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投降不可取 群體免疫是偽命題 訪復旦流行病學專家姜慶五

作者 吳苡婷 首發於科技會客廳

3月13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接受英媒採訪時表示,目前採取的政策中,包括需要約60%英國人感染輕症新冠肺炎,來獲得群體免疫,從而達到保護全體英國人的目的。該採訪新聞一經刊發引起國際社會一片譁然。


主動投降不可取 群體免疫是偽命題  訪復旦流行病學專家姜慶五

英國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群體免疫最後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記者採訪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原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顧問姜慶五教授。

英國具有天然的防控優勢

在近期的防控新冠病毒的戰役中,中國發揮體制的優越性,在黨和政府強有力的舉措下,中國已經成功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在姜慶五看來,英國同樣有著很好的防控優勢:首先,在11個高收入國家醫療體系排名中,英國位居第一,儘管面臨就診等候時間長等一系列的問題,英國在醫療安全、醫保費用和服務效率上均獲得國民的較好的好評,老百姓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的待遇,人人都可以看得起病,還有很多私營醫療體系可以進行支撐和補充,富裕人群可以去那裡就診。其次,英國屬於島國,本土不列顛群島沒有邊境線,相比意大利漫長的國境線,英國的防控更加具有優越性,可以很好地阻擋染病人群的入境。

姜慶五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西方民主體系鬆散無能,這也是不客觀的。像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有很成熟的法律體系,有專門的緊急狀態法,這個法律可以由政府首腦在國家危急情況下啟動,一旦啟動,政府的行為就不會受到法律與議會的束縛,政府可以直接採取大量的強制措施,政府調用資源與社會動員能力就會空前強大。

對於英國目前的做法,姜慶五表示非常疑惑,“是不是他們抱著僥倖心理,但是更可能的是他們似乎精準地測算過,在完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生命是有價格的,抗疫的投入需要的資源是巨大,投入會遠遠大於收益。”

不抗爭的結果會很慘烈

對於英國提出的本土會有60%的人會傳染新冠病毒的說法,姜慶五覺得有點高,“因為目前觀察到類似鑽石公主號這種封閉式的郵輪的傳染數據看,傳染率並沒有那麼高,2666名遊客中最終確診的是712人,人群感染率大約是27%。從各國數據看,病死率約在2%-3%。”如果按此比例計算,如果流行持續下去,英國公民要付出一定數量的死亡代價,現代社會不允許政府這樣被動地去進行管理。

“新冠這樣的傳染病完全可以通過傳染源的控制和積極治療控制疫情,任何流行地區都有巨大的努力工作的空間存在,可以通過積極防控換取有效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時間。打著‘群體免疫’的招牌,直接放棄隔離和治療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沒有任何理由放棄採取措施避免健康人感染,也沒有任何理由直接放棄救治病人,特別是老年重症患者,這是違揹人道主義原則的。”姜慶五說,令他覺得奇怪的是包括英國人在內的歐美人非常排斥配戴口罩,這是有效的與經濟的防控手段,戴口罩可以阻止感染者將病原的外洩,而健康人戴口罩則是保護自己,不能因為中國人戴口罩,有對立情緒,就用自己的命來賭氣,自己不戴也不允許別人佩戴。新冠爆發的結果很會慘烈,死亡人數會大幅度提升。我們要儘可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阻止感染與死亡的發生。

對於英國未來的疫情防控,姜慶五並不悲觀,“政府拋出這樣的話語,並不代表英國民眾會接受,也不代表英國政府不會改變措施,沒有一個人會願意被政府無情拋棄,英國公民有很高的科學水準,最後會有強大的社會力量逼迫政府有所作為,英國最後很可能會像意大利投入積極防控中去。隨著疫情的發展,科學家與政府都有可能改變自己的理念與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