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最近,“05後公佈戀情的方式”之野,驚掉了不少大齡青年的下巴。


他們不僅要在QQ空間裡公開寫下告白詞,還要at出另一位當事人,在自己的整個好友圈子裡宣示主權。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要知道,如今的QQ空間可不比當年,是學生們自娛自樂的自留地。05後的QQ好友中可能包括家裡親戚、班主任和各科老師。


也就是說,05後在QQ空間公佈戀情的規模,不亞於90後在星期一的升國旗儀式上公開朗誦情書。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新一代的戀愛,來的快去的也快


在驚訝於“現在的小孩實在是太敢了”之餘,不少人也不禁感慨:


我們當年要是有這樣的膽量,學校還何必想出那麼多奇怪的招數,來抓學生“早戀”啊!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學校抓早戀的操作,

野到你不敢想象


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提起到“抓早戀”這個詞,腦子裡馬上會浮現這樣的畫面:


在月黑風高的小樹林裡,在夜深人靜的操場上,無數老師貓著腰轉來轉去。當他們拿起高功率手電筒,照向校園角落裡勾肩搭背的小情侶時,明明是個人民教師,卻硬生生找到了一種獄警巡邏的感覺。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然而,對於十幾歲的少男少女來說,這樣的“威懾”不僅不會讓他們停止戀愛的腳步,反而會激起更大的熱情。


因此不論教導主任的巡邏有多麼任勞任怨,學生群體之間卻總是流傳著某個神秘的“約會聖地”,就如同宮崎駿動畫裡只有小孩子才能看見的龍貓;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而就算班主任刻意把“交往過密”的學生座位調成對角線,也攔不住全班同學都幫忙傳遞的小紙條,以及躲在課桌下發送的短信。


有人回憶起高中時的一次搞笑經歷:有校長為了杜絕在教室吃零食的行為,特地查了所有班級的監控。結果只抓到3個吃東西的,卻抓到了三十幾對情侶。


在與學生鬥智鬥勇中,學校逐漸悟出一個道理:抓早戀這件事不能只靠老師的體力死磕,更要出其不意。


於是各種讓學生們叫苦連天的招數就這樣誕生了。


有的小情侶想趁晚自習間隙去學校的角落散散步,結果發現整個操場被探照燈晃的亮如白晝,大有一副“你儘管牽手,不開除你算我我輸”的架勢。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有些學校的方法更加簡單粗暴,把食堂分成了“男生就餐區”和“女生就餐區”,徹底杜絕校園情侶們共進午餐的可能性。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即使是看起來略為傳統的操場抓人,現在也變成了“窗口遙控指揮+流動抓捕”的雙線操作,隱蔽性和複雜性堪比地道戰,讓很多警惕性不夠的同學防不勝防。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動不動還要帶上四五個老師進行蹲點排查,結果不僅能抓到放學後難捨難分的情侶,有時還會有意外發現。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當然,以上操作還屬於傳統的“圍追堵截”。而真正的高手早已經摸準了學生們的逆反心理,實現了“化堵為疏”的曲線救國。


比如在班級守則裡寫上“找對象以本班同學優先”,還要先得到班主任的同意。不僅徹底把不受控的秘密戀情轉化為班級內部公開的“革命友誼”,還能贏得班上同學一句“開明”的稱讚。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還有的教導主任表面看上去是個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私下裡卻特別愛看偶像劇,還把編劇製造誤會的技巧學得爐火純青。


比如在公示早戀情侶的時候故意把名字打亂,在本來鐵板一塊的學生情侶之間製造微妙的“隔閡”。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還有的乾脆親自上陣,專門扮演劇中專門破壞別人感情的惡毒女二。小朋友們還沒有品嚐到愛情的甜蜜,就被逼著提前領略到了人性的複雜和承諾的脆弱。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現在回憶起學校為了抓早戀出的各種“絕招”,很多人的心情往往會有點複雜。


一方面,在“早戀影響學習”的觀念深入人心的年代,老師的做法確實一定程度上是出於好意;


但另一方面,也有至今還是“母胎單身”的人感慨:要不是當年學校查的嚴,我也差點擁有甜甜的戀愛啊!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正因如此,一些學校在保證成績的基礎上,對“早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法才會頗受好評。


比如有的學校推出了“愛情續費卡”,被抓的情侶要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給自己的愛情“續費”,獲得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戀愛的資格。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這讓人腦海裡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宛如“商業鬼才”的教導主任站在校門口,對被發現的小情侶們熱情地推銷:“親,談戀愛嗎?續費卡買一送一哦!”

“為了抓個早戀,

我可真是太拼了”


不過,在學生抱怨教導主任無處不在的同時,教導主任本人可能也對“棒打鴛鴦”這件事感到壓力山大。


那些只顧著在課桌底下你儂我儂的小情侶們,根本想不到老師們為了揪出班裡的愛情鳥,能忍辱負重到什麼程度。


揹負了“抓早戀”KPI,他們不僅白天要維護紀律,晚自習的間隙還要承擔巡邏的任務。


而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拔起蘿蔔帶出泥”——抓到一對特別愛八卦的小情侶,全班的地下戀情就全都浮出水面了。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更重要的是,對於抓早戀來說,教導主任的“敵人”不只是眼前的小情侶——學生們無論私下裡關係如何,面對老師永遠是“同仇敵愾”,而校園裡所有的學生,都是需要“防範”的對象。


於是長久以來,教導主任個個都練就一身堪比特工的“隱蔽技能”。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有的老師會穿上校服,躲在放學的人流之中。甚至還會找女同事跟自己扮演情侶,以達到徹底麻痺“敵人”,保證關鍵時刻能夠“一擊即中”。


還有的練就了熟稔的爬樹技巧,結果因為監視學生過於專注,結果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摔到骨折。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這個真的有點慘了


有位男老師為了防止暴露,還特意拜託自己的老婆下班後去跟蹤小情侶,等發現實錘後發短信通知,他再迅速趕到“抓現行”。


夫妻倆“分工作戰”一度拆散了班裡不少對情侶,直到有一天在跟蹤一名男生的時候,他們發現男生的女朋友正是自己的女兒……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當然,抓早戀這件事從來都不是單兵作戰。每一位出“外勤”的教導主任的背後,都有一個心細如髮、任勞任怨的班主任。


是他們,每天堅持從教室的後門關注學生們的一言一行。從包裝精美的情書,到暗搓搓的情侶掛件,男孩女孩之間的每一次互動不僅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還會被當作語文課本一樣仔細解讀。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也是他們,不惜化身清潔工,翻遍學校裡的每一個垃圾桶,從一堆已經被撕碎的紙條中仔細拼湊充滿愛意的話語,就是為了把愛情的小火苗扼殺在搖籃之中。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跟其他老師比起來,他們的工作註定更加“豐富多彩”。畢竟在抓早戀的過程中,常常因為意外情況鬧出各種烏龍。


有的時候會看走眼,因為天太黑,在後面跟了一路才發現錯把短髮女生認成了男孩子。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無意中聽到男同學討論“陶華碧”,還以為是某個外校女生。找來了家長才發現,這個神秘的女朋友其實是印在辣椒油玻璃罐子上的“國民女神”。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男孩子被抓現行後掉頭就跑,剩下受到愛情“重擊”的小女生。就算平時再怎麼嚴肅的教導主任,此刻也要化身溫柔的心理老師,對女孩子進行愛情輔導。


那些年,被老師抓過早戀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上)


不過話說回來,身為“早戀”打擊者的教導主任和班主任,永遠避免不了成為學生心中“討厭的老古板”。


畢竟,對異性產生好感實在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學校一味制止不僅顯得小題大做,也影響到了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


更何況,眾所周知——“早戀影響學習”是個偽命題,失戀才是成績下降的罪魁禍首啊!


而如今,“戀愛沒有早晚”的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的戀愛觀、異性觀的正確引導。


儘管很多學校對於學生戀愛這件事依然秉持著堅決扼殺的態度,但越來越多經歷過懵懂青春期的教育工作者們也開始思考: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去抓“早戀”,真的有什麼必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