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聚酯需求 年度增長或“挖坑”

(發佈日期:2020年3月16日)


疫情衝擊聚酯需求 年度增長或“挖坑”

週日,美聯儲例會前意外將利率降至零附近,並啟動第四次量化寬鬆政策(QE4),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同時還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利率下調125BP,以保護經濟不受疫情的影響。

消息公佈後,全球金融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行動並不買帳,反而引發了全球資產的進一步恐慌,稍早時間開盤的美國股指期貨跌幅超過4%,WTI原油價格再度跌破30美金,澳大利亞股市也直接低開7%。從金融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反應看,市場看到的不是聯儲降息帶來的流動性寬鬆,反而是降息背後所透入的目前包括疫情及經濟在內事態的嚴重性。

聚酯產業鏈看,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市場焦點處於需求端和成本端的相互切換當中。國內疫情爆發時期,市場焦點關注下游復工推遲,國內消費停滯所帶來的聚酯需求端的損失,但自從3月6日OPEC+談崩,原油暴跌30%至30美元附近之後,聚酯市場短期的焦點再次迴歸到成本端,紛紛與2016年原油暴跌後的價格對比。

不過對於油價走勢,我們認為短期來講,OPEC不回談判桌的前提下,30美金或許就是短期合理水平,無需過多關注,當然中長期看,油價大概率會回到主流資源和頁岩油的完全成本中樞50-60美金/桶。而隨著海外疫情不斷升溫,市場焦點會重新迴歸到需求端損失的評估。


對此我們對需求端的觀點有以下幾點。


1、此次新冠肺炎引發的危機對消費的衝擊遠超非典時期,內外需都有很大的影響,分時段來講應該是一季度影響國內的終端消費,二季度影響國外的終端消費。


2、對一季度織造訂單來說,一方面原本1-2月份國內坯布內銷市場也是正常休市的,另一方面外貿訂單不少也是年前已經預定的,所以一季度訂單總量來說短期影響並未明顯體現。但我們調研發現目前下游訂單後勁不足,一季度國內終端消費的停滯,疊加海外疫情的快速擴散,我們對二季度織造訂單存在同比明顯下降的擔憂,旺季大概率落空。當下已經有部分織造客戶反應海外重點疫情國家的外貿訂單明顯縮水,隨著後期疫情的擴散,這種現象預計會加劇。而國內一季度因為服裝和家紡銷售不好,後期拖累二季度織造訂單量。


3、站在當下,隨著下游開機率的回升,剛需正在恢復正常,此外絕對價格處於歷史低位的情況下,下游對上游聚酯利潤的容忍度也有所提高,所以後期但凡聚酯廠有一定力度的促銷,產銷都有可能出現短暫的脈衝式產銷。我們判斷聚酯工廠的庫存頂點差不多已經出來了,但去庫存還是漫漫長路。


4、3月上半月負荷基本負荷預期走勢,之前估計月中的時候負荷能到80,現在也差不多,但下半月開始負荷提升的速度就會減緩了,我們認為到月底負荷也就上個86-87,因此3月份聚酯負荷我們微調至79-80,,二季度負荷不敢樂觀,4月份月均大概率在90以下。


疫情衝擊聚酯需求 年度增長或“挖坑”

圖、歷年聚酯產量增速


5、對於全年聚酯增速來說,我們不排除出現零增長的情況,甚至也不排除出現類似2008年那樣需求挖坑的局面(2008年聚酯產量增速-1.6%)。


全年來看,年前原本預計聚酯產量增幅280萬噸,增速在5.6%,但一季度實際已經比預期損失減少了150萬噸,即便後面三個季度產量維持預期,全年增速也得下滑到2.6%。但事實上海外疫情的爆發,對後期尤其是海外的需求必定也會明顯縮水,海外需求損失將導致聚酯產量增速還需要繼續下修。當然,絕對低價格的情況下,原生替代再生能彌補一部分需求,但是在終端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下,再生需求同樣如此,原生替代再生的彌補量預計增長也有限。


【風險提示】本報告中的所有觀點僅代表華瑞信息分析師個人看法,不代表華瑞信息的觀點,不作為直接投資依據。若據此入市,應注意風險,分析師及華瑞信息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損失和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