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從醫23年急診女護士:感染新冠後四次“心律失常”,幾度哽咽

從醫23年的肖文(化名)是武漢市漢陽醫院120急救部的一名護士,她於工作期間感染新冠病毒,並於2月1日入院治療,後於3月11日康復出院。

1月18日,與往常一樣,肖護士跟隨120救護車,將接診的車禍的患者送入醫院的急診科。不同的是,這一天醫院裡突然湧入大量的發熱患者,每個人都佩戴著帽子和口罩,在急診大廳裡排起了長隊。她在接診時雖然佩戴了隔離手套和醫用口罩,但由於在車禍現場和急診科都與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隱患。

結束了48小時的車禍接診工作,1月20日晚上她回到家中,開始出現畏寒乏力的症狀,體溫也攀升至37.5度。那時武漢的疫情尚不明朗,她以為自己僅是普通的感冒,因此服用了奧司他韋和阿莫西林來抵抗流感。

22日-23日的她並沒有出現身體不適,眼見著醫院那邊的接診量卻與日俱增,為了減輕其他同事的負擔,24日早上她回到醫院繼續正常上班,負責120急診的救護工作,並在這一過程中接診了幾位重病患者。然而25日的她又一次出現身體乏力,此後的一個周裡持續低熱盜汗,在31日甚至出現了較嚴重的咳喘。她意識到自己的症狀正在加重,於是決定到醫院做檢查。

那時新冠肺炎的疫情正處於爆發期,整個武漢已經封城,她只好拖著虛弱的身體步行40分鐘到離家較近醫院做檢查。在臨床診斷後,她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我拿到自己的臨床診斷片子的時候直接懵了,完全沒有想到。”她看到自己的肺部有著很大的磨玻璃跡象,根據多年的從醫經驗判斷,這是非常典型的感染跡象。由於家裡人都住在天門,肖護士自己一人住在武昌,每次視頻聊天都會盡力把病情瞞著他們,只對其說自己想休息休息,但在看到片子後,她決定把實情告訴了他們。家裡人很擔心她,但是由於相隔兩地也無能為力,只能通過每天視頻聊天陪伴在她身邊。

住院期間,她幾乎每天都需要吸氧,時常還會出現心慌胸悶、乏力等症狀,體力較之前也差了很多:“一兩個小時不吸氧,就會胸悶、乏力,稍微走快一點身體就會不舒服,甚至連洗衣服都承受不了”。此外,她坦言自己的感染對心臟的損傷很大,病情最嚴重的時候,醫院甚至四次通知她“心律失常”,並且肝功能、血糖都出現了異常情況。她回憶起這些仍然心有餘悸,幸運的是,上述症狀在治療後期都有所好轉。

3月10日是隔離的最後一天,她的朋友和同事紛紛發來鼓勵的話語,讓她感到暖心。回到家後,鄰居和社區的志願者也紛紛送來新鮮的海鮮和蔬菜,她把做菜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並與朋友們分享。目前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早日返崗。說到這裡,她哽咽了。“他們等我太長時間了。”她回想起那些一直堅持在一線的急診科同事,她的戰友們,心裡有些內疚。她想早點回到一線幫他們分擔一點,也想對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說一聲,辛苦了。

(為保護受資助者隱私,肖文系化名)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1月26日開始,字節跳動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全面啟動。目前,捐贈金額增至4.05億元。

截至3月16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為五十批2334名(共2336人次)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資助。其中2306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務人員,每人獲資助10萬元;28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殉職的一線醫務人員,每個家庭獲資助100萬元。肖文是第三十三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申請方式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武漢從醫23年急診女護士:感染新冠後四次“心律失常”,幾度哽咽

基金介紹

往期資助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