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湖南衛視率先推出扶貧大劇《綠水青山帶笑顏》

電視指南:作為湖南衛視率先推出的脫貧攻堅獻禮劇,《綠水青山帶笑顏》正是立足於推動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以勵志的創業經歷結合細膩的情感路線,緊扣“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兩大主題,通過“返鄉創業”“大學生村官”“精準扶貧”等元素,記錄一個美麗鄉村的生態經濟發展歷程。

來源:《電視指南》雜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時代潮流。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關鍵是要發揮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智慧,作為創業創新主戰場之一的農村,返鄉創業正在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尤其是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2020年,意義重大。

作為湖南衛視重磅首推的脫貧攻堅獻禮劇,《綠水青山帶笑顏》正是立足於推動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以勵志的創業經歷結合細膩的情感路線,緊扣“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兩大主題,通過“返鄉創業”“大學生村官”“精準扶貧”等元素,記錄一個美麗鄉村的生態經濟發展歷程。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這部劇的優勢就在於故事依託於年輕人的現實生活,抓住了當下青年人的生活、事業發展遇到瓶頸的痛點。”該劇總製片人、總導演劉流談及如何將這部主旋律作品與愈加年輕的受眾群體進行情感關聯時認為,當下年輕人經常會有“我的才華得不到施展”“我應該向哪兒發展”等問題和矛盾,這部劇就提供了一個機遇——返鄉創業,具有啟發意義和現實價值。

“綠色創業”故事照進現實,不端著“架子”講道理

《綠水青山帶笑顏》以“兩山理論”為主旨,講述了許晗、杜笑語等都市優秀青年積極返鄉創業,建設美麗鄉村的勵志故事。在以往的“創業劇”中,我們見慣了雄心勃勃、大刀闊斧向前衝的創業者形象,而在《綠水青山帶笑顏》一劇中,年輕的創業者們來到農村這個全新的場域,面臨的“新生態”與“北上廣”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大不相同。

該劇將鏡頭對準滿懷夢想與熱情的返鄉創業青年群體,呈現了三個年輕人在迴歸家鄉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成長過程。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由楊爍飾演的許晗,在北京做了8年藝考培訓學校,偶然被鄉村風景所吸引,決定回鄉創辦精品民宿,卻遭遇了一連串意外挑戰。潘之琳所飾演的杜笑語,果決獨立,對家鄉制琉璃的“老手藝”有著深厚的情感,辭職回鄉後,決定成立一家琉璃工坊,卻無法得到家人理解與支持。馬蘇飾演的大學生村官鄭菲,從一個在稻田地裡每走一步都會掉靴子的嬌姑娘,逐漸成長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第一書記”。後來,在“第一書記”及當地村民協助和支持下,許晗和杜笑語也最終憑藉堅韌的耐力、執著的態度和寬闊的胸懷,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不但成就了自己的夢想,也將落後的貧困農民扶上了小康之路。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在劉流看來,這樣的勵志故事對於年輕人來說,更具有啟發意義:“希望通過這部劇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大學生突破觀念障礙,逆流下鄉、回報故土、自主創業,開拓出另一條不一樣的人生之路,樹立一種鄉情不泯、根在情在的精神。”

具體到劇情發展,幾位主角的創業經歷並非一帆風順,從一開始抱著純粹的夢想四處碰壁,到逐漸深入鄉村生活,更瞭解鄉村的人、更瞭解鄉村的事,除了一腔青春熱血外,他們更加腳踏實地,從而以更敏銳的目光察覺到鄉村面臨的新發展機遇,積極開拓思路,解決問題,最終在有血有肉的現實中找到了夢想堅實的落點,既活出了自己的出彩人生,也幫助更多人收穫了幸福的生活。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綠水青山帶笑顏》所傳遞出的這種“新創業精神”難能可貴,但劉流認為該劇更勝在作為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卻不端著架子講道理,“節奏明快,接地氣又活潑生動的故事在博得觀眾強烈共鳴的同時,也側面鼓勵當代青年回鄉創業,將自己所學匯入家鄉建設的大潮中,為新農村建設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確,在創業時代,年輕人不僅要鼓起勇氣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更要學會主動將自己的夢想與更多人的福利結合起來,實現自己夢想與個人價值。

多業態深度融合的有益嘗試展現"雙創"背景下的農村發展新路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鄉村建設,既要實現經濟效益,同時面臨著如何統籌生態建設和人文建設的問題,這就需要創業者以新視角、新思路找到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融合點。同時,該劇也是“新未來催生新生態”的產物。

“這次實踐本身就是多業態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對鄉村發展和影視行業的轉型提質、激發新的活力都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劉流感慨道。

具體來說,該劇主要取景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的古村落和上坊村,位於齊長城遺址的山腳下,地處原始古老峽谷之中,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具有獨特原生態鄉村氣息,是山東省公佈的第二批歷史優秀古建築。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整部電視劇以當地農村百姓的日常生活為故事背景,融入了鄉村美景、自然山水、人文歷史、民間風土、地方特產等各類博山特色元素,對於提升本地知名度、拉長產業鏈、加快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都具有很大助力。

在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的傳遞上,劉流介紹道:“‘兩山理論’下的美麗鄉村建設者,既是開拓者,又是守護者;既要闊步向前、振興經濟,又得精雕細琢、留住鄉愁。這恰恰是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語境下我們所需要和推崇的新創業精神——成功的創業並非善於攫取價值,而是能創造更多新的價值。”

湖南衛視首推扶貧大劇打響了“脫貧攻堅”第一槍

2020,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始終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湖南衛視,在一眾省級衛視中率先推出扶貧大劇《綠水青山帶笑顏》,積極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劇中創業者的奮鬥故事發生在鄉村,特殊環境和特殊群體有力推動了《綠水青山帶笑顏》的戲劇發展。在鄉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父老鄉親亟需脫離貧困;自然環境美好而脆弱,新興綠色產業有待形成;城鄉思維差異較大,衝突在所難免。該劇不僅反映著創業者的生活,也反映著大眾的真實情感和喜怒哀樂。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綠水青山帶笑顏》在真實反映了十八大以來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帶來的深刻變化的同時,更以人文溫度觸摸家國情懷,發揮了文藝作品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也為觀眾帶去了溫情與力量。 同時,該劇作為一部聚焦都市青年返鄉創業的影視作品,為當下電視劇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展現出時代發展中的大格局,成為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的熒屏鏡鑑。

此次,湖南衛視推出《綠水青山帶笑顏》打響了“脫貧攻堅”第一槍,在省級衛視隊伍中再次起到了行業“領頭雁”的作用。據悉,《綠水青山帶笑顏》將於3月18日起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值得期待。

电视指南 |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卫视率先推出扶贫大剧《绿水青山带笑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