體驗的本質上來)

那麼廣告選擇的主打子體是否有講究呢?其實最理想的狀態下,廣告的主打子體最好跟核心關鍵詞搜索的自然展示是不一樣的。這種狀態下的展示能夠最大化曝光,同時也是變體自然展示和廣告展示結合的最佳狀態。

當然有關變體依然有一些的白帽兒的運營技巧,敏哥也會在後續的文章中為大家深挖操作細節。看過我不少文章的粉絲應該發現,我一直堅持的是白帽的操作技巧和玩兒法。那些所謂的黑科技,鑽平臺漏洞的一些操作手法,最終都會受到平臺的嚴懲。

比如說變體中的合併殭屍listing的做法,目前平臺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格,此類鑽漏洞的行為會越來越少,未來只有踏踏實實、深入鑽研白帽兒運營技巧的賣家能夠活得越來越好。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想要長期的運營一個跨境電商,還需要許多注意很多小細節,我做跨境電商也有五六年的時間了,在電商這個行業也有自己的一些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