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痛點難點 用精準服務激發企業“免疫力”

聚焦痛點難點 用精準服務激發企業“免疫力”

外賣小哥通過消毒櫃取餐

聚焦痛点难点 用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免疫力”

外賣貼上安心卡,顧客吃著更放心

聚焦痛点难点 用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免疫力”

市民在伊藤洋華堂雙楠店購物

聚焦痛点难点 用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免疫力”

從商場購物到外出就餐,從美容美髮到家政保潔……每一項服務都關係著老百姓的生活。不可否認,受疫情防控影響,更多的人不得不選擇“宅在家”,消費慾望和消費需求受到了較大的抑制。伴隨著企業的復工復產、穩產滿產按下“快進鍵”,服務業企業將面對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成都又有哪些政策措施來幫助企業化危為機,促進消費轉型升級?

當前成都正在集中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成立專班紮根基層,集中一個月時間幫助企業紓危解困。13日,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金泉、成都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歐建瓴和成都伊藤洋華堂董事長黃亞美做客《新天府會客廳》,聚焦服務業企業和行業共性問題和痛點、難點,動態解決企業生產和經營難題。

專人專門解決問題 第一時間把服務送上門

“服務專員主動上門宣傳,企業不用花費時間學習,還能更快匹配到適用的政策,讓我們心裡很是踏實。”

地鐵上日漸坐滿的位子,商場裡往來忙碌的身影……復工復產復市,迴歸的首先是生活,伴隨著服務業企業開門迎客,一句“您好,歡迎光臨”總是能讓大家倍感溫暖。日前,記者步至春熙路伊藤洋華堂的生活超市裡就看到,絡繹不絕的市民在完成測溫等步驟後依次進入採購,導購員也在細緻貼心地向顧客推薦新鮮的蔬菜瓜果食品。“事實上,在過去的近兩個月裡,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成都伊藤的所有門店都保證了營業,以確保市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公司董事長黃亞美告訴記者,眾多員工服務在一線,但鮮有人知的是,每日正常營業背後,企業到底要面對哪些挑戰。

“作為最直接面對人的服務消費場景,‘人力’成為了疫情期間的首要問題——足夠的人手才能持續穩定地提供服務,與此同時,足夠的‘人’也意味著需要充足的防疫物資供給。”在黃亞美看來,這在往日裡基本不能被稱作問題的問題卻成了在疫情初期讓她擔憂的事情,“以測溫槍為例,顧客入店採購測量體溫是必須流程,員工也同樣需要體溫測量等無異常才能到崗,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都很‘緊俏’,常規的採購渠道顯然是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的。”

其實,“憂慮”的不僅僅是黃亞美,還有成都市商務局派駐企業服務的專員吳科宇,也就是專門為企業“解決問題”的人。獲悉問題的當天,他很快和成都市商務局對接協調物資採購渠道。在第二天,70個額溫槍就被配送至成都伊藤雙楠店,並很快分配到各個營業網點。同時,吳科宇還了解到其他防疫物資的需求,由成都市商務局和成都零售商協會協調領取了600升84消毒液和300公斤次氯酸鈉,並協調購買13600只口罩。

其實,像這樣沉在服務業一線的“專員”還有很多,他們的“角色”既是政企聯絡員,也是政策宣傳員,還是企業復工指導員。“除幫助我們解決緊缺防護物資外,服務專員還全程跟蹤服務,為我們協調辦理應急物資及送貨車輛通行證、提供網上用工招聘信息,並針對復工復產工作快速給予政策及現場指導等。”黃亞美表示,他們熟悉疫情防控期間關於金融、物流等各個方面的政府幫扶與補貼政策,在專員指導下目前伊藤也已申報物流、員工防護等費用補貼,“服務專員主動上門宣傳,企業不用花費時間學習,還能更快匹配到適用的政策,也讓我們心裡很是踏實。”

面對“未來”,黃亞美的回答也是充滿信心。接受採訪時她透露出這樣的信號:成都伊藤希望在商業模式上做出更多嘗試,同時計劃在成都的夜間經濟、首店經濟等消費場景開展更多的佈局,“比如,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跨國供應鏈建設,依託集團公司的優勢,進而擴大跨境電商和進口貿易,為市民消費帶來更優質的體驗和更豐富的選擇。”

“服務”擴大覆蓋範圍 以臺賬制度動態關注每個問題

“每個專員每天都要將企業提出的問題製作為臺賬,包括問題是否解決,如果沒有解決,現階段在哪個處室運轉,動態關注每一個企業面臨的問題。”

作為零售企業,顯然成都伊藤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個例。為應對企業呈現出的共性問題,比如大多企業防疫物資都出現了短缺,市商務局專門成立了口罩工作小組,以解決復工復產企業的防疫物資為目的。“在此之前,防疫物資解決以行業協會為主,為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範圍,已改為區(市)縣服務業保障部門,在保證規上企業、限上企業的基礎上,同時解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問題。”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金泉表示,目前已實行兩個工作日快速響應機制,要求企業提出需求後,兩天內把口罩配送到所在的區(市)縣,再由其分送到各個企業。

如何降低經營成本?落實重點保供企業物流、防疫和交易佣金補貼;如何保障服務業防疫物資供應?加大服務業企業的防疫物資保供力度,口罩、消毒用品等存在缺口的企業可提前2個工作日申請;產品服務銷路不暢?支持“成都造”產品拓展國際市場,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分類別、按不同比例給予支持……值得關注的是,市商務局等12個部門日前聯合發佈《成都市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服務業復工復產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30條措施從加快服務業復工復產復市、推動產銷對接支持工農業滿產穩產等6個方面出發,並明確提出要加大服務業企業的防疫物資保供力度,同時要用實打實的資金費用補貼,鼓勵開展多種形態的消費服務,提供豐富的消費產品選擇。

“我們組織抽調幹部學習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專項行動的有關要求,進行有關規程、有關工作指南培訓,目的就是讓他們儘快到一線,深入企業、沉到基層,幫助企業解決具體的困難問題。”張金泉表示,已派駐45位專員,負責聯繫73家企業,以加快企業,尤其是服務業重點企業和規上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的步伐。“除此之外,依託行業協會,已對社會覆蓋面較廣,從業者眾多、企業數量較大,涉及市民生活需要的服務業領域組成行業專班,系統掌握行業內在復工復產、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上的各種問題,提出建議並給予應對措施,統籌推進行業發展。”

對於復工復產的企業而言,無論是解決問題還是服務到位,高效是企業所期待的。“每個專員每天都要將企業提出的問題製作為臺賬,包括問題是否解決,如果沒有解決,現階段在哪個處室運轉,動態關注每一個企業面臨的問題。”張金泉表示,專員“派駐”在企業就是為了“解難題”,自然會堅持服務專員蹲點,及時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現場難以解決的個性問題,及時報告所在區(市)縣指揮部協調解決;共性問題及時報告服務專班,協調部門解決問題;部門難以解決的問題報領導專班協調解決。“我們堅持每日一報每日一處理,以確保工作高效且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

在危機中找新商機 助力實體零售業快速實現線上銷售

“成都就已有43家購物中心(街區)、大型百貨推出線上業務,當前轉戰線上更是成為各大商業綜合體和供應商尋求數據增長的‘突破口’。”

在成都,營業的超市和購物中心,除了保證這座超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需求之外,也在積極思考,如何在這場疫情危機中,尋找到新的商機。事實上,在記者走訪各大綜合體時發現,受疫情防控的影響,線下“流量”驟減,人們外出購物時間頻率大幅下降,人流的銳減將使得傳統零售企業遭受較大的衝擊。

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成都零售企業的復工率達到80%。“消費需求降低,消費信心下降,導致一些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成都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歐建瓴表示,從中長期看影響是不大的,疫情之後,隨著消費信心的恢復市場還會出現一波消費熱潮,特別是將刺激很多的企業加速發展線上業務,帶動新零售佈局。“這早在疫情初期已然初見端倪,根據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月13日,成都就已有43家購物中心(街區)、大型百貨推出線上業務,當前轉戰線上更是成為各大商業綜合體和供應商尋求數據增長的‘突破口’。”

網上下單、無接觸配送、視頻直播帶貨……疫情倒逼之下使得企業紛紛轉至“線上”發展,積極適應消費方式的轉變。“我們還將和市商務局一起,聯動成都各零售企業共同打造‘成都雲逛街 一起快樂購’活動,通過一鍵打通各企業線上購物商城、短視頻、直播的購物方式,幫助實體零售業快速實現線上銷售。”歐建瓴透露,同時將開展線上銷售技巧和技術的培訓,精準幫助企業提升線上銷售的技能,並會策劃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活動,繼續發展推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公園商業、假日經濟,以提振消費信心。

毋庸置疑,提振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直接的途徑,眼下國內不少省市已然相繼發佈消費促進政策,視線移至成都,疫情之下又如何保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蹄疾步穩?“儘管受到疫情短暫的影響和衝擊,但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既定目標不會動搖,也不會改變。”張金泉透露,今年將重點抓好打造高能級地標性商業載體、發展新型消費方式、全面推開各類消費活動、主動“走出去”以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機會清單及時發佈5個方面工作。“專班專員專項行動的核心就是要讓大家下沉到企業一線,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和困難,提振我們企業復工復產信心,增強他們復工復產的能力,保障服務業安全有序、加快提能,我們要把好的做法、經驗精準固化、制度化,未來將更有效保證成都商業的正常運行,提升城市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本報記者 孟浩 攝影 張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