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快報:衡水中學:釘釘“一星差評”:是誰在背“眼中釘”的鍋

近日,在各大應用市場,釘釘軟件的評分一度跌至1.4,而絕大部分的一星評論者是因疫情延遲開學的學生。從“攝像頭監控謠言”到“五星好評分期給”,釘釘成了眾多學生的催命判官。然而,錯的,真正是釘釘這款軟件嗎?工具無罪,有罪的,是極少部分使用工具的人。

不得不承認,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個行行凋敝的春節,反而給中國信息化燒上了一把大火,線上教育與體制內學校的融合也乘勢如星星之火般燒遍了整個中國大陸,因而催生了一系列網課軟件的興起。但更要承認,急速擴大的市場、供不應求的現實,使得網課軟件泥沙俱下,一時令人眼花繚亂。放眼整個網課直播市場,雖然市面上的軟件產品種類恆河沙數,但是能真正做到不卡頓、無廣告的真的不多,釘釘算一個,畢竟其背後是阿里的強大數據中心。從老師、家長的角度看,釘釘可謂是一款“良心軟件”,這也使其的下載量飆升至11億。在沒有優質網課直播軟件的時刻,釘釘的“挺身而出”無疑是一件“看上去皆大歡喜”的事情。

但是,應用平臺的評星寒冬和下載數量的火箭上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華為、蘋果、小米、vivo等手機應用市場的評星數據上看,給出一星差評的絕大部分是學生尤其是小學、初中學段的學生。有人借題發揮,將整個中小學生群體扣上“祖國的食人花”的大帽子。

給一個如此龐大的群體貼上汙名化標籤固然不可取,但這也可以說明一個巨大的問題:老師、家長(或許也包括大部分高中、大學學段學生)這一群體和大部分中小學生群體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立場撕裂。

撕開這條代溝的,是釘釘嗎?是學生嗎?

好像都不是。釘釘只是一類網課直播軟件(而且釘釘的主要目標客戶是公司而非網課),是一種工具,本身不具備善惡的屬性。而廣大中小學生大多將假期視作放鬆時間,將釘釘視作眼中釘也無可厚非,只要管理教育得當,也不會出現幾近全體中小學生對某款軟件如此整齊劃一的口誅筆伐。

那麼,誰該背鍋?

就在剛才,我寫到了“只要管理教育得當”這句話。很遺憾,就我在網上搜集的資料來看,大部分相關學校以及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沒有拿出應該有的誠意,而這正是癥結所在:

一、管理不合理。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對網課直播給予了和課堂授課相同的授課熱情。從衛生間的課堂到面對孤零零的教室,老師群體的熱情應該點贊。但是,部分領導沒有對網課的內容、平臺的選擇加以足夠的重視,使得網課質量參差不齊。另外,部分學校在網課直播前沒有遵照學生的正常作息規律,拖堂現象大有人在。沒有對網課給予足夠的重視,固然是網課發展的陣痛,但正是這,阻滯了網課為學生接受的過程。

二、通知不到位。絕大部分學生給出“一星差評”的原因,是“自己的假期時間被擠佔”。一方面,是寫不完的假期作業;另一方面,是聽不完的正課習題。那些持有“食人花”論調的人們,如果你在這種境遇之下,你是否會甘之如飴?很難!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學生是沒有“假期彎道超車”的意識。這在道義上無可厚非,也正是“假期就該玩”的思想促使大量一星差評的產生。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理,部分省份主張“線上開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想,這可以給那些一味指責學生的教育界人士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當然,釘釘一星差評事件牽涉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學生們當然也有主體責任。但是,在當下輿論對學生大加撻伐的時候,請允許我給學生們說句話:釘釘只是一個工具,但工具背後折射出了社會問題,牽涉到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牽涉到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問題。我們有努力學習的義務,但請給我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至少,不要讓網課直播成為中國教育之殤。

很多人在小時候寫科幻作文的時候,都會寫“將來,我們不用上學,在家就可以上課……”現在,我們離這個夢想無比接近;但是,請不要讓這個美夢變成我們的夢魘。

網課直播,我們都在路上,不管你是學生,還是老師。(作者:782 魏銘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