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臣倍健迎來首虧!商譽之危仍在,疲態盡顯急需“激活”

界動報道:

湯臣倍健是我國知名的保健品公司,是全力打造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的領導品牌,自2010年上市至今都有不錯的成績,不過最近其卻遇到了難題——上市以來首虧。

湯臣倍健迎來首虧!商譽之危仍在,疲態盡顯急需“激活”

湯臣倍健2019年的財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4.57億,同比增長20.94%,營業利潤-18.12億元,淨利潤-15.52億元,歸母淨利潤-3.55億元,同比下滑135.51%,年度經營業績未達到預期。

3月13日,湯臣倍健公告,公司於2018年收購澳洲公司LSG業績下滑,導致湯臣倍健計提商譽以及無形資產減值共計15.7億元,公司虧損。為此,獨立財務顧問以及主辦人中信證券向投資者道歉。其中原因之一是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湯臣倍健的經銷商、供貨商、零售商等利益相關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公司的生產、市場以及銷售活動無法按期正常開展,短期對經營造成一定的影響。

湯臣倍健迎來首虧!商譽之危仍在,疲態盡顯急需“激活”

另一個原因就是LSG旗下的“Life-Space”產品營收不佳。該產品藉助湯臣倍健原有業務的協同效應,在去年三月開始在國內藥店、母嬰等渠道推出並進行相應資源投放。但是受到了國內產品批文的限制,Life-Space在藥店渠道的發力沒能達到預期。再加上《電子商務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發佈並實施,原來的澳洲代購模式中的部分環節受到影響,導致LSG品牌的相關渠道在營銷方式、渠道、消費者溝通、產品送達等方面發生了變化。

雖然迎來上市首虧,但湯臣倍健股價逆勢上揚。截止3月13日午間收盤,湯臣倍健上漲超過5%,報16.66元/股,市值264億元。為了應對經營上的挑戰,湯臣倍健正在改變以往聚焦大單品策略,重新提出構建“四大單品+兩大形象產品+一個明星產品”的多種品種全線出擊策略,隨之而來的是公司的經銷體系全面升級變革。

湯臣倍健迎來首虧!商譽之危仍在,疲態盡顯急需“激活”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已經躍升為全球購規模第二大的保健品市場,市場規模達188億美元,且CAGR增速達到11.5%,遠高於全球平均增速的6.0%,而截至目前其市場已經擴大至3900億。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又成為保健品行業的一大增長驅動力。

所以,我國的保健品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其克服了目前所存有的主營業務增長匱乏、線上渠道受《電商法》大幅限制這些問題,以其目前擁有接近8%的市場佔有率來看,是非常可觀的。

界動傳媒丨Jie Mobile

財經界動態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