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評改詩詞高研班三期學員作業

蘇俊評改詩詞高研班三期學員作業


蘇俊評改詩詞高研班三期學員作業


(一)

登岳陽樓

拾階岳陽上,

批:本句自拗一般作平平仄平仄,雖然老杜有“昔聞洞庭水”先例,終非正格。岳陽上,上字亦彆扭。

建議易為:岳陽天下勝。先點題。

極目遠囂塵。

批:遠字未盡到位,建議易為:絕囂塵。

浪卷霞千道,雲浮日一輪。

批:此聯尚稱。唯用字欠細。

建議稍改:天織霞千匹,波浮日一輪。造景或更見氣勢。

吟詩憐杜老,捫柱思賢臣。

批:此聯意好,頜聯摹景,則此聯述人文,自具章法。唯思字作動詞為平聲犯三平,況杜老賢臣對句欠工。

建議改為:杜陵家國感,範老樂憂身。似更工穩。

脫俗心無慾,悠然已渡津。

批:尾聯言脫俗,似未盡關合主題,失之空泛、散亂。

建議改為:萬古文章地,高歌擊節頻。尾聯振起,又回應主題,亦見氣勢。

全詩改後:

岳陽天下勝,極目絕囂塵。

天織霞千匹,波浮日一輪。

杜陵家國感,範老樂憂身。

萬古文章地,高歌擊節頻。




(二)

登岳陽樓

覽勝岳陽上,登臨逸氣馳。

批:首句孤平,二句當於第三字救。

建議易為:沽得岳陽月,登樓還一卮。還字救上句孤平。

風和鷺競羽,雲淡遠山眉。

批:此聯後三字詞性、結構均失對。

建議改為:湖開妝鏡好,山掃黛眉宜。以接應登樓所見。

滾滾潮聲急,棲棲倦客痴。

批:滾滾一般言江濤,此處仍當融入人文歷史。

建議改為:更抱千秋感,來參四壁詩。以注入滄桑感慨。

憑欄溫古聖,淬骨煮蘭芝。

批:結句五字表意未清,擬改為“憑欄懷古哲,不盡樂憂思。”以切範記主題。

全詩改後:

沽得岳陽月,登樓還一卮。

湖開妝鏡好,山掃黛眉宜。

更抱千秋感,來參四壁詩。

憑欄懷古哲,不盡樂憂思。

蘇俊評改詩詞高研班三期學員作業


(三)

登岳陽樓思范文正公有寄

批:此題言登,詩則言夢,何如改為“夢登岳陽樓”?詩題亦不宜過長,即此五字可也。

夢裡輕身上此樓,

批:題既曰夢登,此則點題,亦當。輕身二字淺俗且流於表面,太著痕跡,可易為“夢裡飄然上此樓”,以增其逸氣。

洞庭八百一山浮。

批:一山浮,當指君山,然一山較泛,可易為“洞庭八百接天浮。”以摹其上下一色之景。

與公對月窮千里,

批:與公二字欠交代,頗覺突兀。意指希文而尚欠鋪墊。可易為“憑欄欲喚希文起”以起承上啟下之用。喚範公起而結句把酒云云皆有著落矣。

把酒臨風話樂憂。

批:結尚穩,仍之。

全詩改後:

夢裡飄然上此樓,洞庭八百接天浮。

憑欄欲喚希文起,把酒臨風話樂憂。


(四)

題岳陽樓

一記悠悠引客臨,

批:一記悠悠,四字配搭未合,記雲悠悠意隔,臨,一般而言登臨合用,獨用少見。故起句未穩。

建議易為:拍遍危欄感不禁。以稍作鋪墊,引出岳陽樓主題。

岳陽樓上獨披襟。

批:襟與結句心稍類,嚴格而論,可視為重出,

故此處建議易為:岳陽樓上獨登臨。

湖光滉瀁當時色,

批:此句張力尚欠,亦乏根柢。當時色,何時色耶?故覺突兀。

建議易為:湖光月色都如故,以示風景不殊也。

憂樂千秋動素心。

批:素心,範圍過窄,僅言自我,不如易為“客心”,則古今盡囊括其中矣!

全詩改後:

拍遍危欄感不禁,岳陽樓上獨登臨。

湖光月色都如故,憂樂千秋動客心。



(五)

題岳陽樓

重讀名文感慨多,

批:起句失之平泛,亦無詩味。

建議易為:悵望千秋感慨多。收大開大合之效。

岳陽樓上發高歌。

批:此句尚能承接。仍之。唯高歌落俗,可易為“岳陽樓上一長歌”。

湖光滉瀁當時色,

批:結句既雲逝波,此處則不宜七字皆著眼於洞庭。既著眼於洞庭,則宜於結句融入憂樂情懷。

建議易為:欄干恍見希文倚。以切入結句憂樂情懷。

萬古悠悠寄逝波。

批:萬古悠悠則結句過於頹唐,於此樓非宜也。

可易為:憂樂何曾逐逝波。一結振起,詩意俱在矣!

全詩改後:

悵望千秋感慨多,岳陽樓上一長歌。

欄干恍見希文倚,憂樂何曾逐逝波。



(六)

登岳陽樓

名樓攬勝獨登臨,

批:句法、措辭皆無大謬,唯過於平直。

建議易為:岳陽樓古獨登臨。一者點題,再者以“古”突出其歷史滄桑感。

千里長天水霧深。

批:造境尚可,水霧稍俗。亦未能情景交融。

建議易為:一望滄波感慨深。“一望”既連接登臨,“滄波”又將洞庭點出。後三字又注入感情。

盡數洞庭文墨客,

批:

既雲岳陽樓古,又曰滄波,則洞庭不必再言。文墨客語俗,亦為套語。

建議易為:借問希文歸去後。一則拉範希文作襯,二則宕開一筆,為讀者留下懸疑,令全詩充滿張力。

幾多憂樂寄潮音。

批:建議承接轉句,易“幾多”為“幾人”,將憂樂之懷寄於諷喻,如暮鼓晨鐘,庶幾能發聾振聵也!

全詩改後:

岳陽樓古獨登臨,一望滄波感慨深。

借問希文歸去後,幾人憂樂寄潮音?



(七)

夜讀紅樓夢

清風漠漠起輕寒,

批:自韓冬郎“惻惻輕寒剪剪風”化出。清風漠漠,沒這說法。起字亦未穩。

可改:珠簾十二卷輕寒。著一卷字,以動作引出人事。

夜讀紅樓興未闌。

批:此句尚稱,不必改。

戶外無人彎月瘦,

批:戶外稍粗,彎月稍俗。

可改:只有當時纖月在。以貫串讀紅樓主題,此不即不離之法也。

一春花事在眉端。

批:一春花事與眉端稍隔,承轉句之纖月,

可改為:卻分愁緒上眉端。月色分愁,又得李易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遺緒。

全詩改後:

珠簾十二卷輕寒,夜讀紅樓興未闌。

只有當時纖月在,卻分愁緒上眉端。



(八)

黛玉

葬花吟泣雪霜欺,

批:前四後三銜接未順,

建議易為:葬花何懼雪霜欺。以突出黛玉多情而又清高之個性。

金玉良緣淚鎖眉。

批:淚鎖眉三字生硬。

建議改為:欲補情天未了痴。以謳歌黛玉追求愛情之執著、勇敢。

水月鏡花空掛念,

批:前四為成語,欠剪裁,覺呆板。後三字亦嫌俗白。

故建議改為:水鏡茫茫歸故夢。以夢引起下句之醒,有放有收,有分有合,收似斷實連之效。

僧歌好了點醒誰?

批:既雲好了歌,則不必言僧歌。僧歌一詞亦生造。

可易為:聽歌好了醒來誰?以問句作結,可收發人深省之效。也揭示了紅樓主題及黛玉歸宿。在那種積重難返、黑暗無比之制度下,反抗、反叛不過是飛蛾撲火,但這個撲火之飛蛾也是為了警省世人。可惜的是,世上醒來的人又有幾個呢?此含不盡之意於言外也!

全詩改後:

葬花何懼雪霜欺,欲補情天未了痴。

水鏡茫茫歸故夢,聽歌好了醒來誰?



(九)

黛玉

批:全詩多言黛玉葬花,

故建議易為:讀黛玉葬花詩

殘紅泣葬有誰憐,

批:殘紅泣葬沒交代清楚,究竟是殘紅自葬還是黛玉葬之,沒說清楚。

可改:殘紅瘞處倩誰憐。瘞即葬,避免破題。

苦覓相思夢裡煙。

批:苦覓、相思文脈未順。蓋皆心理動詞,失之臃腫也。

可改:月底零香夢裡煙。以增其清空靈幻之境。

傲雪獨愁春未醒,

批:傲雪云云,與落花時節相去甚遠,故未能切時。

可改:莫道好春呼不醒。以蓄其勢,順手帶出結句。

脂痕終伴落花眠。

批:脂痕伴花眠,實無所指,即形象未突出。

可改:芳魂終古伴花眠。以切黛玉“他日葬儂知是誰”句意,卒章顯志,既回應起句“倩誰憐”,又充份凸顯黛玉至死不渝之愛情觀以及至死不悔之抗爭精神。

全詩改後:

殘紅瘞處倩誰憐?月底零香夢裡煙。

莫道好春呼不醒,芳魂終古伴花眠。


(十)

詠李香君

帶雨桃花殘落庭,

批:殘落庭三字未諧。此句可突出《桃花扇》內涵,

改作:扇面桃花未肯零。香君之貞節立於紙上矣!

感時憂國兩飄零。

批:

兩飄零費解,

可承起句改為:美人生死兩流馨。香君生為奇女子,死作貞烈婦,可當此評。

卻奩奇女千秋唱,

批:此處不必言奇女,既雲卻奩,則為香君無疑矣。

可改:卻奩一曲驚千古。以進一步將詩境推向高潮。

多少男兒不敢聽。

批:男兒不敢聽費解,香君之嫉者權貴奸佞,男兒似未切。

可改:社鼠城狐不敢聽。拓開諷喻主題,別是一境。

全詩改後:

李香君

扇面桃花未肯零,美人生死兩流馨。

卻奩一曲驚千古,社鼠城狐不敢聽。

蘇俊評改詩詞高研班三期學員作業


(十一)

李香君

尋歡題扇媚春樓,

批:李香君故居應為媚香樓。尋歡,格俗,題扇也泛,並不能認為是指桃花扇。此處可改:秦淮紅映媚香樓。

一曲琵琶萬古愁。

批:此句見凝鍊。

敢向山河傾血淚,

批:文字無大謬,略顯直露。

可改為:

金粉山河歸扇面,以扇引出《桃花扇》主題。

桃花悽豔百花羞。

批:悽豔一詞未盡到位,

可改:桃花笑處百花羞。無論寄意、塑形均見力度。

全詩改後:

秦淮紅映媚香樓,一曲琵琶萬古愁。

金粉山河歸扇面,桃花笑處百花羞。



(十二)

媚春樓裡醉琵琶,

批:

應為媚香樓。略平,尚可。醉字與下句未稱,可換聽。

可恨山河落日斜。

批:可恨二字俗白,可換“悵望”。

誰問紅顏千古豔,

批:此句拼湊散亂,紅顏、千古豔意重。

可改:“莫道紅顏無俠骨。”以塑造香君剛烈形象,也為結句進一步推進主題奠基。

汝將碧血扮桃花。

批:汝將碧血四字生硬,扮字亦未知所指。

可改為:拚將熱血灑桃花。

全詩改後:

媚香樓裡聽琵琶,悵望山河落日斜。

莫道紅顏無俠骨,拚將熱血灑桃花。



(十三)

李香君

梅骨蘭心百劫身,

批:起句尚清通,仍之。

彈琵琶處惜芳春。

批:前四字結構不順,可換下位置。惜芳春與上句無甚關係,也空泛。

此句可改:琵琶響處海揚塵。借東海揚塵典故以寓世變,又緊扣上句百劫。

秦準血濺桃花扇,

批:秦準應為秦淮。用語過於平直,

可改:東風吹入桃花扇。吹入後又如何呢?留迴旋餘地,始見開合之法度。

不棄初衷自守真。

批:結句俗套,以未見形象故也。

承接上句可改:染作江南血色春。以言香君之貞烈,人物形象自然飽滿、突出。

全詩改後:

李香君

梅骨蘭心百劫身,琵琶響處海揚塵。

東風吹入桃花扇,染作江南血色春。



(十四)

詠秋風

瑟瑟生涼意,深居夜氣秋。

批:起句見題意。深居不如山居。夜氣秋,冗。可改氣已秋。

吹黃原上草,催白鏡中頭。

批:此聯意佳。吹黃,露。

可改:黃枯原上草,白換鏡中頭。句法頓活。

南陌花紛下。東籬菊已稠。

批:此聯稍遜。蓋花、菊意重,覺湊。

可改:巷口梧初落,籬邊菊正稠。上見鄉思,下得高致。

龍山有高士,落帽想風流。

批:結句用熟典而不俗。但既雲落帽則不必說龍山。

可改:素懷高士興,落帽想風流。詩結以清逸,神清而韻遠。

全詩改後:

瑟瑟生涼意,山居氣已秋。

黃枯原上草,白換鏡中頭。

巷口梧初落,籬邊菊正稠。

素懷高士興,落帽想風流。



(十五)

秋風

爽氣西南起,蕭蕭度水涼。

批:起句得體。

過籬呼靖節,落木感歐陽。

批:

用典亦切。

動息青萍泣,來回墨竹傷。

批:對偶雖工,微嫌意隔。

可改:最惜飄蓬客,重懷去國傷。以加重感情色彩,又引起結句杜甫茅屋秋風之嘆。

居安雖廣廈,恤庶近茅堂。

批:結句有深意,表達尚欠火候,

可改:萬間思廣廈,茅屋莫輕忘!將老杜之嘆與居安思危之主題充份凸顯。

全詩改後:

爽氣西南起,蕭蕭度水涼。

過籬呼靖節,落木感歐陽。

最惜飄蓬客,重懷去國傷。

萬間思廣廈,茅屋莫輕忘!


(十六)

黃河

天際黃河傾,

批:傾,庚韻。首句允許用鄰韻,即同部韻。庚與支不同部,故屬出韻。

此句可改為:天際黃流瀉。也避免了犯題。

奔騰萬馬馳。

批:此句尚能連接,姑仍之。

半坡源溯史,壺口浪飛詩。

批:此聯尚工穩,不必改。

山綠百靈聚,霞紅一夢隨。

批:此聯空泛。亦未突出其氣勢。

可改:山挾百靈走,雲飛千壑隨。意勢飛動,大聲遏雲。

千年澤九省,遭劫未能移。

批:結句無大謬,略嫌粘滯,未能宕開意韻。

可改為:禹王何處去?疏鑿想當時。拉出大禹治河作側面描寫。既有歷史意義又切現實,古有禹王,今日治水、治世者得無思之乎?

全詩改後:

天際黃流瀉,奔騰萬馬馳。

半坡源溯史,壺口浪飛詩。

山挾百靈走,雲飛千壑隨。

禹王何處去?疏鑿想當時。



(十七)

庚子春風

燕子未耽遲,

批:未耽遲費解,

可改:生恐燕歸遲。

風來剪柳枝。

批:要與起句銜接,又要點題。

可改:殷勤剪柳絲。枝剪不得,絲則可。殷勤回應起句之生恐。

臨晨窗霧起,入夜竹聲吹。

批:此二聯雖有對仗,但與五六句難以構成關聯。考慮到五六句涉及時疫主題,

可改為:莫愁霾霧鎖,猶賴暮朝吹。通過吹霾散霧,切合風之特性,又引出時疫主題。更進一步突出了春風之有情,能蘇民困。

戶閉心雖悶,城深意更悲。

批:頸聯較佳,但戶閉句稍俗。

可與上聯銜接改為:戶掩花同病。

芳洲春漸綠,妙手豈知誰?

批:結句較佳,但妙手一語突然而來,略失渾成。

可改:來往豈無期。與芳洲句融合無痕。

全詩改後:

庚子春風

為恐燕歸遲,殷勤剪柳絲。

莫愁霾霧鎖,猶賴暮朝吹。

戶掩花同病,城深意更悲。

芳洲春漸綠,來往豈無期。




導師簡介:

蘇俊,甲寅年生。廣東高州市人。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