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搬遷群眾“安身”又“安心”

讓搬遷群眾“安身”又“安心”

“揹包工作隊”向黨旗莊嚴宣誓。通訊員 王靖生 顧澤賢 供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何江濤

搬山容易搬“心”難,生存再艱難,群眾也不願背井離鄉。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其達成了搬遷群眾“挪窮窩”“換窮業”的心願,提升了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怒江州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56.24%下降至2019年底的10.09%,實現了獨龍族整族脫貧。

近日,相關媒體報道了雲南怒江州組建“揹包工作隊”幫助當地群眾搬出世居大山的故事。期間,他們深入村組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宣傳,與農戶交朋友,堅持因戶施策。充分尊重群眾意願,逐戶講清搬遷政策,因戶因人制定搬遷措施,做到搬遷戶願意、遷出地群眾認可、遷入地群眾滿意。打消了群眾顧慮,幫助群眾化解矛盾糾紛,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讓當地群眾告別了“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日子,為如何依靠人類的精神力量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實現精神與物質的共同脫貧,找到了方法。

魯迅曾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既然大山擋住了群眾的致富的道路,可是擋不住工作隊員讓群眾儘快脫貧致富的決心。“揹包上山﹑牽手進城”需要的是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更是工作隊員們勇於擔當﹑自我革新﹑無私奉獻等精神的具體體現,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是激勵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關鍵時刻,我們不能有累了﹑歇一歇的想法,越是最後越要一鼓作氣,自加壓力﹑自加動力,堅定脫貧攻堅的必勝信念,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走上幸福路。

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必須打贏的“硬仗”。搬遷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認真解決好漠視群眾利益的問題,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讓群眾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和幹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群眾利益無小事”。人民群眾對美好少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廣大基層幹部要當做群眾的貼心人,深入群眾﹑瞭解民情,聽民聲,真正為民解民憂,辦實事,下大力氣做好各項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確實改變貧困地區人居環境方式,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確保讓當地群眾看的見山,望的見水,記得住鄉愁。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让搬迁群众“安身”又“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