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戰疫•文明單位在行動】廊坊交警:同心抗“疫” 擔當盡責

疫情發生以來,廊坊交警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設卡點、守社區、查車輛、驗證件、推新舉、優服務……他們24小時作戰,為全市人民構築起安全防線。

“守關”查控

“仔細查一查那輛麵包車的後備箱。”忙碌了一天的南尖塔檢查站站長張偉,仍然在認真督查站內民警檢查過往的車輛和人員。從1月24日至今,張偉一直吃住在單位,本就患有糖尿病,現在愈加消瘦。

南尖塔檢查站位於京冀交界、104國道旁,距北京僅500米,正常狀態下日均進京車流量可達12000輛次,是環首都政治“護城河”核心站點之一。為儘可能減少過往車輛和人員滯留時間,該站認真研究,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制定了“分級、分組、分道、分區”的查控工作法和“攔、查、測、登、詢、送”的聯動工作法,切實提升查控效率。疫情期間,該站已檢查進京、入廊車輛7萬餘輛,檢查、檢測人員10萬餘人。

保暢通行

“這裡是進出廊坊市區的交通要道,我們已經開闢了綠色通道,對救護車輛、防疫車輛和運送醫護人員、藥品器械、重要民生物資的車輛優先保障通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群眾生活得到保障,讓企業和重點項目順利復工復產。”市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民警徐進指著京滬高速警務站說。凌晨四點,這個警務站依舊緊張而繁忙。

從1月27日到達警務站開展防疫檢查工作開始,徐進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了。

服務百姓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防止人員聚集,降低傳播風險,廊坊車管所按照上級要求,停止服務窗口的業務辦理,增加了互聯網辦理車駕管業務的人員。“我們要提前到崗對辦公場所進行消毒,併為工作人員測量體溫,確保提前進入工作狀態。”8點30分,民警趙瑞豔帶領工作人員,開始處理群眾互聯網業務申請,解答群眾的電話諮詢。“目前,群眾可以通過登陸、註冊‘交管12123’APP辦理補換領機動車牌照、駕駛證、行駛證業務,申領免檢車檢驗合格標誌等簡易車駕管業務,我們已經停止休假,保證第一時間受理、審核群眾業務申請,通過郵寄方式予以送達。讓數據跑步,不讓群眾跑路。”趙瑞豔介紹說。

2月1日至今,車管所網辦中心共受理各類車駕管互聯網業務35371筆,無一筆正常業務積壓,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守護平安

在安次區民主巷小區疫情防控點,市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民警於國興認真值守,保衛小區群眾健康安全。“白天,我負責社區管控和大隊內部的消毒工作。晚上要收集整理大隊現有工作人員、離退休老幹部及其家屬的身體情況和出行情況。”他說。

工作之餘,於國興還創作了多篇詩文刊發在“廊坊交警”公眾號、喜馬拉雅FM等媒體,傳播一線交警的正能量。12年前,他主動請纓加入了汶川地震救援隊伍;12年後,他不忘初心,堅守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不同的是,這次和他並肩作戰的還有他的妻子。作為廊坊市廣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他的妻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對轄區商戶進行一一排查,成為這場戰“疫”中的伉儷典範。

柔肩情懷

市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輔警楊鈞是一名退伍女兵,也是一名黨員。深植為民情懷,她加入了廣陽區空中花園社區的志願隊伍,利用下班時間,開展社會疫情防控工作。入區登記、測量體溫、辦理出入證……楊鈞的身影穿梭在社區管理的各個崗位。針對管控過程中隔著口罩說話聽不清的問題,她利用交警的職業特點,自創了一套車輛引導、停車、登記手勢。“能為群眾防疫做點有用的事,是我最想做的。”這是一位“90後”女交警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