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

中國式教育的孩子觀其利弊,本人認為弊大於利,

其利,1,基礎知識過硬。中國式教育培訓下的孩子能夠有穩固的基礎知識累積,並能夠形成很強的應試技能。在這樣的教育培訓下我們的孩子能夠極大程度上鍛鍊思維習慣,在考試中也是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

2,豐富的學科知識體系。在中國式考試之下,我們的孩子對於各學科的掌握能力是極高的,也能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其弊,

一、 對孩子期望過高,管教過嚴 被逼迫出來的“優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對父母,對社會產生怨恨。

二、 不尊重孩子,為孩子做所有決定與選擇 這一點,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給孩子學會“自律”的機會 當孩子關上房門,就總覺得他肯定在裡面幹壞事。

四、 不表揚孩子,以免孩子驕傲 當一個孩子興高采烈地衝回家告訴媽媽得到老師表揚了,而媽媽卻說,受表揚就會翹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髒!

五、 喜歡橫向比較,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說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

六、 愛往孩子身上撒氣,奚落孩子 父母將工作生活中的情緒帶給孩子,稍有不順就拿孩子撒氣,還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七、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帶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學,我就給你買最好的電腦”……這樣的獎勵方式,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

八、輕易許諾,但言而無信 最本質的原因是父母沒把對孩子的承諾看成承諾,沒有理解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應是平等關係,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很失望

九、總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父母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當孩子對一件事情表現出極大的天賦與熱情,家長視而不見,將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養 電影《閃亮的風采》中鋼琴師一生的悲劇——粗暴的父親只要求他單純學習鋼琴技能,最後導致他在技藝上成為大師,在精神上卻變成了殘疾人。

綜上我們所要表達的就歸於家庭教育。

所謂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包括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 一些發達國家在廣義上定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向孩子傳達積極的思想,幫助孩子不斷完善自己,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遇見事情的時候更加有耐心和毅力。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好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成年人的價值觀發生鉅變,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過去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趨向,造成的嚴重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導致目前家長教育缺失或者失位。使得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種種問題. 因此新的恰合適宜的家庭教育應該應運而生。

正確維護家校關係,共同教育孩子 。孩子走入學校,並不是說,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了學校,而是家長成為了該學校的一個教育者,與老師一起擔負起了教育孩子的責任,所以,家長和老師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家長要尊重、配合、服從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加強溝通,問問孩子的情況。

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讓孩子養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須從小好好培養。先讓我們來看兩個例子:一個週末,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接孩子時,發現孩子的臉上有輕微的傷痕,問:“是小朋友抓的?”孩子點點頭,母親火了:“為什麼不抓他?星期一去了狠狠地抓他。” 一位小孩子做錯事,遭到同學的嘲笑,其父聽說後,氣沖沖地趕到學校:“打他,打傷了我出醫藥費!”真是可悲啊!在這種近乎病態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品德嗎?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嗎?這兩位家長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他們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干擾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樣的家庭教育是絕對不行的!作為家長還必須重視榜樣的作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崗擇業時充滿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對挫折不斷追求。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家長的人格力量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促進孩子主動發展。做父母的總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長輩,這是無可挑剔的,但是父母是否想過,也要尊重孩子呢?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動圈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需要有自己的傾訴對象。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解除他們的疑慮,適時的加以引導。對於工作繁忙的父母也要應儘量做到,哪怕睡前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也可以。如,問問孩子在校一天的學習情況;一天都做了什麼?有哪些進步?短短的幾句,足以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關心,從而增進大人與孩子的溝通。其實,溝通是無處不在的。如,有個家長買一個地球儀放在家裡,孩子對新聞報道到哪件事感興趣時,就和孩子把那個地方找出來,聊一聊,既增長了知識,又增進了親情。每個週末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把一週來遇到的事情以及孩子在本週的表現情況做次交流。交流中,孩子提到家長的缺點不足,家長要敢於承認,並及時改正。孩子的內心世界很豐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更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培養自信,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導孩子和諧發展

。家庭是多個親情關係的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單獨存在於哪一個人的身上。作為父母或者其他親人,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達成一致,必須多溝通,多交流,互相支持,千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把分歧暴露給孩子。其實有分歧沒有關係,關鍵是要正確面對,達成一致,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案。還要防止隔代長輩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這樣才能給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強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孩子的潛能。人的一生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賴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聰明才智和學習能力的強弱,即智力因素;二是實踐中是否具備了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飽滿的情緒、堅強的毅力及良好的習慣,即非智力因素。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家長們都很重視,但對於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興趣與自信的培養,則很容易被忽視。中國家長下班回家,見到孩子會問“考了多少分”,而美國家長則會說“今天有什麼發現”。從諸多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並不是因為他們生來所具有的天賦所致,而是他們在幼年時期的興趣和熱情的幼芽沒有被扼殺,而是得到了順利成長的結果。孩子們最怕寂寞無聊、悶著沒事,他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總想投入到某項最喜愛的活動中去。當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種喜好的活動中時,他們的內心就會充滿“成就感”,愉悅之情溢於言表。家長應該瞭解並尊重孩子的意願,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動場所,並進行熱心的鼓勵。因為興趣、自信是進步的動力。

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現代社會都提倡“創建學習型家庭”。如何創建“學習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見解,但有幾點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有固定的學習場所。沒有書房的,哪怕是客廳或者臥室的一角也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二,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在固定的學習時間內,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交流。第三、有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並不斷充實、更新。家長要積極創設條件,添置書籍,引導孩子少買玩具,多買書。第四、家長要成為家庭學習的主體。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一個日夜打麻將的家長,他不停地叫孩子學習、學習,孩子能學習嗎?父母都在看書、看報,孩子也會跟著看書的,和孩子一起看書,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哪些人物該學習,哪些人物讓人討厭,孩子的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他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並能得到家長的認可,那麼他漸漸地就會喜歡閱讀了。

只有正確認識到教育問題的缺陷所在,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改善和提高家庭教育,,使孩子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須注重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良好的家庭環境和適當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良好發展。

中國式教育


中國式教育


中國式教育


中國式教育的改革根本就是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