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成效显著

技能人才,既是创业创新大军,更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撑。山西省打造“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规划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培训100万人,实现“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目标。两年来,全省共组织215.6万人次参加各种技能提升培训,参训合格人员领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坚持政府主导 确保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顺利推进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将其作为山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增收能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全省奔小康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推动。各级人社部门牵头引领,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市县组织实施、有序推进。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山西省政府列为六大、八大“民生实事”。

坚持制度建设 保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规范有序运行

为高质量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省政府于2018年1月3日印发《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方案》。省内全民技能提升工作坚持年度有培训方案、单项工作有点对点的规范通知,省人社厅连续3年下发年度培训实施方案,下发了《山西省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关于加快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实名制系统应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山西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培训的政策体制机制。

坚持市场调配 助力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全覆盖

坚持做到培训机构择优选择。改变过去由人社、财政等部门认定方式,转换为公开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择优确定,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各类培训资源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最大化的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坚持应培尽培、愿培尽培,培训对象包括了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企业职工等各类群体,基本涵盖了有就业、技能提升需求和培训条件的所有对象。坚持科学设置培训项目,立足山西转型需求,选择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职业工种,大力培训技术工人、高级技工,为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劳动力支撑。精准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选择用工需求量大、急需紧缺的“热门”工种开展高质量培训。

坚持目标导向 实现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提质增效

围绕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总目标,重点解决“培训目标、培训项目、培训对象、什么人来培训”等问题。实现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就业收入水平和就业市场份额,解决劳动者没有技能只能出卖劳动力,赚不到技术工资,收入难以大幅提高,有业无人就、想就又无业、想出去无地要等就业难题。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全省劳动力满足山西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