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後,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統治心靈


高中老師說,讀了大學就自由了,再也不會有人管你了;

上了大學才明白,即便是寬鬆的大學環境,依然有很多特別努力的同學,他們自律性比有人管時更可怕。

高中的時候認為,大學裡一定要談一場純真的戀愛;

上了大學才明白,即便單純的同學關係,戀個愛依舊要看臉看身高……

高中的時候認為,大學一定要結交很多有志之士青年摯友;

上了大學才明白,很多同學的大學生活是平庸甚至墮落的,他們的人際關係很多是靠遊戲和打牌維繫的。

上了大學才明白,大道理其實都懂,就是堅持不下來,就是太懶了!!


輔導員朱海勇



我們當年寒窗苦讀十二載,就是為了上大學,我們對自己的學習要有足夠的重視。有人總結:在大學裡,平均每個學期有19周,其中你的期末成績,是由考試前的最後2周決定的,但是你與其他人的差距則是由另外的17周決定的。

有一句話老話是“朋友多路好走”,在大學我們要交幾個交心的朋友。在大一的時候,可以多參加幾個不同的校級部門,多認識不同專業的朋友,因為你會發現,一個人眼中的世界是狹隘的,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事實上,我們畢業以後出去社會中總會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人有著學習、思維、邏輯等方面的碰撞,或許我們可以把大學裡真正的朋友當成一面鏡子,提前從他們的眼睛裡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影子。在對待自己真心的朋友面前,我們總會坦誠相待,放下自己平日裡偽裝的面具,真正地展現出自己的真性情,從而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魅力或者醜陋。有時候我們會陷入“當局者迷”的迷潭裡,找不到自我,這個時候真正的朋友往往會成為你的鏡子,讓你看清楚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改正,及時地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己不能給自己梳妝,但是我們可以從朋友的眼睛裡看見自己,從而梳妝自己的外貌、為人等等。

要學會自己一個人獨立。上了大學,我們會慶幸終於逃離了家人老師的束縛,有了足夠的自由。然而,我們也無法避免失去了被人管著的“自覺”,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要清楚的明白,成績好不好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每天堅持鍛鍊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談戀愛還是宅在宿舍煲劇打機也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大學裡很多事情都是你一個人的事。在這些事情面前,你需要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你今天有認為比上課還要更重要有意義的事情去做,那麼你逃課去做是你自己的選擇,不要因為旁人的三言兩語就受到影響。還有,我們要試著選擇一條合適自己的路。可能很多人會普遍認為,上大學就是為了能夠按時畢業、或者如果足夠努力優秀的話,還可以獲得很多榮譽證書、英語四六級證、普通話等級證等可以為自己求職面試加分的證明。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把這些想法放在一邊,試著重新認識自己,真正瞭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選擇一條自己的路,並集中精力的走下去,你會發現,在大學,除了可以按時獲得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等等,你還可以更早的認識好自己,並且走向未來的道路會更加通暢。

談一場認真的校園戀愛。在大學,愛情是熱烈而純真的,你會從中獲得很多,你會體驗到戀人間吵架後的痛苦煎熬和與戀人在一起的甜蜜時光等等的感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在大學裡就應該談一場認真的戀愛,這場戀愛可以是轟轟烈烈也可以是平淡如水。如果你錯過了,那麼你可能會留下遺憾,因為你可能再也無法體會到大學裡那種純真、美好的愛情了。

要有試錯的覺悟。大一是一個很好的試錯階段,你要把握住難得的機會。因為,大一初來乍到的你是新生,一無所知的你可以什麼都不懂,可以肆無忌憚地犯錯,然後從錯誤中認識怎麼樣去做才是正確的選擇,我相信如果你在大一犯錯了的話,於情於理都不會有人兇巴巴地去訓你,因為你是新生,你有試錯的機會。事實上,試錯在大一可以有恃無恐,在大二大三大四你也同樣可以有這個機會。因為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未雨綢繆在完美預期之內的,想要知道怎麼樣做才是正確的選擇,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去做一次,從錯誤中改正或者發現事情發展得不在預期之內,再停止也來得及。

要充分利用好大學裡的資源,包括大學裡的人緣、學習資源等。大學四年是一段很寶貴的時光,在這段時光裡,你可以認識很多的老師、朋友、同學等等,與真心待你的人好好相處,等到將來出了社會你有困難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朋友中總會有願意拉你一把的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人緣資源。還有,把握好在大學裡我們可以隨時進出的運動場館、圖書館等資源,要多去走走逛逛,因為等你出了校門之後,你可能很難找到不用給錢就可以隨意進出的運動場館、再也找不到像學校圖書館那樣圖書充足的地方,不要等到畢業之後才發現自己曾經擁有過那麼多奇缺的資源才後悔莫及。

最後,最好可以能夠與舍友和諧相處。大學裡的宿舍環境有親密到像一家人的,也有互相鬧矛盾吵得面紅耳赤的,這些都是寢室間常有的現象。然而,在一個宿舍裡不可能所有人都志同道合,就像不可能會所有人都喜歡同一個偶像一樣,你要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沒有人會是完美的,因此你對待舍友需要保持一顆寬容與接納的心,畢竟在大學四年的寶貴時光裡,如無意外的話和你朝夕相處四年的人是他們。當然了,如果你們可以玩到一起,可以常常一起活動的話,你們大學四年的生活不說精彩,至少你會很開心。


源姨


大學生活已經過去三年多了,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知道這些道理,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1,主動承擔責任,學會真正的獨立。

很多人之所以會在上了大學之後走上墮落,一個很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此時此刻的生活,有著巨大的成本。

成本是什麼意思?成本就是你現在浪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為你揹負著巨大的壓力。

想想你為什麼能夠安逸地呆在教室裡讀書?想想你憑什麼可以光明正大地拿著父母的錢去泡妞?想想你不努力學習,生活費從何而來?

正因為你不去想,你浪費時間起來,才會如此心安理得,覺得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任何感情,只要有一方認為對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時候,往往就是破裂的預兆。

你要知道,你呆在學校的每時每刻,都有父母在為你承擔著壓力,生活從來沒有容易過,如果你覺得容易,一定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吧,好好學習,爭取有所作為才是王道。

2,表面上你和你的同學一樣,但你們之間有著巨大的不同。

你和你的同學,之所以能夠上同樣的大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們的高考成績差不多。

你們就像正態分佈一樣,彼此的成績差距,其實不會有巨大的區別。但如果你因為這一點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別人墮落的時候,你也可以跟著一起墮落,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心理學中有一種理論叫做“確認偏誤”,意思就是當我們對一件事物持有某種看法時,我們會找到各種理由來支持它。

例如當你看到別人在大學不思進取,只要在學期末的時候,糊弄一下,考試照樣可以過關,畢業之後照樣可以找到工作,那你也會認為“對學習敷衍了之,一樣可以成功”。

只要你這樣想,你就會找出各種證據來支持它。

但你和你同學真的是一樣嗎?

並不是,他們的後路比你多多了,你的家境清貧,沒有任何關係和人脈,畢業之後很有可能會失業,而和你一起通宵玩王者榮耀的舍友,畢業以後就能在父母的支持下,在一線城市落地生根,而你呢?

你們只是看起來一樣而已。

3,學無止境,要做終身的學習者。

《富爸爸,窮爸爸》中的富爸爸提到這樣的一句話:有些人一旦離開大學,就立刻停止了學習,他們不知道的是,畢業正是求知的開始。

我見過很多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就很少對自己腦中的知識進行更新,在他們的意識裡,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但事實上,世界變得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快,還要猛。

富爸爸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但從來沒有停止對知識的追求,他自學了創業中所需的財務知識,知道如何避稅,也知道如何才能讓錢為人工作,而不是相反過來。

所以他過得越來越輕鬆,最終實現財務自由。

這裡我不是提倡讀書無用論,我是要你即使人不在大學這個外部環境中,也不要停止對知識的渴望。

希望對你們有用。


曾少賢


第一,獎學金要看學習成績分和發展分。你會發現有的人成績好卻得不到獎學金,其實就是因為課外活動參加得少,綜合素質的分數不夠。所以,不要以為成績好就可以拿到獎學金了。

第二,不要以為大家和你上了同一所大學,大家就沒有差距。錯了,差距一直存在著。西部的考生總體素質上就不如東部的考生。

第三,大學脫單並非自然而然的事情,你要勇敢嘗試。

第四,什麼“沒有掛過科不算完整的大學”,其實只是一句扯淡的話。千萬不要信,因為掛科導致你和獎學金無緣、和優秀班幹部評選無緣、保研無緣。哦,沒準你補修還過不了。

第五,儘量少熬夜。熬夜導致內分泌失調,臉上爆痘,人的狀態不會太好。長此以往會加速你的衰老。我喜歡打籃球,會發現大四和大一在體力上是可以有一個明顯的區別的。

第六,凡事得靠自己。這一條挺悲觀的,不過也只能如此了。

第七,大學室友在大一開學的時候,一般會談心,交流甚歡。後來就漸漸的沒了,好可惜。

第八,不要為了合群就去交友,大學裡面,其實很多人一個人生活的挺好。

第九,大學不是你想象的模樣,很現實。

第十,考上好大學才是王道啊。

第十一,大學寢室裡面的那些人不都是你的朋友,如果和他們相處得不融洽,只要不過分就沒有必要太在意。分寢室的時候是隨機分配進來,誰說隨機在一塊的就可以稱為好朋友呢?朋友是需要自己挑的。


白詩詩


其實,上大學,並不是說換了一個地方學習,也不是光是個子長大了,應該心長大了,而且變得成熟了,更加理智了,更加努力了!

1、讀書無用論那是騙人的,特別是窮人

高考是改變許多人命運的關鍵,特別是農村人。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農村大國。人口多,競爭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農村大部分的條件不好,農村收入低,農村花銷卻大,近年來的扶貧脫貧濟困一直是當前的重要工作。


俗話說,窮則思變,既然貧窮已經是現實,所以想方設法改變就是最捷徑的辦法。農村人上大學更多的是為了改變自己,光耀門楣,改變命運。雖然說現在的大學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就業問題,但是上大學起碼提高了孩子學歷,就是出外打工也有了就業的“第一門檻”——畢業證,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肯學習,總有出頭之日,總有成功之時!

2、南方北方大不同

不到大學不知道,南方北方各不同。真得不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而是位置。比如一個南方的姑娘怎麼也不會懂得在北方冬天還要穿毛衣,因為他們習慣了襯衣連衣裙,北方的世界我不懂。




一句話說的好,“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真得,不出去看看,根本不知道,真得很神奇,這裡下雪,那裡打傘,不是特效,也不是吹牛,地理位置不同,稱謂不同,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解決問題也不同。

3、 大學生總是錢不夠花,但也似乎不愁沒錢花

從前上大學想法設法借錢,和父母騙錢花,現在不僅有了校園貸,而且有京東白條、螞蟻花唄等等。


在父母提供的基本生活費可以覆蓋的範圍之外,大學生還潛在許許多多隱形消費:校外租房、買tt、剁手品牌口紅化妝品、最新電子產品、為偶像打call…


才華不減當年


四年大學剛剛讀完,現在研一。,我就以身說法吧。我感覺進入大學讓我明白了三個道理!

1、上了大學就可以玩了,這句話完全是騙人的!

我剛上了大學之後壓力超級大,因為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很難聽懂,每天都生活壓迫之中。為了學好這兩門課,我幾乎每天晚上沒有課的時候都要泡圖書館。還有就是如果考研的話,大四過的和高三基本沒有區別。

2、不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有目標

我進去大學之後,我就制定了一個目標,就是保研。每個學期都要拿到很高的分數,保證自己的排名可以保研。有個室友一開始就準備工作,所以他大三下學期沒課的時候,就去北京找實習,後來畢業簽了一家非常不錯的互聯網公司。所以說上大學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3、珍惜和你同學、室友相處的那段時間

其實大學四年的時間很短,和你室友,同學相處的時候多一些幫助,多一些寬容。我們宿舍關係特別好,期末的時候我幫助他們複習,假期的時候他們帶我出去玩。畢業了以後,大家離的很遠,見一面真的不容易。

總結下來就是,大學讓我懂得了,大學並不是那麼輕鬆的,如果你想將來不後悔,一定要努力。其次就是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這樣不論是你以後讀研,還是找工作,你都知道你在大學四年到底要做什麼。還有就是和你的同學,室友好好相處。




小海說教育


上大學以後,我明白了很多東西。

第一,為人謙虛謹慎。

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因為成績還不錯,經常心高氣傲。覺得自己有點成績就經常顯擺,導致很多人都不喜歡我,有一次英語老師找我聊天,最後聊到我的這個缺點,他建議我為人一定謙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人喜歡一個心高氣傲的人。

第二,情商高的重要性。

提到這個問題,也是發生在我的身上,我上大學期間很單純,幹什麼都很感性,頭腦發熱就去幹,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經常得罪人。人際關係弄得非常糟糕,有一個和我關係不錯的老師有一次找我談話也提到這個問題,他說:上大學不要死讀書,情商高很重要,通過我對你的瞭解,我發現你情商很低。經常聽不懂別人的言外之意,為人處事方式也很差,建議我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第三,讀對書。

讀書,我們從小到大都在讀,但很少人讀對書,都是亂七八糟胡亂讀書,因此沒有發揮出讀書的作用,老師教導我多讀對人生髮展有用的書籍,比如人際關係、心理學、領導力、國學等等,從中會學到很多對未來發展有益的知識。

第四,不好高騖遠。

這個問題其實在我身上也發生了很多事情,上大學期間因為想賺快錢去貸款開網店,最後虧得一塌糊塗,最後總結出做任何事情都得腳踏實地,一個腳印才行,走得太快容易摔跤。

第五,談戀愛

說起談戀愛,很多人一聽到就會睜大眼睛,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對這個都很感興趣,一生都在追求愛情的甜蜜,我上大學我們校長開學典禮就給我們講過這個事情,他說上大學談一場戀愛對未來有一定的意義,比如留下美好的回憶,又可以提高情商。

第六,旅遊。

旅遊可以拓寬一個人的視眼,經常呆在學校裡就像一隻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豐富多彩,多出去看看對自己出社會發展有一定的意義。

第七,做兼職。

在未畢業之前去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實習崗位對畢業工作有非常大的好處,我有一個同學大學期間就去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剛畢業就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比很多沒有經驗的同學領先了很多。





李茂同學


經過大學的三年,雖然不認為自己能夠將所有人的感悟都瞭解,但是能夠說一些自己的想法分享給你。

第一,機會是稍重即逝的,一定要抓住。以前一直覺得機會這種東西是都會有的,以為即便現在錯失了在未來也能夠補救的。但後來經歷了一些事情才明白機會是不會等我們的,我們只有憑藉自己去抓住,否則在後來的歲月中,每當想起都會覺得後悔。

舉一個例子。大一的時候我們學校有一個交互式的組織,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那裡學一些東西。但是隻是覺得有趣。但是聽別人說參加後假期會很忙碌,時間上都會受到限制,我便猶豫了。等我想要參加卻結束了時期。後來聽同學說現在交互式的學生已經能夠獨立做項目了,一個月能掙五千多。如今想來無疑時錯失了機會啊。

第二,努力不是沒有用的。有時候會質疑學習究竟有用麼,畢竟中國的大學相對輕鬆,很多人都是奔著高考後解放的生活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後來我室友成績很好拿了高額獎學金我才明白,其實知識就是力量,是金錢。我們以為的知識無用是因為沒有做到最好。

第三,嘗試多參加一些活動。學校每年都會有創新的比賽,不要覺得無用或是不可能評比上。這樣的活動看起來很小,可有可無,但實際上,它能夠寫在簡介上。與其浪費大把的時間去刷劇不如去嘗試多思考,多創新,讓自己的想法成為現實。

第四,總會有更厲害的人。其實我們在初中和高中遇到的人大多是與我們勢均力敵的,但是在大學你會遇到很多厲害的人,而在未來我們步入社會,我們會約到更厲害的人。我們看到的會更廣,瞭解的更多。我們也只有讓自己不斷地變得更為優秀。

第五,家人是孤獨的。因為我很少回家,也就是寒暑假回家。每次回家父母都會準備好豐盛的用餐。平時他們有時犯懶隨便準備了什麼不大在乎。所以家人總是將目光放在子女身上,如果可以多打電話或是多回家看望父母是我們應做的。

大學教會的其實是獨立和思考。我們能夠脫離父母,就像是終於成為了一名成年人,能夠為自己負責。所以大學的感悟會有很多,很多道理也是在不知不覺中明白的。我說的或許並不全面,畢竟大學四年的時間不是三兩句話能夠概括的,只有自己真正體會才能懂得。


是林森


這問題有點深奧!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從小學開始吧!

小學的時候覺得蘭博基尼什麼的唾手可得!

初中的時候覺得弄輛奧迪也不錯!

高中的時候覺得弄輛尼桑也不丟人!

大學的時候覺得弄輛電動車能去找工作就很知足了!

畢業後。。。

兄弟 快點兒!黑~今兒有座哈!黑黑~


hi這個星期曰你有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