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間的河流,與偉大的企業共成長


CC封面人物:但斌 | 穿越時間的河流,與偉大的企業共成長

CC封面人物:但斌 | 穿越時間的河流,與偉大的企業共成長

但斌,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歷任君安證券研究員、大鵬證券資產管理部首席投資經理。2007年出版《時間的玫瑰——但斌投資札記》一書,被評為年度最暢銷經濟類書刊之一。他曾以操盤茅臺,因堅定持有而蜚聲投資界。

2020年3月初,但斌參與“活下去“賦能中小企業”在線公益直播,這場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市場營銷協會和長江上海金融投資俱樂部帶頭髮起,股金寶、錦繡紅楓、市場部網、騰訊青騰大學、風馬牛地產學院、杉樹公益基金會、全球EMBA聯盟、名片全能王等協辦的大型公益活動。

該活動從2月15日啟動,八場直播累計達480萬人次,通過觀看而主動加群的各商學院校友及中小企業主超萬人彙集在27個微信群中,特別是從直播到“賦能中小企業商學院校友學習聯盟”“的成立,充分體現了“跨校、公益、訪談(“Shang學那點事”首檔商學院直播脫口秀節目)”三大獨特模式的優越性,使其在所有公益節目脫穎而出,得到了商學院和中小企業主的認可。

但斌直播時為大家帶來了《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投資脈絡梳理》。該場最高在線人數達到130萬人。“活下去“賦能中小企業”在線公益直播發起人孫浩老師談到下一步是將各商學院所建的群、各商學院的專業知識架構到學習聯盟中去,把好方法與好產品分享給大家,從而產生價值,真正的賦能他人。博採眾家之長,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增長力,助力企業創新與成長。以下為當天直播內容整理:

中國經濟仍然值得期待

資本市場對國家經濟起支撐作用,儘管當下國內受疫情衝擊,但畢竟是突發性事件,不構成長期影響,影響不了國家經濟發展方向,只是短暫衝擊,他甚至給出了“黃金坑”的判斷。其次因疫情蔓延,美股出現大跌,但人民會很快從恐懼中回覆正常,而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會給中國重新注入信心,給中國的產業特別是製造業予信心,讓全球感受到中國力量所在。

全球歷史上共經歷過13次疫情,並對資本市場造成影響,但疫情過後,投資依然獲得了8.5%的收益率。

以2003年的非典為例,資本市場雖短期受到衝擊,但長期並未受到影響。非典之後,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讓電商、遊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而這次(2020年)疫情大概率可能會讓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雲遊戲、雲計算、工業互聯、智慧城市等行業發生巨大變化。疫情雖對中國經濟會有影響,但長期來看更值得期待,疫情過後可能會出現一個消費性反彈,經濟大概率會很快恢復正常。近期公佈的11萬億投資規模,都表明對經濟推動有正面影響。

我對目前資本市場繼續持樂觀態度,貿易戰在近幾年是給了中國資本市場一個外部的壓力測試,而疫情則等同於內部的壓力測試,除非未來再出現戰爭。除此以外,在外部壓力與內部壓力的雙重打擊之下,此時如果可以扛得住的話,A股市場很可能會建立一個非常重要的低點。

今天此刻中國類似於1981年前後的美國,美國通過控制槓桿及推動科技進步,帶動全世界發展經濟。而此刻實際上是讓中國政府部門包括企業家和公司都知道了自己的軟肋在哪裡,我們因此在相關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例如芯片及5G產業,在如此大規模的投入之後,必然會在幾年後改變中國經濟的結構,讓中國經濟更有抗壓力,企業更有競爭力。本次外部與內部的壓力測試會給予中國的資本市場一個更大的韌勁。

資本市場總體來說是非常有前瞻性與預見性的,2月3日股票跌停到2月4日低開一下到恢復正常,一直到現在實際上已經創出了疫情以來的新高度,這說明我們的資本市場對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信心的,我曾說過兩個月內出現拐點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目前也已經出現了。放眼全世界像中國這樣發展比較好的國家還是比較少的,外資總體還是流入的居多,長遠來說,中國資本市場還是非常有機會的。

那長期看好一個市場的話,到底哪些行業能夠穿越週期、經受類似疫情這樣的衝擊呢?諸如化妝品、醫藥品、軟飲料、菸草、食品加工、家用電器包括金融服務、特殊化學品、券商、計算機、軟件、蒸餾酒等。

人類可以有動盪、有變遷,但是消費永不眠。長期的歲月當中,真正能夠穿越時間河流的行業還是跟人類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最後真正能夠勝出的還是以消費為主的一些行業,它們才是常勝將軍。對老百姓來說保存財富最好的投資方式還是衣食住行這些與大家密切相關的龍頭企業。

另外在疫情前後,很多人很擔心通脹問題。隨著4G到5G的技術升級,會讓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雲遊戲獲得長足的進步。其中教育行業因其本身特點,值得長期關注,是抗通脹的選擇。

我們對於中國的長遠信心源於中國自身文化,真正決定中國長遠未來的還是我們的風俗、習慣、傳統、宗教與文化以及14億人的信仰,吃苦耐勞,對財富的追求,加上科技的推動發展,這都會決定民族長遠的未來。

從深圳看未來市場環境

深圳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城市。深圳經歷41年的改革開放並於前年超過香港成為了一個更大的經濟體。深圳之所以能超越香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創新。以CPI國際專利為例,深圳連續14年為全國第一,領先了硅谷、首爾、巴黎地區,僅次於東京灣。

2017年深圳的研發經費佔GDP比重達到了4.13%,接近全球最高水平。更重要的是,在研發經費的支出比例上,深圳87%的研發支出來自企業。深圳的高科技和創新領域已成為其名片。

而作為深圳的驕傲,甚至中國的驕傲的華為遭到美國的強力打擊,這也從側面展現了華為目前強大的實力。最新數據表明,在2018年,中國巨頭企業華為共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在全球所有企業中“高居第一”,創下了單一企業申請專利的世界記錄。任正非先生也曾表示:“華為正處在攻入無人區的迷茫中。”現在很多中國的獨角獸公司跟美國是並駕齊驅的。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企業在科技進步當中還是非常讓人欣喜的。

另外2017年11月22日上午,深圳大學新能源研究中心李建剛院士工作站成立,該研究站將開展聚變工程與等離子體物理研究。中國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也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我們今天看到中國的變化也確實是在指數級的變遷,現在統計傳統的GDP的話還是鋼筋水泥、珠寶。如果把大數據也算在GDP的統計裡的話,中國的經濟很可能和美國的差距並不大。

價值投資要選擇偉大的企業,在合適的價格投資,並伴隨其長期成長。如果中國資本市場有未來,那麼長期來看改革開放40多年過程中真正勝出的是哪些行業和企業?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東方港灣做過一個統計,上市超過10年,回報超過10倍的公司(長牛股)有一些共同特徵:行業龍頭、ROE中位數高達22.5%、強者恆強、目前中位數PE估值17.9倍,估值合適,這也是外資持續進入的根本原因。

中國資本市場大起大落,很多投機者為了夢想瘋狂窒息,但是若想長期勝出的話一定要選擇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故事:某人在牛市賺了很多錢,但又在熊市虧掉了。造成這種境況的原因是什麼?他們投資的並非真正的好公司,可能只是藉著某個概念持有某支股票一段時間。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投資有長期穩健的回報,企業的盈利能力非常重要;當然,如果你只是持有幾周、甚至幾天那就不必考慮這些因素。

而對於現在國內資本市場,在經過5年調整後,主板估值已進入底部區域,短期再下調是小概率事情,而觸底反彈則是大概率。特別是近期出臺的《註冊制》,會讓估值更合理,也迎來牛市的開端。至於創業板方面,因估值偏高,仍需市場消化。疫情重壓下,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與價值觀,會有好的回報。

問:目前來說,我們國家推出了科創板,新三板也有很多新的政策,這些與你所提倡的價值投資有什麼關係?

但斌:價值投資在全世界真正踐行的並不多,在中國市場很多人認為是投機式的,但實際上還是有價值投資踐行的情況。創業板、新三板以及新的商業模式能夠獲得政府的大力推進和支持,我個人認為實際上也是中國到了這個關口。中國這個名族是非常善於學習的,我們產業結構在升級,升級到一定程度後,會對美國造成壓力,打壓本身也讓我們自身明白了自己的弱點,我們自己也要尋求突破,而資本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泡沫對個人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對資本市場是冒險精神的體現,它讓很多資產擁有者給了相關的產業很高的試錯的機會。

問:您對保險行業未來怎麼看?

但斌:我對保險行業是比較看好的,經過這次疫情,讓人們有了巨大的危機感,疫情之後大家的投保意識會有大的促進,同時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保險深度和力度都會提高。

問:您對未來幾年,金融對科技方面的助力是怎麼看的,您認為大的投資機會在哪?

但斌:每一個國家的強盛都不是“單腿“的,而是全面的,不僅是科技的進步,還有傳統意義上公司的全面崛起。國內投資者有一個誤區,科技股沒怎麼漲,其實中國的代表性的科技企業漲的都是很多的,投資要客觀和一分為二。

問:您對房地產行業近期投資怎麼看?

但斌:我很看好房地產行業的投資,所有的行業當受到巨大沖擊時,能夠留下來的,通常都是表現更好的,房地產行業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這次疫情下,雖然很多房地產企業倒閉,但是它們讓出來的市場讓很多龍頭企業給瓜分了,最近兩家龍頭企業的業績是非常出色的。大的衝擊對有準備的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行業也一樣。

問:疫情後,您怎麼看待健康產業?

但斌:疫情讓很多人對社會生活都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時也讓人們對健康更為看重,健康產業大概率會產生爆發式增長,醫療行業則更加重要。

問:在現階段,您對“散戶“有什麼好的建議麼?

但斌: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千萬不能借錢炒股,投資是個很嚴肅的事情,不要隨便聽一些不靠譜的消息,一般的老百姓還是老老實實買一些真正的大企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態,跟隨企業成長才是勝出的法寶。

問:您對在疫情中的中小企業有什麼建議?

但斌:每次重大變故都是讓有準備的企業發展地更好,而那些“九死一生“的企業有幸生存下來的話,不能再犯這次疫情發生時所犯的錯誤,總結過去重大沖擊所帶來的經驗和教訓,讓危機變成自己寶貴的財富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