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屏”共振與時俱進—西安北大新世紀學校非常時期語文教學剪影

春季開學延遲,我們猝不及防地迎來“抗疫時期”的非常教學,成為第一批網上授課的老師,接受時代的考驗與淬鍊。怎樣讓語文教學井然有序地進行,北大新世紀語文人寒假就開始行動了。

一、隔屏進行語文教研,嚴密制定教學計劃

我們果斷選擇方便快捷、學生容易操作的網絡教學平臺,精心打造第一節直播課《語文老師歡迎你回到課堂》,引領同學們靜下心來,開啟新學期的語文學習之旅。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語文老師歡迎你回到課堂》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寫下我們的感動》

老師們精心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內容,提前備好兩週的教案,懷著對語文課堂的敬畏,帶著一如既往的熱情,精神抖擻地進入每一節直播課堂。老師們心中有秩序,行動也從容。有很多家長跟著一起聽課,張澤偉媽媽在家長群留言:“跟著孩子聽課,感覺是一種享受”“能遇到這麼好這麼負責任的老師是孩子們的福氣。一定要好好珍惜。”家長們鼓勵孩子珍惜學習機會,敬畏線上課堂,認真執行學習計劃,紮紮實實複習鞏固。這是夢想合夥人之間的默契合作。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二、優先閱讀古典詩文,詩意迴歸教學本原

按照七年級下冊的教材安排,我們決定適當調整順序,優先開啟古典詩文的學習,給學生留夠背誦積累的時間。師生們重溫經典,一起走近酣飲高歌,“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走近隱居輞川彈琴復長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王維;走近擅長七言歌行,“筆力追李杜”的邊塞詩人岑參;走近宦海沉浮榮辱不驚,總是推陳出新的文壇領袖韓愈;走近千帆過盡痴心不改,歸來仍是少年心性的劉禹錫……從經典詩文的萬千氣象中汲取精神的營養,安頓學生心靈。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老師們遵循課標精神,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組織教學過程,詩意迴歸教學本原。

課堂內容豐富且新穎,學生上課是認真的,互動是很踴躍的,打開視頻背誦詩文,回答問題。被困海南的張莫涵同學沒有影響一節課。學生董月彤說“我認真聽課,覺得少上一秒都是損失”。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楊青凝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楊鎮墉

三、靈活運用教育資源,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收看《中國詩詞大會》,跟參賽者一起重溫經典,品味唯美的主持詞;收看《經典詠流傳》,欣賞今人對經典的精彩演繹,是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是從線上向家庭的延伸。我們跟家長達成共識:靈活利用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居家時間,探索居家學習策略,讓教育自然而然,讓教育生動活潑。

我們需要打開課本以外的門窗,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中國詩詞大會》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經典詠流傳》

令人欣慰的是,學生作業是認真的,像平時一樣,閱讀,賞析,寫隨筆,寫下對生活的思考和感動。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董月彤《走近李白》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黃心妍《走近詩豪劉禹錫》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趙婕妤《走近王維》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何嘉琪作業

四、敏銳捕捉教育契機,及時創建生命課堂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看到了看到決策的關鍵、人性的美好,看到普通人身上的英雄本色,同時也聽到了需要我們思考和判斷的各種聲音……這些都是課本無法提供的教育契機。

如何表達我們對這個時代的熱愛?如何認識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和國家?我們賞析元宵晚會的朗誦《你的樣子》,傾聽和這個時代同頻共振的中國聲音,埋下“你怎麼樣,中國就怎麼樣”的種子;我們引領學生跟插畫師學立意,描摹英雄形象致敬逆行者,樹立待到羽翼豐滿時也能報效祖國的理想。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學生作業《致敬逆行者》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這一刻,我怦然心動》

語文教學承擔著傳承人類優秀的精神基因的使命。毛澤東主席有詩云:“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英雄情結,這是學生們應該傳承的精神基因。終南山,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線醫護人員和公安幹警,彰顯了一種擔當。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提高思想認識,才是真正的成長。

五、持續關注學生反饋,多維探索學習途徑

疫情如大考,需要我們交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答卷。未來的學校新樣態也許會發生很大變化,線上教學可能會是教學常態之一,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漸入佳境的學習包含作業和測試。批閱作業也是隔屏對話,跟學生的合作越來越默契,每天最輕鬆的時刻是看到作業收齊並且已經閱完的提示。持續關注學生作業反饋,每週安排一次小測試,並且利用直播課堂講評試卷,就像平時在學校一樣。每日教研正常進行,我們的線上教學,在不斷探索學習途徑中井然有序。

同“屏”共振与时俱进—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非常时期语文教学剪影

網上閱作業、周測試卷講評、每日線上教研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若干年後,當師生們回眸2020年的春天,我們一定可以驕傲地說:在西安北大新世界學校,我經歷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我們和學校一起進步,和祖國共同成長。

華商全媒體記者 陳紅 實習生 冉雪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