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他們曾是國足體測困難戶,個個實力一流,踢12強賽遊刃有餘

如今的國足實力每況愈下,似乎大有“王小二過年”的感覺,那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客觀來說,中國隊除了守門員這個位置令人滿意以外,從前鋒到中場再至後衛均讓人詬病,尤其“鋒無力”是國家隊長期難贏球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曾幾何時中國男足也擁有不少的優秀前鋒,這些人放到亞洲層面也算得上一流前鋒。昔日的國足有4個著名的體測困難戶,但他們個個實力超群,如果放到今天用他們去踢亞洲強隊可謂毫無壓力。

懷念!他們曾是國足體測困難戶,個個實力一流,踢12強賽遊刃有餘

自從1989年國足遇到了“黑色三分鐘”的慘敗後,中國足協於是緊鑼密鼓地醞釀職業聯賽,並推出來了體能測試政策,其中包括“12分鐘跑”與“萬米跑”等測試體力的硬項指標。凡是不達標的人就很難獲得聯賽資格。當時各球隊的球員均在海埂進行體力考核,結果其中有很多著名的球員也淪為了“體能困難戶”,比如郝海東、高洪波、高峰、小王濤這4名強力前鋒。

懷念!他們曾是國足體測困難戶,個個實力一流,踢12強賽遊刃有餘

郝海東曾有“亞洲第一前鋒”的美稱。這裡有個概念值得強調一下,“第一前鋒”指的是第一流水平的前鋒,不是“亞洲第一人”的意思。這位國足昔日前鋒有著出色的爆發力與啟動速度,曾經巔峰時期的百米速度為11秒45。1997年,郝董以18球拿下了當年的甲A射手王頭銜,並且幫助大連萬達奪冠,摘下亞俱杯亞軍。當年的郝海東放到今天的國家隊的話,踢亞洲強隊也毫無壓力。

懷念!他們曾是國足體測困難戶,個個實力一流,踢12強賽遊刃有餘

高洪波是國足歷史上的一名非常有靈氣的前鋒。因為他不是快馬型的速度前鋒,也不是站樁式的高中鋒,但他在場上卻可以進球,甚至攻破歐洲強隊的球門。1984年,19歲不足的小高在亞青賽一戰成名,並一個人包攬了國青的所有進球。隨後第2年,高洪波又幫助國青打進8強,拿到世界第7的名次。當時小組賽就是他一個人2次攻破英格蘭球門,使得國青2球贏了世界強隊英格蘭。如果今天的國家隊有高洪波這樣的前鋒,也許世預賽就不怕敘利亞了。

懷念!他們曾是國足體測困難戶,個個實力一流,踢12強賽遊刃有餘

高峰是當年國足的又一匹快馬。這位速度型前鋒啟動速度極快,巔峰時期百米速度為11秒4。1997年十強賽,國足對陣科威特,高峰在比賽結束前憑藉速度幫助球隊打進至關重要的一顆進球。速度快,射門力量足,動作靈活,這些都是他的特點。可惜,這匹快馬後來沒能繼續保持輝煌。若是今天的國足有他這樣的前鋒,估計踢強隊也不會懼怕了。

懷念!他們曾是國足體測困難戶,個個實力一流,踢12強賽遊刃有餘

以前的國足除了不缺速度快馬以外,而且還盛產擅長頭球的高中鋒。昔日大連萬達的高中鋒小王濤就是這樣的球員。身高1米94的他曾是大連歷史上非常出色的高中鋒。這位高個兒除了頭球技術一流以外,而且還有一腳任意球。1997年,他曾入選了戚務生的國家隊,後來因故沒能參加當年的世預賽。客觀來說,別看他在國家隊沒有表現機會,其實比今天的國足前鋒楊旭厲害多了。

不吹不黑,當年的郝海東、高峰要優於今天的國足快馬武磊,而小王濤則完勝楊旭,高洪波更是可以進球的高效前鋒,假如今天的國家隊有這4位“體能測試困難戶”,那麼世預賽的12強賽估計就不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