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與遺憾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與遺憾

文│穀雨 夏天

程老四一腳把秦馳踹翻在地,趁著對方短暫眩暈的時間,他夠著了打鬥時落下的槍,準備一槍結果對方,還不等扳機扣動,一束槍花唰的在眼前炸開,一顆子彈穿過他的手掌,槍落地了。

見事態不妙,程老四飛快地逃出巷子。而癱在地上的秦馳,被眩暈感攪渾知覺,他又模糊地抓到一枚有關714案件的片段,但很快就又消失……

開播到第10集,《重生》不緊不慢推進著。這部以“714槍案”為引子,講述該案中唯一的倖存者西關支隊副支隊長秦馳,遭遇重創後失去5位警隊兄弟,自己也失去了當天的記憶後,通過重重線索找尋真兇的故事。

對於“白夜迷”來說,《重生》並不陌生。這是編劇指紋的另外一部衍生作品,原名《白夜重生》,和《唐人街探案》的“唐探宇宙”形式相同,《白夜追兇》和《重生》也是白夜宇宙下,發生的不同故事。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豆瓣2萬人打分,評分7.6分,在骨朵劇集榜單上連續7天位居榜單冠軍,《重生》的成績喜憂參半,一方面是高關注度,另外一方面口碑呈現兩極分化現象。

喜歡的人認為它關照到了懸疑題材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著墨頗多,也能看出來片方對秦馳這個全新人物的野心。批評的聲音伴隨著對比《白夜追兇》的聲音而來,大量的旁白和閃回運用犧牲故事節奏,懸疑推理不夠極致,沒有完成懸疑劇的高質感追求。

製片人張為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重生》是一部具有文藝氣質的懸疑涉案劇。這種文藝質感的確能夠從精巧的旁白臺詞和秦馳的人物設定上體現出來,但對於一部懸疑劇來說,以前期慢節奏鋪墊來“憋大招”,《重生》能讓觀眾普遍接受嗎?三年已過,影視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生存在“白夜宇宙”中的《重生》正在如何與《白夜追兇》同行

以“秦馳”為支點,《重生》的野心

“一部是接力賽,一部是拼圖……一個莫迪亞諾式的設定:一個破碎的人在迷霧中孤獨地尋找自己的過去。跟白夜相比,節奏更慢熱,氣質更老派,弱化了推理,更側重於角色的心理、歷史與前路的雙重敘事。”豆瓣上,網友拿兩部劇作對比,《重生》就像是在完成拼圖遊戲,氣質和《白夜最兇》完全不同。

《重生》中主人公秦馳的人生是被714案件打碎的。7月14日西關副支隊長秦馳帶隊圍剿犯罪分子,警察5死1傷,犯罪分子全部死亡。事件發生後,受傷的秦馳失去了有關714案件的所有記憶,也忘了原先“秦馳”是一個怎樣的人,擺在他面前的問題是:找回所有的線索拼湊出714案件的完整樣貌,找到幕後真兇,這是推動《重生》劇情向前推進的關鍵,是編劇設下的主要伏筆。

對秦馳的塑造可以看出創作者的野心。以秦馳為支點開設出一個新的白夜故事,故事裡的主人公面對的困境既來自外界也源自內在,編劇一開始就把他放置在一個高壓的環境裡,以此讓《重生》的懸疑世界立住,並給這部劇定調。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秦馳沒有幫手,不像《白夜追兇》中人物關係設置巧妙的雙胞胎兄弟一起攜手,硬漢風十足。他的處境是孤立無援的,警隊中有不信任他的隊友,暗裡還有神秘人如影隨行,這種壓迫性的環境下,他要完成自我的“重生”,懸疑故事的框架已經構建好了。

《重生》的懸疑氣質和與觀眾情感連接的地方,都來自秦馳這個角色,他就是《重生》的題眼。懸疑感上首先體現在警隊人員對秦馳的不信任,對主人公一個人對抗外部世界的孤生英雄塑造,秦馳的經歷具有傳奇性,“你們都說我是倖存者,其實那場槍戰無人生還”,714究竟是意外還是人為蓄意,為什麼獨有秦馳一個人活下來了?這是第一重困境。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隨著劇情推進,事件愈發撲朔迷離,《重生》更多懸疑點浮出來。比如調查組發現714案件中沒有書面資料說明這次西關支隊抓捕行動到底是為了什麼案子;秦馳傷愈後完全忘記714行動;案件中以陳夕為首的軍火走私集團並未在津港市實施任何的犯罪活動,西關支隊也沒有針對該團伙的任何監控和行動記錄。更巧合的是“案發之後,有人補槍”,所有人都死了,只有秦馳活了下來。補齊所有714拼圖是驅動劇情發展的動力。

第二重困境來自對自我的懷疑,張譯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我一直想演一個特別喪的人物,這次終於在《重生》裡得到了滿足。”張譯飾演的秦馳是一個有創傷應激症的人,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設,面無表情、神經緊繃,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從一個警局傳奇人物跌落到人生低谷,秦莽說,失憶前的秦馳是他最討厭的那類警察,圓滑且功利,失憶後的秦馳,《重生》就在這裡誕生。從這點而言,主線故事邏輯環設計豐滿,《重生》中對秦馳人物角色的設定也是吸引人的。

加重人設、情感,略輕懸疑、破案

不過遺憾的是,《重生》的棋局擺好之後,棋手容易失去對棋子的控制。

《重生》劇中有大量與《白夜追兇》相呼應的設置。失憶前後的秦馳,對應關宏峰、關宏宇兄弟,代表人的一體兩面;秦馳“714槍案”與關宏宇“213大案”相對應,是劇作的終極謎題,而兩者最大的不同,則在出發點上,前者聚焦“追兇”,後者則側重“重生”二字。

誰的重生?秦馳。

秦馳努力拼湊著記憶,與“714槍案”緊密糾纏。不論是與受害者陳夕妹妹陳蕊的相處,還是與警局同事暗流湧動的交流互動,創作者對於主人公相互救贖和自我救贖的主題題圖鮮明。

為此花費了大量篇幅呈現男主人公秦馳的破碎夢境、人物關係以及面臨的人生困境,同時為了呈現人物內心世界,劇中還增添了不少自白式旁白,人設出彩,由於太過專注於秦馳“重生”人設塑造與鋪墊,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著劇情節奏,致使懸疑情節略顯拖沓。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在懸疑情節塑造上,《重生》有著不錯的完成度。從滅門慘案到反社會心理案,不難看出《重生》對於家庭暴力、留守兒童、親子關係社會話題的關注,在價值層面的思考與傳遞。

到了破案環節,則有一定提升空間。在第一案,沒有任何鋪墊下,一進入罪案現場,秦馳就根據血跡推測出了受害人被殺害的全過程與直接存在的可能性,缺乏與觀眾的信息傳遞與交流。而在第二案中,嫌疑犯高齡母親,跟隨刑警一起追兇,上演母子救贖後被挾持再自殺,也引發部分觀眾質疑。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少一點根據主人公的經驗、直覺、猜測破案,《重生》中的懸疑故事能講述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懸疑劇拍攝也是一門呈現與留白的藝術,需要創作者在鏡頭中,展現豐富信息量同時又不能讓觀眾輕易發現關鍵點。從目前呈現的情景來看,《重生》更擅長生活場景的呈現,在懸疑感塑造上,較為依賴音樂營造氛圍,人設塑造豐滿,懸疑留扣與解釦功力,有一定提升空間。

《重生》的時局遺憾

由同一編劇創作而來,指紋小說《重生》《白夜追兇》《刀鋒上的救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白夜追兇》中的主人公關宏峰師父,就是《重生》中秦馳的叔叔秦莽,在兩部劇中均有出現的韓彬,則是《刀鋒上的救贖》中的主人公。穿插的人物關係與時間線,構成了外界所說的“白夜宇宙”。

被對比,是“宇宙”關聯劇之間的宿命。

2017年,《白夜追兇》橫空出世。那時網劇與臺劇審查還沒統一,懸疑網劇發揮空間更大,是為“天時”;而在此之前,不論是古早時期《少年包青天》的火熱,還是網劇開端,《心理罪》《暗黑者》《餘罪》相繼引發的關注,都應證著市場對於懸疑劇的渴求,是為“地利”。在劇作本身,不依賴直覺與特殊才能,根據已知線索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白夜追兇》的劇作也極為紮實,“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缺,成功點燃市場。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關宏峰在《重生》中同樣有出現

此後懸疑劇更如雨後春筍接踵而來。在此賽道上,以《白夜追兇》為代表的懸疑劇,邏輯縝密不可超越,為打出差異化,近年融入愛情、喜劇、動作、律政、玄幻等其他元素的“懸疑+”劇作冒出頭來,一方面可掩蓋推理層面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邏輯之外,也能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劇需求。

而作為“白夜宇宙”中的一份子,3年後走向市場的《重生》,同樣是一部工整的傳統刑偵劇。摒棄對破案警察的神話,不融入特異功能,以寫實方式展開。這類劇對於案件、邏輯、情節、懸疑點設置要求都極高。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但遺憾的是,2020年,網臺劇審核已趨於一致,《重生》主打懸疑罪案,卻在畫面風格上稍顯保守,觀眾的爽感體驗不佳。不過好在“情感”和社會議題上《重生》做出了關照,有著不錯的完成度。

通過案件聚焦社會話題,呈現人文關懷、審視人性的深淵,是懸疑劇的重要任務之一。《重生》對社會話題的關照,以張譯為代表的演員演技可圈可點,秦馳重拾過去,獲得“重生”的主題,都是劇集市場中,較為少見的。

《重生》有著關照人性,開拓“白夜宇宙”的野心。

但歸根結底,想要昇華“價值”,需要更為紮實的基本盤。就好比一道色香俱全的美食,再加點懸疑和節奏的“鹽”,《重生》或許能更好

《重生》:“白夜宇宙”的野心与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