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導讀:好為人師,語出《孟子·離婁上》,指的是在生活中,不顧實際場景的喜歡教導、指引他人,染指他人生活、工作。

他人的說教,不可避免的使我們產生厭惡與不滿,但我們在厭惡與不滿的同時,卻可能在生活中處處對他人進行說教。

本期,我將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探討關於我們“好為人師”背後原因。

  • “好為人師”指的是什麼?為何會被大眾所厭惡?
  • 我們為何會“好為人師”,是什麼促使著我們產生這一行為?
  • 我們如何停止“好為人師”,與他人建立更為親密的關係?

引子:

公交站,陽光正濃,

此刻,站在他對面的同事,正侷促的尋找一個開口的方式,

我們總擔心自己的苦惱被他人嘲笑,因此他的同事需要鼓起足夠的勇氣,

同事的深呼吸,使他身軀微微緊繃,他知道這是開口的信號,

自我表露,伴隨著勇氣出現,同事是想獲得更親密的關係嗎?

那並不重要,他輕蔑一笑,緩緩開口,

處世哲學,伴隨著他高高在上的神情,

摧毀了這段關係。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好為人師”指的是什麼?為何會被大眾所厭惡?

好為人師,其重點在於“好”字,指的是我們隨時、甚至於迫不及待的想要對他人進行說教與教導。

這種慾望是那麼的強烈,我們即使認識到其中的不妥之處,甚至於我們清晰的知道這會逐漸的摧毀一段關係,也不願意放棄這種機會,

或許正如學者周國平所說,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無幾,好為人師者比比皆是。


01 什麼是好為人師?

我們在生活中,由於經歷的不同,使我們有了不同的見識、經驗、能力、智慧,我們每個人都是處於這個社會中獨一無二的個體。

作為社會中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往往由於受到自身認知的侷限性,只能看到我們自身所具備的特質。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與他人對比時,通常是用自身的見識、經驗、能力與智慧對他人進行對比。

於是我們會發現,對方很多地方不如我們,由此我們認為自身比他人具有更多的“知識”,從而使我們認為自身具有教導、教育他人的能力。

許多人將“好為人師”,認為是一種積極幫助他人的心態所促使的,是建立在熱心幫助基礎之上的互助行為。

不可否認,確實有一部分“好為人師”的人,是單純出自於自身錯誤的幫助方式,使人產生這種印象。

因此在這裡我們根據動機、情境、方式不同來進行區分,並對好為人師的群體,從行為上進行定義。

  • 動機:好為人師的群體,在動機上並非是希望幫助、指導他人,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自身的知識,以換取他人的讚美與認同。
  • 情境:好為人師的群體,往往不顧實際的交流場景,主動的、蠻橫的指導他人,即使是處於一個不適合的場合之中。
  • 方式:好為人師的群體,往往在對方傾訴結束前,便內心已經對事件進行定義,並在心中思考等會的“表現方式”,並無法真正的聽從對方的需求。
  • 定義:好為人師的群體,最終表現為不顧他人的真實需求,只是根據他人話語中的關鍵詞,粗暴的對事件進行定義,在不顧對方是否願意接受教導、是否處於合適場合中,便開始“口若懸河”的進行教導。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02 好為人師為何被大眾所厭惡?

通過定義,我們可以清晰的瞭解到,好為人師的人,並未將自身的真正注意力,放在感受他人、體諒他人之中。

對於好為人師的人來說,對方的真正問題、感受與希望獲得的安慰、方法並不被他所重視,他僅僅是想要表現自己的“博學”。

但若是僅僅表現自身的“博學”,並不會使他人如此不滿與厭惡,真正使他人不滿、厭惡的原因是,好為人師這種行為背後的隱喻。

  • 地位控制:好為人師往往是居高臨下的教導形式,但生活中的施教者,往往是父母、領導、長者,當好為人師對他人進行教導時,實際上形成的是一種施教者角色,這種角色意味著,好為人師實際上是認為自身地位高於他人。
  • 打壓行為:正如前文所說,好為人師並不會考慮實際的場合,即使是朋友間的聚餐時,其也會通過教導行為,來對他人進行打壓,從而提升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並從中汲取成就感、優越感。
  • 無益問題:好為人師關注的是自身的情緒,被教導者面臨的實際問題,不過是用來滿足自身情緒的工具,因此對於被教導者來說,好為人師提供的方法、理論、哲學,並無法對問題起到任何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被教導者在社交、情緒上均有不同的損失,卻沒有獲得任何有利於解決問題的收益。

於是,沒有人喜歡一個好為人師的人。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我們為何會“好為人師”,是什麼促使著我們產生這一行為?

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好為人師的人相處,畢竟這這種關係之中,我們無法汲取到友情中互相幫助、鼓勵與扶持的益處,反而會遭到不斷的打壓與控制。

我們都不喜歡與好為人師的人相處,但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卻是那個好為人師的人,我們無法控制的希望展示自己。

我們想要展示自己獨特的知識、技能,希望獲得他人的讚美與認可,於是我們漸漸的發現,我們沒有人可以傾訴、更沒有人是我們親密的朋友。

但我們並非無法感知到我們的錯誤行為,這些錯誤的行為我們可以從朋友皺緊的眉頭,或是強行轉移的話題中深切的感知到。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顧著表演、宣洩與展示,朋友的不滿此時卻如閾下信息一般,被我們所忽略、遺忘。

既然我們深知其中的錯誤之處,為何卻還是義無反顧的產生了錯誤的行為?


01 情感忽視

他的德性的光輝照耀到他人身上發生了熱力,再由感受他的熱力的人把那熱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他本身的價值——莎士比亞

我們之所人使他人產生好為人師的看法,在於我們沒有顧及到他人真正的需求,他人需要的可能並不是解決方案,而是情感慰藉。

或者我們再降低一些,甚至於他們需要的並非情感慰藉,而是一種互動與回應,他們不需要人生哲學與處事哲理,也不需要具體的解決辦法與操作方式。

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種傾聽與回應,他們可能僅僅需要的是我們的一個擁抱,或是一個肯定的眼神,然後告訴他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們的看法與行為,我們的悲傷與痛苦,需要他人的關注與共情,但好為人師的我們卻無法意識到。

這可能是我們已經習慣依靠自己,可能是我們已經在忙於工作的父親,與忙於社交的母親那裡,認識到了這點。

當我們不再對回應、互動與共情抱有期望,那麼認知的侷限性,便會使我們無法感受到來自於他人的回應、互動、共情請求。

於是我們根本無法理解,為何我們明明說了這麼多有意義的話,卻被對方無視或是反擊,也根本無法理解,對方並不需要解決方案,只是想要一種共情。

我們體會過求而不得的痛苦,於是我們將這種感知深深隱藏,可能最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最需要慰籍的人。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02 獲取認同

孩童時期來自於親密關係的情感忽視,使我們在親密關係不僅沒有獲得慰籍,反而在一次次的請求回應中品嚐到了被忽視的痛苦。

我們將這種求而不得的痛苦,深深的隱藏到我們的潛意識之中,迫使自己不會再次的回憶、體驗這種痛苦。

我們隔絕了自己,不再向他人進行自我表露,不再將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出來,也不再祈求通過親密的關係換取我們需要的慰籍。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不再需要慰籍,畢竟沒有人可以真正脫離親密關係,獨自一人義無反顧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與他人的傾訴,並獲得他人的回應。

在無數個深夜,我們脆弱並痛苦著,卻沒有可以傾訴的人,甚至是傾訴的對象,我們希望去建立親密關係,潛意識卻在無數次阻止我們。

於是我們開始轉而尋求群體的認同,我們需要他人來認同我們的觀點、認同我們的行為方式,來使我們確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誤”。

於是我們不斷的通過哲學、哲理與處事的道理,來向其他人灌輸我們自己的三觀,以尋求三觀上的共鳴,在獲得認同感的同時,也使我們產生存在感。

通過改變他人的想法、行為,來使我們處於親密關係中的強勢方,似乎回到了被忽略的孩童時期,無非我們之前是弱勢方,現在是強勢方,我們通過對其他人施加影響,來強調我們存在的意義。

但無論我們處於親密關係中的強勢方還是弱勢方,都無法去延續這種親密關係,即使我們再為強勢,對方也具有退出權來結束這段關係。

理性使我們得以權衡利益,使利益最大化;但親密關係並非可以盤算的利益,而是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心與心的交流。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我們如何停止“好為人師”,與他人建立更為親密的關係?

我們渴望親密關係,卻擔憂像孩童時期那般,自我表露後獲得嘲笑、忽略與無視,於是我們強迫自己不去抱有希望,並對自身的存在感產生懷疑。

這使得我們在社交過程中,無法感知他人的真正需求,並且希望使自身成為強勢方,來強行的延續這種關係。

或許正如流沙一般,握的越緊,失去的越多。


01 認識負面影響

孩童時期的被忽視,使我們倍感挫折,使我們不再渴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這種思維被不斷的重複,最終形成了固著。

在這種固著的影響下,我們不僅忽略了對自身的情感需求,也忽略了他人的情感需求,這導致了即使我們希望與他人建立聯繫,也失去了這項能力。

因此我們在與他人建立聯繫,希望改變自己好為人師的問題前,需要首先將目光轉移到自身之中。

好為人師源自我們希望通過影響他人的思想與行為,來獲取自身的存在感,消減我們的不安與焦慮,但在好為人師的影響下,對方並不會去認同與聆聽,反而使我們的存在感受到打擊。

因此在進入下一環節中的具體思考方式與互動方式前,我們需要深刻的認識“好為人師”帶來的負面影響。

  • 知識暴露:強烈的好為人師慾望,使我們涉足不熟知的領域,強行對事件進行解讀,反而使他人評價降低。
  • 社交裂痕:沒有人願意被他人掌控,好為人師使他人與我們無法建立情感聯繫,從而破壞本應建立的友誼。
  • 負面評價:不分場合、強迫性的進行說教,使好為人師的我們,被冠以“愛賣弄”“不懂裝懂”的評價,降低社會、群體對我們的評價。
  • 自我懷疑:外部評價的缺失,與我們對自身存在的虛無感,使我們陷入自我懷疑之中,雖然通過反向形成使我們外在表現很自信,但內地裡卻是深深的自卑。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02 思維鏈條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亞里士多德

在現如今的社會之中,我們每個人的生長過程中,由於經歷、教育與互動的不同,使我們每個人都具備了獨特的技能與知識。

錯位的知識體系,使我們都擁有對外輸出知識的能力,但我們需要真正正確的認識到這些能力的價值,才能正確的使用、傳遞,獲得他人的認同。

我們很難將自己的所有知識、經驗進行量化,然後將這些知識記錄並熟記,因為這是巨量的數據意味著無法完成的任務。

因此,我們必須接受隨時隨地的檢驗,我們需要知道何時可以影響他人,而何時又應該控制自身的言論。

在這裡我將介紹一個思維鏈條,當我們遇到傾訴、詢問類的內容時,完全可以通過此鏈條進行一次快速的過濾與匹配。

即使最終的結果是我們應該控制言論,在這種快速的沉默思考過程中,也使我們最終的表達顯得“深思熟慮”。

  • 角色:在當前場景下,我們擔任的是什麼角色?其他人是希望我們傾聽,還是強烈的希望我們去訴說?
  • 地位:在當前場景下,我們在群體中的地位如何?對方強烈希望我們去訴說是否是想要獲得教導與指引?還是希望我們去附和他的意見?
  • 技能:在當前場景下,我們掌握的技能與知識,是否是針對這一問題最為優秀的?
  • 風險:在當前場景下,我們選擇開口訴說是否具有風險?

當我們完成這一系列的思考後,我們會意識到自身的訴說是具有風險的,根據角色、地位、技能與風險指數,我們可以選擇訴說或是控制言論。在這裡舉兩個典型場景的例子。

“我們是企業領導,會議時上級領導希望我們對新員工進行一個簡短的培訓,此時我們的角色是引導者、具有比受眾更高的地位,而我們掌握的技能也是在座中最強的,此時我們的言論中風險的成分便較低。”

“我們是企業基層員工,在公司會議時,領導對新項目進行了規劃,此時領導出於試探性,詢問再做是否有其他意見,此時我們的角色是傾聽者,地位處於弱勢,技能不具備”

在此環節中,由於我們之前的習慣性“好為人師”,使我們很難對自身的言論進行控制,因此我們需要在思考過程中,主要考慮風險的一面,而非利益的一面。

這可以防止我們出於自我服務傾向,強行的認為此時發言是收益大於風險的,致使我們的思考前功盡棄。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03 互動鏈條

在上一個模塊中,我們整理了當面對傾訴、詢問類場景時,我們的思考方式,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具體的互動鏈條之中。

經由多次的思考練習,我們可以嘗試去建立親密關係,以消除我們的固著,讓我們重新獲得存在感,從而步入正確的軌道之中。

在此環節中,我們通過互動環節的思維鏈條,去感知對方的情感需求,最終通過滿足這種需求,建立親密、和諧與穩定的關係。

  • 辨別請求:在互動過程中,正如好為人師的“好”,遇到對方的煩惱、傾訴,我們總是急於去進行回應並提供解決方案,但實際上,我們需要辨別對方是否需要我們的幫助。

“對方傾訴完成後,進行了相應的停頓,並詢問我們意見時,可以認為是在請求我們回應。”

  • 辨別需求:當我們收到對方的請求,不要迫不及待的提供方案,而是應該區分其是需要解決方案,還是需要我們與之的共鳴。

“朋友對領導的抱怨,可能並非是為了讓我們教給他如何解決,而是為了希望我們認同他的做法、觀點,此時我們只需說出一句,你說得對、辛苦你了。”

  • 給予回應:如果朋友明確表示希望我們可以提供一個解決方法,這說明其相信我們的能力,但此時對方仍處於情緒腦之中,無法真正的去理性看待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順從他的觀點進行解讀。

“我們領導能力不行,經常亂指揮,我真想離職;這種領導特別煩人,你能忍這麼久也算是厲害了。”

  • 善意提醒:我們順應了對方的觀點,暫時的滿足了對方的情感需求,但這並不足以使我們建立更為親密的關係,反而有成為情緒宣洩垃圾桶的風險。

因此我們要在對方情緒褪去,迴歸理智後,對其的一些錯誤決定進行提醒,善意的順應其觀點從客觀角度進行提醒。

“遇到這種領導,誰都想離職,現在這個局面,是不是找到下家再離職比較好?”

  • 嘗試訴說:我們很難不斷的傾聽別人,並不斷的跟隨他人思想行動,一味的單向付出也無助與建立關係,因此我們需要嘗試著進行主動的自我表露,去建立雙方平等的互助關係,增加親密性。

“我最近遇到一個問題,我覺得你在這方面比較擅長,希望聽聽你的意見”

平等、溝通、付出與回報,最終形成互惠行為,才得以使我們建立一個良性循環的親密關係。

當這種親密關係建立後,我們也就無須固著,消減了強烈的表現欲,使我們重歸正常的心理、社交之中。

“好為人師”:你居高臨下的樣子,真的不美



結語:我們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會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個體時,陷入了“好為人師”的思維誤區之中。

但我們可能並不是有意的傷害他人,只是由於固著導致的我們忽視了他人情感訴求,這固然會使他人不滿,但我們不必過於對自我進行譴責。

畢竟我們並非不願去了解,而是我們對自我的情感忽視,使我們失去了這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