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許東、任旺、孫躍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潘振貴近照。

在武警廣西總隊貴港支隊,筆者見到了特戰隊員潘振貴。他個子不高、五官稜角鮮明,披掛著三等功綬帶,腰桿特別直。與他交談,話不多,聲音洪亮,且多是直奔主題,活脫脫就是大家給他起的一個外號——“老特戰”!

為啥叫“老特戰”?首先還是因為潘振貴當特戰隊員有一定年頭了。當兵7年,他就在特戰隊裡待了7年。而這就意味著,他的從軍之路,從一開始就更難、更有挑戰性。可潘振貴說,自己從當兵那天起,心裡就“不踏實”。為啥?素質不夠,當特戰隊員有點兒懸!

照片裡這個稚嫩的面孔,就是潘振貴7年前的照片。

彼時的潘振貴,是一名年輕的民兵。那時他也參加訓練,在訓練中發現自己的問題突出:素質偏弱、體重不夠。

“這可咋辦?我想當兵啊!”潘振貴心裡特別不踏實,整宿整宿睡不著,不過好在他意志夠強,藉著民兵訓練狠狠練了一把,這才勉強保證各方面條件達標。

很快,他就如願入伍了。得益於當民兵時耳濡目染,潘振貴自打入伍之初,就下決心要當尖兵——特戰隊員!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幕選拔考核,潘振貴崴腳受傷,一瘸一拐,拉著戰友,跑向終點。

體力不夠耐力來湊,技術不行但氣勢夠足。因為害怕自己錯失特戰隊的“入場券”,潘振貴在考核全程心裡都不踏實。

不過,越是不踏實,他越是敢衝敢闖敢拼,最後他的努力感染了考官,並被如願選到了特戰中隊,開始了從“小特戰”向“老特戰”的新突擊。

到底是什麼時候,大家開始叫潘振貴“老特戰”的?

許多戰友告訴筆者,這外號得從兩年前的支隊軍人運動會說起。潘振貴作為現場最年輕的選手,卻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能量。

在比賽時,潘振貴經常用力過猛,把黝黑的臉憋得紫黑,而且還掌握武裝泅渡、地圖標繪、偵察等多項特戰技能。遺憾的是,潘振貴以綜合得分第13名名落孫山。

可也正是通過這場運動會,讓許多人意識到,潘振貴開始嶄露頭角了。

比賽敢拼命,訓練更發狠。第13名的潘振貴,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訓練更勤奮,學習更認真。

筆者翻看潘振貴給自己設計的訓練表,負重20公斤蛙跳,拉輪胎,蹲槓鈴,衝刺100米、400米、兩個1500米處突著裝……密密麻麻,滿滿當當。

如果可以吃住在訓練場,潘振貴就願意24小時待在訓練場,他的口頭禪是,“只要跑著、練著,自己就心裡踏實!”

如果不跑、不練,有啥不踏實?潘振貴經常跟戰友回憶,自己參加的一次駐地的實戰任務。

那一次,潘振貴帶著本組人員對“犯罪嫌疑人”展開突擊抓捕,由於協同配合、戰術意識等多個問題,任務險些失敗。儘管最後一招制敵,順利完成了任務,可潘振貴心裡就開始不踏實了。

“平時沒練好,戰時怎麼把兄弟齊齊整整地帶回來!?”

逝者如斯,很快一年過去。潘振貴再上比武場。

這一次,他幾乎以零失誤、高得分,一舉奪得支隊軍事運動會“個人全能”第一。

此時,潘振貴的名聲更大了。

獲得支隊推薦,參加總隊軍事運動會,潘振貴心裡仍覺隱隱約約的“不踏實”。

總隊特戰高手如雲,怎麼才能不負眾望?“不踏實”怎麼辦?潘振貴選擇的是擠出所有時間,待在訓練場。

這股勁頭幾乎每一天都持續著:大家疲憊的時候,他掙扎著繼續練,別人不敢上的課目他敢…

總隊比武如期而至。潘振貴與戰友們再上征程。

參加比武的戰友回憶道,潘振貴特拼,他參加的每一個課目都傾盡全力。

許多人印象深刻,體能考核比武,哨聲一響,潘振貴就像箭一般飛出去,扛彈藥箱衝刺、防暴彈投擲、飛越障礙,他全程用時僅1分50秒,比平均時間快了足足20秒。

結果宣佈,潘振貴單課目第二,總評第三。

“第三很厲害了!”筆者對潘振貴這麼說時,他回答道:“賽場無亞軍,這個第三讓我心裡‘不踏實’。期待今年的比武,能取得更大突破!”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潘振貴在為班裡講解武器分解結合動作要領。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組織訓練時,潘振貴糾正特戰隊員射擊動作。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閒暇時分,潘振貴時常與戰友談心。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特戰小隊綜合演練中,潘振貴掩護隊友突擊。

潘振貴:在“不踏實”中成就特戰夢想

夜間,潘振貴記錄組訓施訓中存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