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聯儲七種武器也擋不住市場自我應驗的惡性循環

美聯儲的“七種武器”

之前在《美聯儲面對的兩個問題以及可能的答案》中已預期“因恐慌造成的市場預期繼續發散,市場波動率進一步上升,美聯儲恐怕都不能等到3月18日,就再次緊急採取行動了”,並羅列出美聯儲政策工具箱中四大類12項工具,其中 “除了負利率、購買公司債和股票之外的9項工具,美聯儲均可隨時動用”。

果不其然,今早美聯儲一口氣同時拿出了七種武器,隨後鮑威爾宣佈此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臨時會議取代原定於當地時間3月18日至19日舉行的議息會議,言外之意,美聯儲是提前召開了會議。

按照這次美聯儲同時公佈的三份聲明,美聯儲已把能動用的工具近乎一次性全部拿了出來:

①下調聯邦基金利率100個基點至0%-0.25%。即重返零利率下限的政策環境。

②啟動70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5000億美元國債、2000億美元MBS)。即重啟QE。

③下調貼現窗口中的一級信貸利率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貼現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借款人可以每天提前還款並可續借。即對銀行無限量提供沒有罰息性質的再貸款流動性補充。

④給銀行提供日間信貸支持。即准許銀行日內透支。

⑤鼓勵銀行使用期資本及流動性緩衝。即大幅降監管成本。

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至0%。即取消存款準備金要求。

⑦與加、英、日、歐洲和瑞士五家央行採取協調行動,通過長期的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來增加流動性;並下調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利率25個基點至0.5%,除目前提供的1週期限的操作外,還每週提供84天期限的美元流動性。即給美國之外的地區提供流動性支持。

市場已陷入“自我應驗”的惡性循環

除了大幅降息、重啟QE以及六大行再次聯手等早在市場預期之內,其餘政策措施也一併出臺,還是超出市場預期的,但隨後美國股指期貨再次熔斷的現實,表明市場已經到了極度恐慌的地步。或許市場更看重的是美聯儲在其最新“FOMC聲明”中的三個措辭

首先,在“聲明”的文首,美聯儲就指出“冠狀病毒的爆發損害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社區並破壞了經濟活動。全球財務狀況也受到嚴重影響。現有的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已步入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顯然與市場情緒一致,美聯儲已承認了危機已經發生,而且經濟衰退的概率很大。

其次,美聯儲在“聲明”中強調了“最近,能源部門受到壓力。”實際上,在這次美股以史上最快速度就陷入技術性熊市的過程中,能源部門因“石油戰”而面臨的危機,無疑就是壓垮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如在疊加即將來臨的經濟衰退,能源部門的股票和債券價格更難有起色,並對金融市場持續產生負面衝擊。

第三,美聯儲宣稱“準備使用其全部工具來支持信貸向家庭和企業,進而促進其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可見美聯儲的判斷也是,與2008年危機不同,這一次美國經濟的問題發生在企業和家庭部門。

另外,讓市場不安的,可能還包括市場懷疑美聯儲已得到更壞的消息。因此為,今早美聯儲拿出的“七種武器”中的③④⑤⑥⑦核心就解決一個問題——保證金融體系流動性不出現問題。此前,美聯儲剛剛承諾,將通過公開市場回購操作,向市場注入5.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而今早不僅承諾以市場價格給銀行持續提供貼現貸款(之前貼現貸款的利率要高於市場利率水平),同時還放鬆了資本監管要求、取消銀行上繳的存款準備金,並通過其他五大行向其他非美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可見當前美聯儲最擔心的事,就是“雷曼時刻”再現,所以把能夠提供流動性的工具一次性全部拿了出來。但這樣一來,反而讓市場起了“猜疑心”,懷疑美聯儲可能是因為已看到了某些機構即將成為新“雷曼兄弟”,才會採取如此大的動作。

綜上,可見市場已經完全陷入“自我應驗”惡性循環。自我應驗預言是美國社會學家莫頓1965年在其《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一書中提出的,是指一種能夠喚起新的行為的預言,並且該行為使得本來錯誤的概念變成了正確。目前,市場把所有消息都理解成“壞消息”,並按照自己的理解調整行為,已經是典型的預期發散下的“自我應驗”。

美聯儲的考慮——“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

對於美聯儲今早的舉措,特朗普給予難得的好評,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非常高興,華爾街也有很多人非常高興!這讓我們終於與其他國家一樣了!”不由得讓人懷疑,在“白宮”壓力下,鮑威爾可能又一次就範。

實際上,就目前公開的信息而言,本次美股暴跌以來,鮑威爾並未與國會溝通(此前美聯儲官網信息稱,與歷任主席相比,鮑威爾是與國會溝通最頻繁的主席),而是選擇一次性拿出《聯邦儲備法》授權內的所有工具,同時針對華爾街呼籲超出美聯儲授權範圍的直接購買公司債、股票的政策建議,以及特朗普要求實施“負利率”喊話,鮑威爾至今給出的答覆是

“NO”

美聯儲之所以如此選擇,應與本次危機和即將來臨的衰退原因有關。

本次疫情直接衝擊到美國和全球企業和居民,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居民的消費,對此美聯儲直接干預的手段並不多。雖然美聯儲這次拿出如此多工具來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並引導銀行向企業和居民提供融資,但美國的商業銀行是否聽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意圖是否能順利傳導出去……

面對如此多聯儲無能為力的問題,鮑威爾選擇提前把分內之事做好,一方面是期望這樣可能將有限的政策效力集中釋放,來盡力扭轉市場預期;另一方面,也把進一步干預經濟的皮球,踢還給白宮和財政部。而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正是時任美國財長的保爾森在國會山的“下跪”,才有了後來的經濟刺激計劃和美聯儲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這一次呢?或許還是“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吧!

附:美聯儲的四大類12項工具

美聯儲可動用及被市場討論的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工具、資產負債表工具、前瞻性指引和其他四大類12項:

第一類 利率工具

(1)降息。目前正在使用的,但空間只有100個基點。

(2)負利率政策。雖然美聯儲在此工具的使用上沒有任何法律限制,但鑑於歐日已經實施負利率的效果而言,截至目前美聯儲內部對於負利率政策一致反對。

第二類 資產那負債表工具

(3)回購業務。目前正在使用。自去年9月美元錢慌之後,美聯儲已經開始通過回購給商業銀行輸送流動性。

(4)購買國債。目前正在使用。

(5)購買聯邦機構債務和機構抵押支持證券,以及由聯邦政府擔保的任何債務。目前正在使用。

(6)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目前正在使用

(7)購買商業票據。2010年5月之後暫停。《聯邦儲備法》規定美聯儲可以購買期限最長為90天的商業票據。

(8)購買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債券。《聯邦儲備法》規定美聯儲可以購買期限最長為6個月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債券。

(9)購買公司債。《聯邦儲備法》禁止,解禁需國會批准。

(10)購買股票。《聯邦儲備法》禁止,解禁需國會批准。

第三類 前瞻性指引

(11)通過利率點陣圖、經濟前景預測、觸發政策調整的經濟條件(通常用就業和物價指標來註明),以及美聯儲官員的講話等方式,美聯儲來引導市場預期。

第四類 其他工具

(12)與其他國家央行之間進行美元流動性互換。針對本次疫情,3月3日 G7財長及央行行長聲明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G7集團已經準備在必要的時刻採取所有適當的政策工具防止經濟下行。”

上述12項是按照政策工具本身來劃分的,而如果從貨幣政策作為總需求管理手段來看,美聯儲所有的政策工具則是通過影響經濟運行中的居民、政府、銀行、企業和非美地區的資產負債表,來實現對本國總需求的管理和對全球總需求的影響。目前除了負利率、購買公司債和股票之外的9項工具,美聯儲均可隨時動用。

——參見《美聯儲面對的兩個問題以及可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