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據說,今天是“3.7女生節”,與“3.8國際節婦女節”僅一日之差,我們不探究起源,只說背後的現實:似乎一些女生對“婦女”這個詞有誤解,也恐懼。


幾年前奇葩說辯手範湉湉,曾發起微博話題#女生節取代婦女節#,她最核心的理由是,沒有一個女生願意被叫做“婦女”,每一個女生都想被稱為漂亮的“女生”,因此應該用女生節取代婦女節,據說她還要寫信給聯合國讓潘基文管管這事兒。


​ Lia Kim編舞作品《DANCE MONKEY》


84年出生的lia,今年36歲了。但是她的舞姿,永遠充滿生機。除了跳舞確實讓人從生理角度更具活力,熱愛跳舞這件事,才是促使她迸發魅力的根本。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她也曾坎坷受過挫折,2011年在中國舉辦的世界街舞大賽KOD7中,Lia曾輸給中國十餘歲的小朋友米震。


但真的熱愛街舞,腳步就不會停止。作為一名女性舞者想要在popping圈裡取得成就本已不易,如今超過10年舞齡的她,將多舞種融會貫通,獨樹一幟,大放異彩。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這正是熱愛的力量,不管20歲還是30歲,擁有熱愛併為之投入的事物,靈魂就不是蒼老的。


三、勇敢追求▼


41歲的她,不斷和小鮮肉戀愛,微博被封“鮮肉收割機”,蕭亞軒的快樂,大家都很羨慕吧。前不久上綜藝,自我調侃是:平平無奇的戀愛小天才,並分享了十條戀愛守則。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也許有人會說,因為她有錢又保養得挺好,才會吸引到那麼多小鮮肉。但小ko想點讚的是她勇敢追求的態度:無論幾歲,戀愛不丟人,追求幸福不羞恥。


當很多人因為愈發年長,對愛情小心翼翼,甚至不敢嘗試其他很多事時,蕭亞軒的信條就很有借鑑意義了。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在事業上,她也有一個故事被粉絲津津樂道:2005年3月華納高層權利變動,蕭亞軒被雪藏,一直未能出專輯。她悄悄錄了一張demo,演唱的是別人的歌,用的是自己以前沒試過的唱法,匿名寄到公司,高層聽了非常驚歎,以為是某個很有潛力的“新人”,想趕緊捧紅“她”,最後卻發現是蕭亞軒。被這種勇敢的態度打動,才有了之後的神專《1087》誕生,等待三年,她也成功復出。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年輕是一種品格,勇敢是它的能見度。


四、不因性別使自己受限▼


29歲的張偉麗,是個拳頭很硬的女人。小眼睛,平平無奇的臉,實在不是傳統意義的美人,但看過她的成績單,真的太能打。


作為綜合格鬥運動員,去年她剛獲得UFC(目前世界上最頂級和規模最龐大的職業綜合格鬥賽事)華人首位冠軍,也創下中國選手(含男女)最高排名紀錄。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也許每一位女性,從小都或多或少受到過這樣的看法:你是女孩子,你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而張偉麗,就是熱愛格鬥。8歲的時候,告訴父母,想要去體校學武術,17歲的時候,卻受了很嚴重的腰傷。做過幼兒園體育老師,輾轉到健身房前臺。父母想讓她去學美容美髮,走一條安穩的結婚生子的路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2014年,她辭去了工作,重新專心投入訓練,身邊人質疑,24歲的女孩子,在北京有著一個很不錯的工作,何苦為了遙遠的夢想放棄,況且“拳擊是男人的運動,你一個女的又能做多好?”


結果很明顯,我們都看到了,她做得非常棒。


如果你喜歡跳舞,就去流汗,如果你喜歡格鬥,就去流血。但請不要因為“我只是個女生”,而忽略你的潛能,拘泥於世俗的眼光。

特別企劃 I 少女vs婦女,年輕是一種品格

​貓咪固然乖巧,“母老虎”也有別樣可愛。


按照定義,以上幾位都是“婦女”,也都是極其優秀的女性。而所謂保持“年輕”的秘訣,其實不分男女,在於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變成“婦女”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歲月流逝,我們卻麻木虛度,對嗎。反過來,自律積極、保持熱愛、勇敢追求,不受限於世俗定義,恰好是這些品質,保護著我們靈魂的“少女心。”


祝你婦女節快樂(๑•ᴗ•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