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長廊】省軍休站陳菲:懷念父親

我們老家在陝西農村,在父親小的時候,因為家庭條件十分艱苦,年幼的父親便立志要走出農村,而當時唯一的出路就是發奮學習。

父親在家中排行老二,學習之餘,他還要做飯、照顧弟弟們,因而每天留給他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

父親從小就喜歡讀書,為了不影響家裡人休息,他常常要等所有人都睡下以後,才開始看書,一看就是一夜。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父親以延安地區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西安工程學院,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

【文藝長廊】省軍休站陳菲:懷念父親

在家人的“傳說”中,父親是一名能工巧匠。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父親利用在學生時代學到的無線電知識,以及日後的刻苦鑽研,在和母親談對象時就已經學會了黑白電視機的組裝。每天晚飯後,經他組裝的黑白電視機總會吸引很多鄰居和孩子們前來觀看。除了黑白電視以外,父親組裝的自行車也令街坊鄰居們刮目相看,這是當年最令母親引以為豪的事情。父親不僅會組裝電視機和自行車,連和母親結婚時所用的傢俱,都是他親手設計製作的。每次說起這些,母親最是自豪地說:“要不是我眼光好,不然怎麼會嫁給你爸這樣的能工巧匠呢。”而在我的記憶裡,姨姨結婚用的沙發,就是父親用買的彈簧和自己鋸的木板做成的。

【文藝長廊】省軍休站陳菲:懷念父親

從小艱苦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父親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而且鍛鍊了父親全面的生活技能。在我的眼中,父親是一個全能型的複合人才,不僅脾氣好,而且十分勤快、能吃苦、愛鑽研。在生活上,父親什麼都會幹,從來沒有虧待過我們的嘴巴,炒菜輕車熟路,擀麵、蒸饅頭、拉拉條、包包子、刀削麵更是樣樣拿手。除了家務事,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父親大到傢俱、板凳,小到湯勺、笊籬,只要是能想到的,父親用他靈巧的雙手都能一一製作出來。工作上更不用說,父親積極上進、踏實肯幹,愛崗敬業,帶領同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科研成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讚揚。

【文藝長廊】省軍休站陳菲:懷念父親

父親和姥爺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姥爺的生活起居一直由父親料理。今年,姥爺八十八歲,父親卻早已離開了我們。無論何時,只要提起父親,同院的鄰居總會對我感嘆說:“沒有哪個女婿能像你父親一樣,照顧岳父三十多年的。”每每聽到這些話時,我對父親的欽佩之情就油然而生。

如今,父親離開我已經三年有餘了,但他對家庭、對工作那種一絲不苟、有始有終的樣子,我至今都歷歷在目。

父親,我好懷念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