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在蓉落地10年助力“降本提效” 支持“新基建”今年還有大突破

新冠疫情影響中,京東物流發起“抗疫情、保民生”行動,通過倉、運、配全面協同,已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超過1.5萬噸,獲得消費者發自內心的讚譽。國家郵政局發佈《2020年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指出,2月份京東物流等企業在疫情期間一直保持正常運營,在特殊情況下實現了整體服務不斷網、時效有保證,快遞從業人員不懼危險,為百姓美好生活提供有力守護,贏得了消費者的普遍支持與尊重。

據瞭解,到本週三(3月18日)京東落戶成都剛好十年,這十年來京東在成都的人力物力方面不斷投入重金建設,兩座領先的“亞洲一號”建成投入運營、智能供應鏈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表現出色。京東方面表示,未來京東成都還將打造新一代基礎設施,加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應用佈局,促進成都乃至四川經濟發展“降本提效”。

京東“新基建”抗擊疫情大顯身手

  在時間就是生命的抗疫前線,京東物流和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憑藉出色的速度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搶下了一個又一個戰果,作為一家民企,京東傑出的貢獻令消費者和多個政府部門連連點贊,乃至鍾南山院士親自為京東書寫題詞以表讚揚。

  疫情之下,京東何以脫穎而出?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其中最核心困難其實是來自於物流供應鏈。具體體現為居民囤貨,暫時性、區域性供應短缺、平臺型電商停擺、製造業原料短缺、農產品滯銷等,”要買的買不到,要賣的賣不了”。

整體來看,傳統物流基礎設施及供應鏈不足的問題在疫情時期下空前凸顯,疫情爆發後,京東第一時間迅速投入,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接入68個省市級政府和國家級協會的官網,服務全國超過15000個客戶,由平臺提供的物資總量超過6.6億件,包含應急藥品超4億盒、應急口罩1.5億個,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2.2億件、超過29萬噸的米麵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可以說,京東長久以來對物流供應鏈基等礎設施的深耕,令京東"金子早晚發光"。

據瞭解,目前國家倡導新基建,京東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充分發揮自身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高效的基礎設施能力,使得物流已經不是單純的運輸,而是新興的智慧物流。結合科技,結合互聯網,人工智能,無人機技術,智慧物流實際上有更大的需求和提升空間。


京東在蓉落地10年助力“降本提效” 支持“新基建”今年還有大突破

可以說,疫情期間,以京東為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企業,充分展示了以智能供應鏈為代表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特色。京東之所以能做到"一鳴驚人",是因為京東數字化供應鏈和物流能力的深厚"內功",充分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技術引領、大平臺架構、高速應變能力、效率出色等特點盡顯無疑。

在蓉技術團隊強 大力支持新基建

京東智能供應鏈首席科學家申作軍教授說,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供應鏈水平成為影響各國產業和企業在全球範圍緊密協作與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全球都在加速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整合,並已經發展到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能供應鏈新階段,帶來供應鏈協同效率的大幅提高和供應鏈成本的顯著降低。據專業諮詢機構評估,智能供應鏈整體能夠推動企業收入增長10%,採購成本下降20%,供應鏈成本降低50%"

而京東智能供應鏈,包括物流供應鏈將不斷向社會開放,支持到傳統企業中去。注意到成都市將大力發展新基建等領域,京東將一如既往支持和大力推進,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


京東在蓉落地10年助力“降本提效” 支持“新基建”今年還有大突破

京東亞洲一號

據記者瞭解,京東除了目前已經在成都部署多個新基建應用項目,比如正在推進5G+智能配送、智能物流、京東智能雲賦能傳統行業等,甚至在成都還建設了京東智能城市成都研究院、京東智能雲人工智能團隊等先進研發機構。業內人士分析,智能物流代表“亞洲一號”的啟用將對該區電商物流的發展或形成集聚效應,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進一步帶動成都市的製造業又好又快發展,推動地方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同時“新基建”項目不斷推進還將促進以成都為核心的四川省新一代基礎設施的發展,促進四川經濟發展“降本提效”。

成都日報記者 吳紀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