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 年內或吸引外資逾萬億元

聚焦金融業對外開放 | 中國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 年內或吸引外資逾萬億元

2020-03

16

文 | 孟珂 劉偉杰 劉琪

3月1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設立證券公司或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申請。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境外投資者正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中的一支生力軍。近年來,從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逐步提升納入A股權重,到QFII、RQFII制度規則持續優化,再到滬倫通正式開通等等,都可以看到A股市場中外資參與度逐步提高。

與此同時,債市對外開放也再結碩果。繼去年4月份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後,今年2月28日起,9只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如期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並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

“股市和債市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是我國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必然趨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降低外資進入的門檻,不僅可以引進資金和外資的豐富管理經驗,更重要的是引進人才,來彌補我國相應的短板。引進的資金和人才可以活躍我國資本市場,讓我國企業的潛在價值更加充分地表現出來,增加我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股市和債市的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對我國資本市場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海外資金的流入將引導國內資本市場進行新一輪的定價與估值。金融市場定價日趨合理將使價值投資的權重不斷抬升,短期投機套利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資本市場運行將更為平穩。另一方面,雖然中國金融領域的開放會使國內資本市場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但是良好的競爭格局會使國內金融監管和防風險預案機制更為完善,顯著降低潛在的金融風險。

對於年內外資流入A股的節奏,章俊表示,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表現偏平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繼發力釋放政策紅利,且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外資在高資本回報的吸引下將持續流入中國。

“此外,外資機構更加偏好價值投資,高盈利、低估值等具備較強確定性的個股將持續被外資投資者看好,且中國債券擁有較高的利率和較為穩定的信用兌付表現,全球資產配置的規模效應將持續吸引外資流入。”章俊如是說。

章俊預計,今年外資流入規模或較前期更大,流入A股的規模約為500億美元(約合3500億元人民幣);流入債市的規模預計不會低於2019年,至少在1000億美元(約合7000億元人民幣)。二者合計逾萬億元人民幣。

章俊表示,預計未來仍可從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兩方面進一步推進:首先,進一步擴大國內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程度,增強國內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推動境外機構資金不斷流入;其次,通過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和外商投資法,進一步推動重大製造業外資項目落地,打造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降低國內實體經濟生產端成本的同時推進其進入更廣闊的海外需求市場,優化產業鏈上下游供需格局。(孟珂)

聚焦金融业对外开放 |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相对较低 年内或吸引外资逾万亿元

券商外資股比限制提前8個月取消 多家外資控股與合資券商排隊待批

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再提速。3月13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依法提交申請。多位券商人士表示,這比原計劃提前了8個月,彰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和速度,外資機構進場有助於改善市場生態、提升差異化水平、促進信息交流互通以及提高服務能力,但這種“鯰魚效應”的衝擊力有限,短期難以對國內市場產生劇烈影響。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後,一方面可以吸引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進場開展業務,進而引入更多先進的技術、服務理念、風控經驗以及優秀的人才資源,這對於加強國內資本市場建設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會進一步提升我國金融行業整體競爭水平,讓內資金融機構在競爭中補短板、提升管理水平和綜合實力,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產品與服務選擇,一些金融產品的費用有望降低。

“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最重要的意義並非是引入了多少外部資金,而在於國內資本市場能夠有機會學習到外資機構在做中間業務中保留的有益經驗。”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會改善我國資本市場生態,進一步完善管理結構,目前國內主要是內資絕對控股,而外資機構的引入會帶來更多的競爭和不同的管理風格;二是外資機構的一些風控手段,以及一些比較好的做法被歷史證明是有效的,也會在境內市場得到推廣和實踐;三是有利於中外在證券行業的相互交流和信息互通,起到良好的協同效應。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鑑於傳統意義上外資券商和他們的客戶在海外市場上有長期的良好合作,加快對外資券商的開放,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推動未來外資基金公司加快在中國市場的佈局。

記者注意到,2018年我國宣佈將合資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證監會又在當年4月份發佈《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並明確將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2019年7月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佈,將原定的2021年取消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至2020年。

另外,從證監會官網披露的審核進度信息來看,瑞信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合資券商目前正在申請變更持股5%以上的股東,這三家合資券商有望成為下一批外資控股證券公司。與此同時,大和證券、星展證券等18家合資券商的設立申請正在排隊待批。

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外開放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證券行業的競爭格局,從其他國家證券業的對外開放歷程可以看出,開放之後本土券商仍然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當前我國券商數量較多,長期激烈的競爭導致佣金率走低、通道紅利逐步消退,預計放開外資准入後,長期有望推動行業良性競爭,但短期內合資券商恐難迅速崛起,長期依然看好頭部券商。(劉偉杰)

專家:今年保險業對外開放有三大發力點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2018年4月份以來,銀保監會先後對外發布了3輪共計34條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其中,僅2019年就推出19條,批准51項外資銀行保險機構籌建和開業申請。

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的實施,不僅豐富了外資機構在華商業存在形式、擴大了業務範圍、優化了監管規則、放寬了外資准入條件和持股比例限制,外資金融機構的數量也不斷增加。據銀保監會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末,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4家母行直屬分行和151家代表處,外資銀行營業機構總數976家,資產總額3.37萬億元。境外保險機構在我國設立了59家外資保險機構、131家代表處和18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513.63億元,總資產12847.47億元。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腳步還將繼續前行。銀保監會召開的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銀保監會發布的對外開放措施來看,目前涉及保險業2020年對外開放的發力點主要有三個:一是縮短外資人身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至2020年;二是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於75%的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股份超過25%;三是放寬外資保險公司准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

徐承遠認為,在監管層鼓勵對外開放的態度下,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大開放市場的力度,提高保險業在養老、巨災等領域專業化服務能力;此外,監管或將進一步優化監管環境,完善監管政策,促進保險業各項改革,讓外資險企進入無後顧之憂。

“不論是保險業還是銀行業,引進外資的本質是發揮外資的鯰魚效應,淨化國內金融市場,提升金融市場服務水平,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對於保險業而言,提升保險業監管水平,建立公平、合法、透明的營商環境,完善保險產品設計、提升業務能力,加強與外資的合作補齊業務短板,將有助於保險業市場的開放,先進經驗、技術、人才的引進和保險業的國際化佈局,有利於促進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於銀行業而言,實現貨幣結算業務的互聯互通,打造新的適合開放下金融環境的金融產品,將自由貿易區與金融開放有機結合,提升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將是銀行業未來對外開放的重點。(劉琪)

聚焦金融业对外开放 |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相对较低 年内或吸引外资逾万亿元

●明日降準!5500億元流動性釋放!美股暴漲券商看多A股,能否衝擊3100點?

●113份年報出爐近七成業績增長!揭秘四大機構最新增倉路線圖 這21只潛力股值得關注

●“穿越恐慌”A股心中有數 中國成“避險最佳區域”有實據

●三首席:中國經濟韌性是“靠山” A股受外圍影響短暫

聚焦金融业对外开放 |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相对较低 年内或吸引外资逾万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