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抗疫一線的老黨員:記臨沂市河東內燃機配件廠退休職工趙宗振

在全國抗疫戰爭中,許多黨員身先士卒,衝在前線,以實際行動履行黨員的神聖職責,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取得抗疫戰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3月2日,臨沂市河東區解家湖村老黨員趙宗振在值班期間突遇車禍,不幸離世,用平凡的生命照亮了黨徽,譜寫了一位老共產黨員壯麗的生命之歌。

主動請戰:成為抗疫一線黨齡最長、年齡最大的“戰士”

1946年出生的趙宗振,生前居住在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解家湖村,系臨沂市河東內燃機配件廠退休職工。趙宗振自18歲入黨,至今已有56年黨齡。

今年春節期間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村防疫指揮部號召黨員義務值班,趙宗振老人第一時間報名,老伴勸他:“咱不是村民,只是居住在這裡,而且你已經75歲了,別去了,讓年輕人去吧!”趙宗振老人只扔下一句話:“我是黨員,這個時候咱不帶頭誰帶頭。”隨後毅然加入了抗疫第一線,到村委設置的疫情防控執勤點上崗執勤,嚴防嚴控本村大門,保障村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月2日下午,趙宗振和往常一樣在村口值勤點值班,下午3點左右,騎電動三輪車離開執勤點,準備去購買防疫物資,在距離執勤點700米的地方不幸發生交通事故,將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作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面對的情況複雜,工作強度大,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回家吃飯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趙宗振堅守檢查站工作崗位,按照指揮部要求,一絲不苟履行職責,不放過任何細節,據跟他一起值班的同樣是黨員的退伍戰士李振成回憶:“趙大爺值起班來,比我們年輕人還認真,他經常對我們說,黨中央號召全民抗疫,這肯定不是小事,防疫關係到全村老少爺們的生命安全,我們馬虎不得。”李振成含淚表示:“因為趙大爺年齡比較大,有時我提出讓他休息一會,我去頂一會崗,他都是堅決拒絕。”

倒在抗疫一線的老黨員:記臨沂市河東內燃機配件廠退休職工趙宗振


趙宗振生前(左一)在防疫檢查站工作照

黨員趙宗振:以點滴善行成就平凡中的偉大

事情發生後,熟識趙宗振的村民都很悲痛,在他們眼裡,失去了一位好人。

據瞭解,臨沂河東內燃機配件廠破產後,趙宗振老人為保證過正常的組織生活,主動將黨員組織關係轉到了解家湖村黨支部,自覺接受黨組織領導,按時繳納黨費(是村裡交納黨費最多的黨員)。

雖然趙宗振老人戶口不在解家湖村,只是在此居住,但趙宗振始終以老黨員的身份積極參與到村裡的經濟、文化建設中,在村民的評價裡,“是個熱心腸的人。”只要村裡有需求,他總是第一時間響應。比如義務參加修路,參加衛生掃除等活動;村裡有“白事”,他也總是第一時間到場,幫助村民排憂解難,他還與兒子(系臨沂市中醫院小兒科主任)一起資助本村兩名大學生,使兩名大學生都學有所成。村裡成立秸稈防護隊,他第一時間報名,戴上紅袖章,沒日沒夜地進行田野巡邏……

解家湖村村民趙德明表示:“如果你讓他做點什麼事,他總是幹得非常認真,對人都非常好,會力所能及地幫助其他人,在我心裡他是俺村最優秀的黨員,事情發生後我們都非常痛心。”用本村老書記趙發明的話說:儘管趙宗振不是我們村村民,但他比任何村民都操心村裡的事情,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是村民,我還是黨員,我要盡黨員義務。”

疫情發生後,趙宗振老人帶頭捐贈了幾箱方便麵,他就在出事前一天還跟兒子說,疫情這麼長時間,指揮部財力有限,想再捐2000元錢,結果第二天就發生了意外。

趙宗振作為9000多萬黨員中的一員,看上去是平凡的,同時他也是偉大的。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人性的光輝,在特殊時刻用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高度忠誠。(記者:葦杭 通訊員:趙國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