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耀:社區“疫”線的“勤務兵”

記者 封康康

“您好,家裡有外地回來的人嗎?”“今天體溫多少度?”“疫情還沒結束,大家不要在這裡聚集。”入戶排查、測量體溫、勸導居民,從1月26日開始,華池縣北關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旭耀就一直在社區防控一線忙碌,成了社區戰“疫”的“勤務兵”。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區人口摸排登記就成了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工作,然而北關社區只有10名工作人員,轄區居民有3165戶8458人,並且樓棟分散,上門排查登記的工作量十分大。郭旭耀和同事們起早貪黑,挨家挨戶上門登記,摸排的進度還是很慢。為此,郭旭耀向柔遠鎮請求支援,積極動員轄區的黨員、幹部、物業管理、門衛等,聯合轄區所有部門黨組織把8個居民小區劃分成3個大片區,建立了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責任圖”,實行“社區管片區、片區管單位,單位管小區、管樓棟”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由社區領導負責,社區幹部及黨員參與,帶領網格員深入小區、樓棟、院落,通過電話、微信、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宣傳、排查疫情,共摸排出返鄉人員395名,對12名湖北返鄉人員全部完成隔離觀察。

東苑小區是北關社區轄內最大的居民小區,且沒有物業管理,疫情防控漏洞很多。郭旭耀積極與縣房管局聯繫,在東苑小區黨員、居民中招募了20餘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將志願者分成4個小組(公共場所消毒組、打掃環境衛生組、垃圾清理組、宣傳組),對小區進行全面防控。

“咱們這兒不要緊,不用那麼麻煩。”疫情初期,很多群眾抱著僥倖心理,外出不帶口罩,還扎堆聊天。為此,郭旭耀經常到各小區巡查,勸導群眾,疏散人群。“我們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房門,更是他們的心門,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傳遞到他們心裡,居民才會安心,才能更好地配合社區工作。”郭旭耀說。

一次巡查中,郭旭耀發現轄區的東苑第二小區居民在小區裡亂堆亂放雜物,還違規建了一個旱廁,環境衛生隱患大。郭旭耀立即聯合派出所民警、物業,在居民志願者的配合下,清理該小區垃圾雜物約1.5噸,並對14棟居民樓樓道等公共場所進行了全面消毒。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口罩、消毒液、體溫測量儀等防控物資不足。北關社區管理8個居民小區、40個獨棟樓,設有46個監測點。郭旭耀積極向上級爭取消毒液、體溫計等防控物資,第一時間送到各監測點。在巡迴檢查中發現問題和困難後,他及時上報解決,解除值班人員的後顧之憂。同時,郭旭耀以身作則節省使用口罩,還積極聯繫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盡最大力量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的物資供應。

疫情不結束,防控不能松。這兩天,在各小區、居民樓,時常看到郭旭耀忙碌的身影。“我在社區工作已經10年了,這裡就是我的家,我對居民、對小區裡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就想保護好大家,所以做再多也不覺得累。”郭旭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