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

国际公认的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罗杰·菲德勒曾有过这样一个论断——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此处“越来越多”的着眼点可看作是聚焦于技术形态和传播路径这一层面,可见传播环境是一个不断衍生、持续发展的动态媒介生态传播圈层。曾经在大众传播时代占据主流引导地位的传统媒体每况愈下,取而代之的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主角的新兴智能化媒体。

「前沿」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

一、从众媒走向智媒的时代跨越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认为媒介为人所创造、为人所选择,并提出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媒介形态的演进之路是叠加式向前动态发展,而非静态替代。

2015年在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上,“众媒时代”作为核心概念被提出,意味着我们将彻底进入一个内容被裹挟进技术的时代。“媒介是人的延伸”,多年前麦克卢汉的这一论断,已经在众媒时代不断得到印证。如果说大众传媒时代人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实现了延伸,那么随着网络科技的成熟,媒介所实现的不仅仅是人的延伸,更是实现了在延伸基础之上的“连接一切”。叫等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不同情感的互联网用户以机器作为平台连接起来,实现社会系统中最为广泛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呈现出当下欣欣向荣的“地球村”景观。

「前沿」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

2015年腾讯财经刊登了国内首篇由机器人撰写的新闻稿件,掀起了国内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的浪潮。2016年可谓是人工智能爆发的一年,AR和VR新闻报道、机器写作、聊天机器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令人眼花缭乱,有学者将这一年称作为“智媒元年”。2017年底,新华社“媒体大脑”的落地引起注目,这是智能化媒体发展的战略性一步,也更加意味着“智媒时代”的到来。

所谓智媒,即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的能够自我学习的媒体形态,它是科学技术和媒体相加的产物。新的“人的延伸”——人工智能技术在以社会化媒体为中心的基础之上伸出了多个触角,将人体各项感官和知觉最大程度地延伸和连接,最终将实现人类社会“万物皆媒”“人机合一”的壮观景象。

二、纸媒生存危机

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1983年创刊的国际文摘类周报《上海译报》宣布停刊。伴随着近些年来的休刊停刊风潮,国内多家纸媒迎来了“告别时刻”。以迅猛之势席卷新闻业的智能化浪潮进一步压榨了纸媒的生存空间,也为纸媒发展之路设立了更多关卡。

危则思变,面对“纸媒寒冬”,多数传统媒体都实施了报业转型战略。试水多年,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仍然还是不断地有媒体成为转型之路上的牺牲品,这也暴露了传统纸媒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内容不足,市场萎缩。广告收入断崖式骤降和经营成本的提高,出于“自救心切”,纸媒多数以“求生存”为目的,这就导致转型过程中有些乱了阵脚,主要以经营为中心,内容生产受到忽视。各大传统纸媒为了克服单向传播的劣势,纷纷开通“两微一端”,虽然增强了与受众间的互动,但数字平台上的内容依旧严重依赖母体,数字媒体并没有完成超越纸质媒体的内容创新,同质化竞争惨烈,在本就萎缩的市场空间里更加举步维艰。

「前沿」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

思维陈旧,缺乏特色。传统纸媒的转型之路历经多年,似乎有所成就,但是也不难发现,似乎真正盈利的纸媒少之又少,典型现象是纸媒数字化平台与“智媒时代”的脱节。多数纸媒都在努力地借用移动客户端等数字化平台进行自我展示,而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消费模式中注重的是“体验感”,平面互动在用户参与性和个性化服务上还是有相当大的欠缺。

三、智媒时代的纸媒“新生”

(一) 内容至上:打造品牌特色

关于“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争论持续已久,这二者作为纸媒的核心

任务,从现状来看,纸媒的渠道优势已然失去,如果内容优势再丢失,那么“入土为安”的命运几乎已成定局。纸媒必须清醒意识到,在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优质内容才是安身立命的王牌。

机器人写作机器人写作是人工智能运用到新闻生产中的典型案例。目前已有多家媒体采用机器人编写的自动化新闻,继2015年腾讯推出的机器人写手“Dreamwriter”之后,新华社迅速推出“快笔小新”,以及《人民日报》研发的机器人“Xiaomingbot"。尤其是在突发性事件中,自动化新闻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时效性和信息准确性。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全球第一条关于此次地震的速报,由机器人仅用25秒自动编写,机器人写稿再次震惊了新闻界。

「前沿」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前沿」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

智能化、移动化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2017年部分传统纸媒也在与技术融合这条道路上不断摸索并取得一定成绩。《钱江晚报》作为首家引入微软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技术的纸质媒体,实现了技术驱动创新,可谓是走在纸媒前列。《钱江晚报》的新闻客户端“浙江24小时”是目前浙江新闻更新最快速的平台,该平台将人工智能应用得颇具借鉴性。其中开设了《钱江晚报》与微软公司合作的机器人“小冰”主页,“小冰”具有数据搜索和算法整合功能,主要聚焦社会话题,进行简单的图片+数据展示,对用户进行推送,成为了《钱江晚报》独家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性化内容定制Blossomblot是纽约时报研发的新闻机器人,其后端融合复杂的算法,形成较为先进的机器学习能力,负责进行数据分析和热点预测,当前主要应用于Facebook和Twitter社交媒体平台,Blossom能够对社交平台海量信息的数据分析和整合,对能够引起社交推广效应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而帮助编辑筛选适合推送的文章和

图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内容定制几乎已成业界共识,利用智能算法对热点事件点击率追踪分析、用户个人阅读习惯形成记忆,从而得出用户喜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内容定制和精准推送。此外,还可进行与用户的智能互动,进行用户细分,达到“千人千面”的传播效果。

机器人写作和个性化内容定制,这些传统纸媒在内容生产上采用的自我救赎措施,为业界做了很好的示范,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是纸媒自始至终成功之道,传统纸媒可以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对数据准确性和信息时效性要求高的速报、短讯等采用自动化写稿,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中,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不仅仅弥补了机器人写作的缺憾,也能满足受众的高品质内容需求,打造纸媒特色和品牌性。

(二)场景为王:智媒时代的新生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移动互联手段的完美联姻,各大媒体纷纷摇旗呐喊“得场景者得天下”。且不论这类说辞是否夸大,但从本质上来说人是移动的动物,日常辗转于各类“场景”之中。互联网发展到web3.0时代,必然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意义的传播机制,场景时代的到来,这对传统纸媒来说是个迎头赶上的大好机会。

在新媒体浪潮的拍打之下,作为美国传统严肃大报的《纽约时报》也受到了巨大冲击。然而它并未就此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探索。比如在VR技术的尝试上,《纽约时报》可以称得上是行业前锋。2015年,《纽约时报》推出自己的VR频道,为VR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曾推出一系列VR纪录片。不仅如此《纽约时报》还为每一位订阅了纽约时报的用户配送了一个虚拟现实头套,为纸媒和数字媒体的完美融合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AR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消除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也为传统纸媒搭上技术的快车快速前进提供了契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腾讯公司在《深圳晚报》头版投放了一整版的广告,用户只需要打开手机摄像头对准报纸界面扫一扫,便会在手机屏幕上出现与奥运相关的场景,同时还会跳出来一只手持火炬的企鹅,如果用户间相互扫码还会出现屏幕上企鹅的跳转,寓意奥运火炬的传递。这是国内AR技术与传统纸媒的典型融合案例,彻底打通了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属性和传统纸媒的权威性之间的通道。经过两年的发展,今年的两会各大媒体充分利用VR和AR技术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展示了会场情况,极大地丰富了用户体验。

AR与VR技术与纸媒的完美融合,使纸质媒体在呈现新闻时克服呆板形象,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新闻展示和解读。而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够消除互联网平台所带来的不信任感,享受纸媒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将阅读报纸这一行为变成全方位的视听体验,既优化了传播效果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场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互联网思维,而是要用“场景”思维认真审视自己,所谓的转型不能再只是走个形式而已,需要真正落实以“升维”的姿态积极应战。许多国内外传统纸媒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值得学习和借鉴,当然不能一味模仿,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打造。

结语

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改变着时代,也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当这些技术轰炸式地来临时,纸媒与新媒体实际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相对而言,传统纸媒具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悠久的历史沉淀,深厚夯实的内容基础,如果能够完成技术与思想的完美对接,那么智媒时代纸媒之物质载体—“纸”可能消,但本质属性—“媒”必不会亡。曾经,电视的出现让不少人预言“电影将死”,然而电影起死回生。“纸媒危机”在每个新兴媒体诞生之时都会卷土重来,但至今纸媒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不论时代如何更迭,只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纸媒也能重获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