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NBA現被疫情籠罩著而處於停賽中,為了給球迷們帶來一些新的視覺動態,小編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內線球員的事。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可能時光有些久遠,我們先從2000年開始看起吧,從現在的角度去回看20年前的NBA故事時發現那時NBA正在快速地擴大中,已經逐漸地向全世界蔓延擴張,並逐步地被人們所熟知和喜愛。因為NBA作為美國籃球運動的代表,加之它那精彩的比賽很快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並吸引了眾多的粉絲去關注這項它。

NBA能發展到今天這樣,離不開它的籃球文化底蘊和運營模式,但是這背後的一切都是時代球員的實力所堆砌起來的。雖然那時候網絡沒有現在的好,也沒能有機會觀賞到那些被宣傳為傳奇球員在球場那叱吒風雲的精彩表現。可是誰又能想到,我們又是那麼的幸運,幸運的是我們有機會看到NBA更加精彩的片段:強悍的肉搏防守,看不明白的夢幻進攻腳步,籃板下的幹拔接球暴扣······也許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那麼痴迷於籃球的原因吧,它擁有多種多樣的展現方式而深受球迷熱愛。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但是不知什麼時候,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NBA在迎來小球時代後,籃球好像的味道變了,其中,最容易察覺到的是現如今NBA的小球時代下,有些球員技術是大不如前。

實不相瞞,我沒有看過賈巴爾和張伯倫打過的球,但我很開心自己看到奧尼爾作為內線球員打球的精彩。大家都知道奧尼爾素有“大鯊魚”之稱,其中不只是因為他身寬體胖,人高馬大,絲毫不影響自己的靈活性,還因為他那天賦和技術技能,看過他的比賽視頻的同學都知道,奧尼爾的低位單打和出色的籃下腳步讓他在內線的統治不可一世。就連科比身前採訪中談到自己本來是可以擁有更多的籃下暴扣,可就是因為有奧尼爾這麼強悍的內線在。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在小球時代的到來下,規則和效率也發生了改變,致使現在的很多內線球員這麼重要的地位在逐漸邊緣化,越來越多的內線球員逐漸變成了髒活累活一塊乾的藍領中鋒,也就僅有那些想通過改變進攻方式的球員才稍有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其中就有“大帝”恩比德。但他曾被名宿巴克利評價“進攻軟弱”,被奧尼爾說過:“毫無戰鬥意志,無法接受”,也間接的諷刺了新生代的中鋒恩比德是內線球員的恥辱,暗示著恩比德明明有著絕對的身體素質和出色的天賦,還擁有傳統中鋒的那種極快的腳步,可偏偏就不怎麼使用或使用的頻率很少,偏偏要靠中遠距離的兩分球和三分球得分。為了使得具有說服力,小編還特意作了數據表格,其中所列只是拿恩比德與曾經的奧尼爾作了對比。數據如下: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因此通過數據我們就可以很直觀的發現到奧尼爾的出手投籃區域大部分都聚焦於籃下,而恩比德的出手距離可是奧尼爾的3倍有餘,且在各個區域的出手都相對比較勻稱。

奧尼爾在籃下出手的佔比達到自己總出手數的53.6%,近距離的兩分投籃佔到39.7%。反觀恩比德,雖然籃下出手是最高的,但是隻佔到30.6%,近距離的兩分投籃卻只有19.2%。

所以通過簡單的數據對比,我們不得而知,同為內線球員,奧尼爾更傾向在自己符合的內線禁區投籃得分,自己在中遠距離的兩分和三分球為數不多,而恩比德卻相對喜歡在各個角落均勻出手。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從而我們可以看出當前NBA的內線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更加講究傳切配合,通過下順,內切的方式來完成籃下得分,簡單易懂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吃餅”。所以在這樣一個小球時代的衝擊下,規則遊戲變得了有些枯燥,內線球員失去本該有的自主進攻,技術也越來越糙,也就造成了現在內線球員地位不再重要,只要扮演好藍領中鋒角色就足夠了。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眾所周知,在14-15賽季勇士憑藉五小陣容奪冠後,就正式宣告著傳統超級中鋒時代已經過去,一個新的小球時代已到來,也進而讓全聯盟的球隊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實可以通過觀看回放和一些評論,我們知道勇士的戰術講究的就是球隊中球員可以懂得分享球,可以無球跑動,在反跑和球隊的五個站位上有允許投籃得分。他們的陣容是球隊中只需要具備頂級的持球員,再配合有頂級的3D射手和有懂得在空間會策應的內線球員即可。

通過在一系列佔位上,球員不斷地傳球分享球,然後在適合的時機進行投籃得分,這就是科爾的戰術,可以讓球隊取勝,但是在相對的意義上來說,實則是對內線球員地位的削弱,降低了內線球員進攻籃下的頻率,把傳統那種內線為主的籃球時代在不經意間打了個句號。

在科爾的戰術體系內,他重新賦予了內線球員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在基於加強防守的情況下,拉開場上空間,策應球隊進行傳球內線得分。而擔任內線球員角色的恰好是勇士中的格林和博古特這些球員。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就是因為勇士的異軍突起,擾動NBA格局進行了大調整,越來越多的球隊都模仿勇士的建隊方式,其中當前的火箭死亡五小就是在效仿當年勇士的,還據說是勇士的升級版。所以內線球員已經開始走向了邊緣,甚至都不想在球隊中看到中鋒身影。說什麼傳統中鋒在進攻和防守的移動速度顯得笨重,怠慢了球隊,不再適合現代化的球隊了,所以才有很多球員被迫接受現實,例如

卡佩拉就是專注吃餅、防守、搶籃板和負責拉開空間,甚至重返的霍華德都不得不接受現實,扮演起了藍領中鋒角色。

就拿最近幾年來說吧,現在的球隊越來越看重三分球,三分球的比重在不斷地上升相反兩分球的比例就在下降。看看18-19賽季和08-09賽季的數據對比就知道了,比例下降了有10個點左右。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所以說現在的NBA已經有了一些變化,是逐漸變成一個會投射球員的時代,內線球員將不再被委以重任,但為了適應新規則,傳統內線球員就不得不調整和改變原有的角色,球隊不再顯得笨重。相反地,只要在現在的聯盟裡,球隊只要你在移動速度上夠快,具備防守能力和能吃餅就好了,至於什麼夢幻腳步,低位單打殺進籃下得分已經不再重要。但不能否定的是,要是有球員能夠自己背打和擁有三分的投射能力在球隊中是相對很吃香的,就像恩比德和唐斯這樣的球員吧,已經得到重用。

試問大家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小球時代?我們的確見證了小球的精彩,在打法和效率上都相對比較新穎和快速,也減少了球員間在肉搏時的造成的傷害,讓得分更加的簡單和輕鬆,看起來還算蠻不錯。可是這只是商業聯盟為了索取利益的手段,對球員的技術能力要求越來越低,因為只要你會防守,會傳球,會投射就可以了,其他的創意性進攻腳步已經不那麼需要了。所以小球時代就像第一次吃快餐時,覺得很香,但第二次再來就覺得沒意思了。

奧尼爾到恩比德,小球時代奪冠成終極目標,透露內線球員技術沒落

善於思考的朋友會發現,現在的NBA在場均得分上時越來越高了,奪冠成了每支球隊的終極目標,雖然說球隊打球就是為了奪冠,但是球迷們更喜歡在這奪冠的路上看到更多球員精彩的表現,不再那麼一味只會傳球投射得分而已。

每個時代都有新的事物出現,NBA也是如此,革故鼎新本來就沒有錯,但是NBA作為籃球界的最高殿堂,在商業的帶動下,也應該把運動的自身魅力展現給球迷們看。

還記得這麼一句話,要時常記住當時為什麼而出發。NBA籃球運動,我覺得一開始他就是想以一種展示球員運動魅力給世人看而存在的。我們允許和接受小球時代的到來,但我們不希望把原有的籃球運動魅力給逐漸抹殺掉。雖然現在NBA已經與我們的生活不可分割,現在NBA也停賽了,但還是希望這場疫情早點過去,NBA重新繼續,然後再有就是不要把籃球該有的魅力讓商業給取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