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該怎麼追肥,追肥有什麼注意事項?

農技廣播站


從玉米整個生育期養分需求總量和需肥規律上來看,對氮磷鉀三大元素的需求總量以氮肥最多、鉀肥次之、磷肥最少,從出苗到拔節期時,對氮、磷、鉀的有效養分吸收量佔比分別為2.5%、1.12%、3%;但從拔節到開花期時,養分需求量急劇增加,對氮磷鉀的有效養分吸收量佔比分別為51.15%、63.81%、97%;從開花到成熟的有效養分吸收量佔比分別為46.35%、35.07%、0%。

其中,玉米對氮肥和磷肥需求量最大的時期是抽雄期,對鉀肥需求量最大的時期是拔節到結穗期,而玉米對養分吸收最快、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時期是大喇叭口期,此時追肥效果對玉米的長勢、增產效果最明顯。掌握好以上玉米需肥規律,我們就能在玉米施肥管理上做的施肥效果的最大化。

在玉米的追肥管理上,一般可以分為苗肥、稈肥、穗肥、粒肥四個追肥階段,其中稈肥和穗肥是追肥的關鍵,但追肥時要結合墒情、地力、品種特性、苗株長勢等靈活決定。

1、追苗肥

苗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苗促長,對於底肥充足、墒情較好、長勢健壯的地塊,出苗到拔節前可以少施或不施肥,對於底肥不足、墒情較差、苗勢黃弱的地塊,可以用10%的人糞尿澆灌或者用0.5%的尿素水噴施或者每畝追施3-5斤的氮肥,以此來促進幼苗儘快恢復正常長勢。

2、追稈肥

稈肥一般在玉米拔節後7-10天或者在玉米6-8葉時進行追施,目的在於促進苗株的莖稈生長、幼穗分化、擴大葉片受光面積,追肥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正常地塊可以每畝追施10-15公斤的尿素,磷鉀不足的地塊,可以按照8-10公斤氮磷鉀三元複合肥的方法進行追肥。

3、追穗肥

穗肥一般是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時或者玉米長到10-12片葉時進行追施,此時正值玉米對養分需求量最大的大喇叭口期,所以在追肥時應當重施,目的在於促使玉米根莖葉同步良好發育、促進玉米穗大粒多飽實,對提高玉米產量效果非常關鍵。此時追肥也應當以氮肥為主,普通地塊可以追施15-20公斤左右的高氮低磷複合肥,墒情差、長勢弱的地塊可以把用量增加到20-22公斤,墒情好、長勢旺的地塊可以把用肥量減少到15-16公斤左右。

4、追粒肥

玉米從抽雄到成熟的這段時間被叫做花粒期,此時玉米已經完成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化,追肥的目的主要主要是進一步促使玉米穗大、粒多、粒重,同時預防玉米發生脫肥早衰現象,此次追肥一般在玉米雄穗抽出後10-15天內或者在灌漿期時追施,此階段對氮肥和磷肥需求量比較多,建議用0.5-1%的尿素水+0.3%的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施,連噴2-3次即可。

此外,很多地方的農民朋友為了節省時間、省事兒,經常採用玉米施肥“一炮轟”的方法,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施肥方法,如果想玉米高產,還是建議進行分次追肥的好。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不說我都忘了,這幾天要給我家玉米追肥了,因為我家玉米種的晚,現在剛長出來有二三十釐米的樣子,因為是人工種植,種的時候沒有上肥料,現在很多都是機械種植,種玉米的時候就把肥料灑到地裡,很少有人工追肥了。

之所以我會給我家玉米追肥,是因為我家有塊土地機械無法進入,必須人工種植,因此才需要給玉米追肥,追肥可真是個苦力活,我的童年就是那樣過來的。


下面我來講一講,如何給玉米追肥。

首先是玉米的肥料,可以購買兩種肥料,一種是玉米專用肥,另一種就是化肥,而追肥的時候,我們更傾向於選擇化肥,這種肥料勁大效果明顯,不過現在的肥料可太貴了。

首先施灑肥料的時候最好先給玉米地除草,否則肥料都跑到草上了,我家地裡的草特別多,這幾天忙著人工除草,這有4個好處,

一種是除掉玉米地裡的草,

第二是現在天氣炎熱,用鋤頭鋤過的,土地不容易乾裂,

第三因為除過的土地是虛的,這樣施肥的時候也會輕鬆很多,

第四就是在除草的過程中把周圍的土護住玉米根,這樣玉米的根就會牢固一些,玉米不容易倒伏,使玉米能更好的成長,這不是機器所能取代的。


我們給玉米施肥的時候,是用拉梨拉一個小勾勾,然後把肥料丟下去,一顆玉米所需要的肥料,大概就是一勺子那麼多,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切莫把肥料灑在玉米的葉子上,這樣會燒死玉米的。

最後玉米施完肥料後最好能有一場雨水,這樣有利於肥料快速被土地吸收,因此如果玉米地特別乾旱,玉米施過肥料後需要澆水。

總之如果土地太乾了,肥料不容易被吸收,這就是我所能想到所有細節,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鄉村小二哥


種植玉米要施入底肥,大家都知道,但是玉米追肥在整個生育期中也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正確追肥很關鍵!

一、追肥時間

目前大多數農戶都會選擇在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這沒什麼問題,如果嚴格來說,玉米在拔節期、孕穗期時也是需肥的高峰期,據小幫手瞭解,現在不少農戶選擇大喇叭口期追施一次,後續就不在追肥了,其一,這種種植方式已經持續多年,不好輕易改變;其二,考慮到成本問題,多追肥一次,一畝地需要增加幾十元的成本。

因此,玉米追肥時間,如果只追施一次的話,可以選擇在大喇叭口期進行(10片葉左右),如果追肥2次或以上,再孕穗期的時候再追施一次。

二、追肥量

追肥一般是以尿素為主,補充氮肥,促進玉米的生長,據小幫手瞭解,不少農戶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的量,如果嚴格來算,不同地塊需肥量是不同的,要看土壤的墒情、土壤的肥力、底肥的使用量、玉米的長勢等等綜合因素來決定的。

如果肥力好的高產田,在追肥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少施一些,同時建議補充穗肥,產量會有提升,相反,如果是肥料一般的中產田,在大喇叭口期追肥時,可以適當增加用量,另外,也建議在穗期時再次補追一次。

三、追肥方法

前些年的時候,不少農戶追肥時都喜歡撒施,簡單省事,把肥料直接撒到行間就行了,不過,農戶們發現這種追肥方法利用率較低,錢花了,但產量沒有明顯的增加。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選擇溝施,地塊少的採用人拉耬車的方式進行追肥,而地塊多的朋友採用機械式的追肥設備,速度增加,效果還不錯,更重要的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小幫手看過一個農戶做的實驗數據,追肥時的深度在250px左右時,相比直接撒到地面上進行追肥,最終的產量能提高15%左右。

除此之外,有些種植戶會採用免耕種肥同播,或者是使用緩釋肥,在整個生育期內就不用考慮追肥了(尤其是部分種田大戶,省事,省人工),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但是目前的玉米種植,提倡氮肥後移,多次少施,個人建議後期還是追肥為宜,當然,地區不同,種植模式也有差別,以上只是建議罷了。


農民的小幫手


玉米追肥從這幾點開始,就是澆地的時候撒上化肥,這裡需要注意的有幾點。

一般在澆地的時候因為水的流速很快,在撒化肥的時候,需要均勻的撒開,但是化肥很容易被沖走,所以要提前撒上,這樣它與空氣中的水分氧化就不會被沖走了。提前撒大概半天時間就可以。

玉米追肥的時候化肥儘量不要撒在玉米杆上,那樣容易收壞玉米。因為它吸收的化肥量過多養分不平衡造成了幹葉枯萎。因為在澆水的時候化肥是直接滲入地下很快的。所以這點要注意。玉米追肥階段有兩個階段。

第一是在玉米中期也就是高度達到了人的腰部,這時候追肥可以叫玉米生長到秀穗,那麼開花授粉完成之後再交澆一遍。不論這個時候是哪種階段化肥的用量一定要把握好,不要多也不要少,按照自己的玉米實際情況來撒,用量看實際情況。不同階段的玉米虛弱的肥料用量是不同的,能夠保障玉米完全長好,也就是玉米粒灌漿可以用得完即可。


農業技術員楊帆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可見,肥料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玉米,作為一種喜歡大肥的作物來說,追肥是它的重要環節之一!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一般有三個時期,是需要營養成分最多的時候: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絲期,因為這個期間生長迅速,穗分化進行,消耗養分是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時追肥,來供給玉米生長所需要的養分。

追肥的最佳時機就是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我們本地一般都是“一炮轟”式追肥,就是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而且只追施這一次,後續就不再追肥了。

玉米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我們最常用的就是尿素了,輔以磷肥、鉀肥或農家肥,來補充玉米快速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促進玉米生長籽粒飽滿,高產穩產!我們一般每畝地追肥尿素20公斤左右,地力不肥沃,苗弱的可酌情適量多施加肥料,來保證玉米發育所需養分!

玉米追肥,現在基本上都是撒播,在雨水即將來臨或雨後進行。這雖然節省了勞動時間和勞動力,但還存在一個弊端,有時候肥料撒了,但雨不一定下起來,肥效容易揮發,影響追肥效果;有時候雨下的過大,會把肥料就著雨水衝出田裡,達不到追肥的效果。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穴施,在玉米植株之間挖坑,將肥料填於其中,用土蓋之,但注意離根系不要太近,避免燒根。這個方法需要時間和勞動力,小面積種植可以,地多的就要考慮機械化了。



追肥過後,如果下一場雨,效果會更好。如果地裡乾旱,而且近日無降雨,就要進行人工澆水了。地表溼潤有利於肥效的吸收,可促進玉米發育,穗大粒飽,為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總之,玉米追肥,在玉米生產過程中是重要的一環,我們做好了追肥所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才能促進玉米生長髮育,使籽粒飽滿,增加粒重,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我是雲朵兒,三農創作者,以上是我對"玉米如何追肥及注意事項"的理解,歡迎您來關注我,給我留言,我期待您的評論!


雲朵在鄉村


大家都知道玉米在種植的過程中比較簡單省事。由於品種不同,成熟期在70到150天之間。很多人在種植玉米之前,施用一些基肥。然後再打一遍除草劑就外出打工,等到玉米該成熟的季節再回來收割。


玉米想高產,管理是關鍵。其實玉米在種植的過程中,對水肥條件也是有要求的。產量越高,對氮磷鉀肥的需求量就越大。玉米缺氮肥會導致幼苗較細,長勢較弱,葉片發黃。缺磷肥會導致根系發育不良,苗期表現出葉片紫紅色。玉米缺鉀肥會導致葉片早衰,抗倒抗旱能力降低,容易禿尖,形成秕粒。

那麼應該如何進行施肥呢?由於玉米生育期比較短,需肥量比較大,所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方式進行合理施肥。

1.基肥。在玉米播種之前,基肥多選用複合肥,具有持效期比較長的特點。前期以高氮、低磷、低鉀的肥料為基肥(22-9-9),每畝30到40kg進行撒施或溝施。

2.追肥。在玉米出苗之後,可以在三個階段追肥,分別為攻稈肥、攻穗期、攻粒肥,這一方面需要結合土壤的水分條件與肥沃程度。一般情況下在水分貧瘠的田地上,需要澆水施肥多次,一方面解決旱情,另一方面提供營養。如在營養條件比較充分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徒長以第二次追肥為主。

上述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進行補充和評論。

歡迎點贊和關注,更多農業知識持續更新中。


小位說三農


玉米想要高產,後期田間管理不能放鬆,在玉米田間管理諸多內容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給玉米追肥。但玉米該怎麼追肥,追肥有什麼注意事項,並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首先是在追肥時間選擇上,有些玉米種植戶在玉米種植初期不適用底肥也不澆水提熵,但在玉米齊苗之後就要開始酌苗情追肥,此時追肥是追施次苗肥,主要針對弱苗進行追肥,多以速效氮肥尿素為主。

在玉米苗七八片葉子,也就是玉米拔節起身時追一次肥。此時玉米追肥是拔節肥,方便玉米更快的拔節起身。但玉米拔節期不久就是玉米大喇叭口期,所以有些農戶給玉米追施拔節肥就選擇靠後兩天,拔節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一次進行完成,對拔節期前給玉米進行蹲苗,在拔節期過十來天給玉米追肥,讓肥力趕在大喇叭口期,既對玉米營養生長有好處也對玉米生殖生長有好處。

然後也可以在玉米抽雄結穗階段進行追肥,當然追肥時間點稍微要靠前,在玉米抽雄前追肥讓肥效趕在抽雄結穗時發揮最大效果。玉米抽雄結穗階段是玉米花芽分化階段,此時如果水肥充足同樣可以提高產量;我們本地過去也有在玉米灌漿期追肥的例子,即便現在一些大包地戶如果天氣允許也會鑽進玉米地,在玉米灌漿期進行澆水追肥,但玉米產量提高有限,也就百十斤多吧。

從玉米生長週期來看對氮肥需求量最大,所以玉米追肥儘量追施氮肥,特別是速效氮肥。玉米苗期追肥用量要結合底肥用量,一炮轟玉米種植戶給玉米追肥要適當減少追肥量,重點是對玉米弱苗追肥,儘量保證玉米弱苗快速提升長勢。如果玉米播種時沒有施用底肥,給玉米追肥時一定要追足肥量,特別是大喇叭口期追一次肥的種植戶,畝用尿素八九十斤,追肥之後澆水提熵。

敲個黑板:玉米追肥時間最重要的時間檔口就是玉米大喇叭口期,會影響到後期玉米產量,此時追肥要結合底肥用量,最好使用速效氮肥例如尿素進行追肥,小地塊兒追施稀人糞也可以;雨前追好肥效果明顯,甚至不需要對尿素覆土;後期穗肥和灌漿肥可以合二為一追肥,但玉米地中高溫低壓,容易出現人身安全問題,關鍵是追肥引發的高產效果也不太明顯,對於小戶家庭來說增產量還不夠人工費用。


海棠小醉


夏玉米的播種一般都是麥收後直播,而且大多是在農忙時搶農時、搶墒情的情況下免耕白籽下種的搶茬直播,所以追肥顯得十分重要。

那麼,夏玉米應該如何追肥?追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夏玉米追肥的原則

根據夏玉米生長髮育的需肥規律和特性實行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鉀肥及微肥的合理搭配。根據地力狀況和玉米的計劃產量目標來確定施肥量。在肥料量的分配上,要輕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補追花粒肥,確保整個生育期各種養分的合理供應。

二、夏玉米追肥的用肥量

玉米在生長髮育中需要的養分元素最多的有氮鉀磷、硫鈣鎂等。根據其需肥規律的測算,每畝生產600公斤玉米粒,平均需要16公斤純氮,摺合尿素36公斤;需要6.5公斤五氧化二磷,摺合標準的過磷酸鈣45公斤;需要10公斤氧化鉀,摺合氯化鉀16公斤。另外,每畝玉米田還需要施用1公斤硫酸鋅肥料。

如果施用複合肥料或者磷酸二銨等其他肥料,就需要按照上述氮磷鉀的比例計算用量。



三、夏玉米追肥的時期及施肥方法

對於夏直播的玉米田,在前茬冬小麥播種時每畝施用了3噸以上優質有機肥料的前提下,玉米追肥就可以以施用化肥為主按照上述氮、磷、鉀、鋅肥的總用量按比例分配到苗期、大喇叭口期及花粒期進行追施。

1、玉米苗期追肥。

在玉米拔節期將全部的鉀肥、磷肥、硫肥和鋅肥和三成的氮肥進行追施,實現促根壯苗促拔節。

2、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

在玉米植株的第11、12片葉子展開時將氮肥總量的五成追施到玉米田間以促進玉米穗的生長期增加籽粒數。

3、玉米花粒期追肥。

在玉米籽粒的灌漿時期將剩下的氮肥,即氮肥總量的20%追施到玉米田間以增強植株葉片光合作用、促進籽粒飽滿、增加玉米籽粒重量。

以上各期追肥都要在植株一側開溝深施,深度以15到20公分為宜。



當然了,如果前茬土壤貧瘠,麥收後通過深耕播種玉米,則可以在耕地時將有機肥和上述全部磷肥、鋅肥和鉀肥總量的50%、總氮肥的10%施入土壤。將總氮肥的20%、總鉀肥的50%於玉米拔節期追施。將總氮肥量的50%於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將總氮肥量的20%於玉米花粉散後的十天左右進行追施。

總之,夏玉米的追肥堅持輕施苗肥、重施穗肥、補追粒肥的原則,將玉米整個生長髮育期所需要的養分總量根據需肥規律按比例分施到苗期、穗期(大喇叭口期)和花粒期,這樣平衡施肥、按需施肥、分期施肥才能達到預期的產量目標。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玉米是大秋作物,春種秋收或夏種秋收,生長期普遍在110天左右。春播玉米夏種玉米,播種前都要施足底肥。底肥通常為農家有機肥和氮磷鉀多元素混配肥或單種各元素化肥混合使用。在玉米生長初期,玉米的生長不需要太多的追肥,初次澆水可根據玉米長勢少施化肥也可以不追施化肥。玉米澆過頭遍水,氣溫升高生長迅速,很快進入大喇叭口期,此時玉米生長需肥量需水量很大,此時應結合澆二遍水重施追肥。追施化肥以含氮量較高的氮素肥料,比如尿素,也可以添加一些鋅肥。或施用專門的玉米衝施多元肥。只是這種肥料價格貴,含氮量不是很高,如果在以往的追施化肥中,用尿素這種含氮量高的化肥能使玉米產量正常高產,還是用尿素加鋅肥比較划算。有些地區的土壤中本身並不缺乏其它元素,比如甘肅有些地區的土壤是缺磷少氮富含鉀,施用肥料應根據當地土壤特性施用,這些都要靠歷年積累的經驗。氮元素是農作物需求量最多的元素,施用量較大,象我們這裡尿素做追肥畝用量在20公斤左右,再多意義不大,除增大成本外,還可能造成玉米徒長過旺,在成熟期貪青,籽粒水份大水脹,幹後成為不飽滿的皺粒。在追施尿素時適當加些鋅肥效果更好。在玉米大喇叭口後期,玉米開始抽穗結捧,此時看玉米生長情況,若不出現旺長而長勢不好,澆三遍水時可適當少量追施一些速效氮肥,如碳酸氫銨,硫酸銨等,如果生長旺盛,則不必再追施化肥。


老百姓寧


玉米作為我們家的主要農作物,每年九月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因為是收穫期。而前期我們一定要做好提高產量的措施。在此過程中追肥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步驟,它可以有效使產量提高,所以說農戶在種植時候一定要掌握了正確方法,這樣的話才可以如願使產量提高。

追肥技巧

1、肥料選擇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都是需要攝入大量的氮肥,還需配備其他元素的肥料。但是氮肥的使用量要多一些,而且還要注意根據生長習性來攝入施肥。因為不同的品種,需要的肥料種類是有所不同的。

2、追肥時期

在生長期間可以一次性的攝入肥料,也可以多次進行施肥。但是一般的農戶都會選擇多次追肥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相對來說對其生長更有好處。多次追肥,肥料的吸收會比較好,增產效果就會好。如果分次,那麼給它攝入三次肥料是最合適的。

追肥注意事項

部分農戶在給玉米攝入肥料的時候,就會直接把肥料撒在地上,但是主要是氮肥,如果直接把這種撒在土壤上面的話,就會導致肥料吸收量非常差,這樣效果特別不好。所以說,農戶要使用開槽追肥或者是覆土追肥的方法。

有時候種植的密度特別小,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去少量施肥,施肥量過大會對於植株的根部造成很大的損傷。如果在生長的時候,植株的苗看起來非常弱小,這個時候就應該儘早給它進行追肥,追肥之後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生長狀況。如果說依然比較弱的話,那麼就要給它進行噴施葉面肥。

另外,在給玉米攝入肥料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天氣的狀況,如果說這幾天一直是陰雨天氣,那麼就要把施肥的時間向後推延幾天。其實在施肥的時候最合適的天氣就是陰天。如果說是太陽比較強烈的話,肥料吸收特別快,會容易使植株的根部受到傷害。所以種植玉米期間必須要有正確的種植方法,這樣才可以保證後期產量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