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足若解散,7000萬欠薪將無處追討

特約記者林曉華報道 因無力補發鉅額欠薪,擁有67年曆史的遼足將要告別中國足壇。那麼這支上賽季依靠附加賽才保級成功的中甲墊底球隊,欠薪到底有多少呢?據瞭解,遼足2019的欠薪和2018賽季拖欠的部分獎金加到一起,保守估計在7000萬元以上。儘管目前足協還沒有宣佈遼足失去聯賽資格,但准入結果一經公佈,俱樂部破產成為定局,教練、隊員、俱樂部工作人員們討回欠薪的希望將十分渺茫。


遼足若解散,7000萬欠薪將無處追討

【去年僅發兩個月工資】


遼足目前的欠薪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2018賽季的部分場次贏球獎金,一部分是2019賽季的工資和獎金,其中大部分是去年的工資和獎金。遼足去年11月保級成功後,為球隊發放了500萬元的獎金,但這只是去年應發工資、獎金中的一小部分,除了兩個月的工資外,俱樂部上下所有人的工資和獎金一直拖欠。相比球隊去年還得到了500萬元保級獎金,俱樂部的工作人員更慘,去年春節過後,直到今年春節前,才領到了一個月工資,一年才拿一個月工資的他們,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遼足即將解散之際,之前在遼足效力兩個賽季的贊比亞老將穆倫加,已就欠薪一事向國際足聯求助,“在2019年中甲聯賽結束後,我沒有拿到我的全部工資,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在被欠薪的情況下還繼續踢球。我的回答是我熱愛足球,我不是一個單純為了錢去工作的人,我來到中國的每一場比賽,都會認真努力。但是目前的情況,我沒有拿到我的工資,我是無奈的!我希望可以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我需要拿到我的工資,我的律師已經聯繫了國際足聯!國際足聯已經和中國足協取得了聯繫。我認為如果外援在一個國家的聯賽得不到保護,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遼足應該支付我工資,這個是我應得的!出現這種欠薪的情況,對中國足球是不利的,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儘快解決,以免損害中國足球的形象。我很想維護中國聯賽的良好形象,但是現在真的是無奈之舉,希望國際足聯和中國足協來幫我追討工資。”穆倫加說。


遼足若解散,7000萬欠薪將無處追討

【變賣梯隊也還不起】


與穆倫加的急迫討薪心情一樣,遼足其他隊員也希望能夠要回欠薪。不過,正如隊長桑一非此前在微博裡針對張野等七名隊員上訴中國足協一事所說:從球員角度講,上訴足協討要欠薪沒錯,但俱樂部真沒錢。這件事鬧到如今,將沒有贏家。


確實,沒有贏家!遼足解散破產,遼足俱樂部所剩的梯隊等優質資產即使經過精算變賣,距離7000萬元的欠薪數額也有巨大差距,根本無法補齊欠薪。遼足俱樂部是獨立的法人企業,一旦破產,大股東宏運集團法律上無需接受俱樂部的債務,指望大股東掏腰包補發欠薪的想法,根本不現實。


與索要欠薪相比,恐怕大部分球員和教練更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下家,不至於下崗失業。在提出整合遼足的計劃後,瀋陽城市俱樂部會接收多少名球員,而遼足有多少球員願意前往,還要根據情況確定。


目前來看,瀋陽城市隊全盤接收遼足一線隊球員不太可能,即使未來遼足球員轉會不佔內援名額,但一個賽季一線隊註冊名額只有30人,瀋陽城市隊的現有球員已簽訂工作合同,不可能再接受過多的內援。未來引進遼足主力過程中,瀋陽城市足球隊也面臨其他球隊的競爭。


遼足若解散,7000萬欠薪將無處追討

【球員正在努力找下家】


遼足部分主力加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方案,而經過連年“賣血”後,在遼足目前的主力球員中,實力突出的很少,即使加盟瀋陽城市,同樣面臨激烈競爭,想要站穩腳跟並不容易。


目前,遼足上賽季主力門將張振強就對瀋陽城市隊整合遼足不認可,他在微博上公開表示,“新遼足給我們工資獎金補齊麼?免費籤幾個球員,免費收了整個梯隊就變成新遼足了,這不是佔便宜,還讓人誇仗義嗎?”據瞭解,張振強已經隨大連隊訓練,這位大連籍球員迴歸大連已經沒有懸念。而像桑一非這樣的非瀋陽籍的主力球員,也與黑龍江FC等其他中甲球隊聯繫,希望能有一個好的歸宿。


相比年齡較大的球員,瀋陽城市俱樂部更願意引進U23歲以下的球員,畢竟,今年球隊要參加U23聯賽,這些年輕球員是俱樂部急需的。目前來看,遼足一線隊與瀋陽城市隊一線隊的整合力度,肯定要小於梯隊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