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武漢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不大量使用正壓防護裝備呢?

七十二行3


首先你要有,然後電池要充電,然後你試著揹著電池來回跑幾個小時,你就明白了


hbwhdxh


正壓防護設備是有的,我們看到國內的一些實驗室和檢測機構中也在用,同時一些重症室也是在用的。

為什麼不能大量使用,其實題主也說出來了。

1、結構應該不會太複雜吧?真的不復雜嗎?全封閉的服裝,勢必要求在整體加工性能良好,面部要有透明的面罩,加工速度肯定上不去。管道、過濾系統、電機、還有得要有電池吧。這種設備的產能短期之內肯定是上不來的,生產起來比普通防護服麻煩的多。產量決對是上不去的。

2、普通防護服效果不好嗎?前期物資不足時就不說了,後來產能上來了,來支援的四萬的醫務人員無一感染,證明現有的防護服的功能是滿足了需求的。而且正壓防護服的性能很有可能是過剩的。

3、有人說過剩就過剩吧,讓醫務人員舒服方便最重要。確實,我們都想讓他們舒服,但是電機總得要電池吧,一次工作四個小時以上,電池要多大合適。整套設備的重量下來,會不會讓醫務人員更累?

4、造價,兩者之間的造價肯定差的很多了,這種正壓設備之所以平時沒有大量採用,肯定經濟原因也是一方面。全國每天消耗幾十萬件,每件多個幾百塊的成本,那就是幾千萬上億的成本。


文明剛剛崛起


正壓防護服一般適合於實驗室,不需要大幅度運動、操作場合,比較適合坐在椅子座具上。護士要來來回回做各種護理操作,“大腦袋”影響視力範圍。而且這種服裝隔斷時間還要加、補充氧氣保證穿戴人員健康生命呼吸。而且重量較重。目前在本次防疫中,比較適合採取病人病毒樣品、創傷插管的醫護人員使用……


世界要團結一心


說的沒錯,但是正壓防護服的空氣源還是室內已經受到汙染的空氣。

目前在新冠病毒感染性不明的情況下,使用被汙染的空氣作為正壓防護服的空氣源。被汙染空氣是被一定壓力打進正壓防護服的濾芯的。實際過濾和殺毒效果誰也沒有做過嚴格的測試。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使用正壓防護服,一旦醫護人員發生大批量感染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呂傳左


每天看著戰鬥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裝,心裡很難受。

他們(她們)只要穿上就不喝水,不吃東西,更有甚者女義務人員因為特殊的需要而虛脫。

我不是義務工作者,但總覺得就我們目前的製造水平,製作一種從頭到腳,面部留護照,頭盔部分裝有對講機、呼吸(甚至是氧氣)管的一體化的防護裝備,為什麼不行?非要戴口罩戴面罩一層一層的?各個部位以不同的防護材料製成,平時說的納米技術、石墨技術都到哪去了。

門外漢說的門內的事,不就是著急嗎[捂臉]


快樂攝影郝建新


正壓防護服屬於三級防護了吧?目前這個新冠肺炎的密接只需要二級防護就好了。真需要三級防護可能才用的上。正壓防護服應該不能是一次性的,用一次消一次毒才好。


夏孟寒


我也想不明白。我媽經常把別人送的食品藏起來,等到過期變質了拿出來吃,她覺得這樣才是正確攢錢方式[呲牙]


不換就不換用戶名


其實是不必要,也不需要。這套防護服適合細菌病毒檢測室,不適合常規醫療使用,病房防護服是一次性使用,量大,便宜,有效就滿足需求。


書山有涯


一套差不多一萬,代價太大了,還是要開發可以重複利用的,這才是方向。


豐1234666


就這種簡單的防護服,我們一開始也非常稀少,只到今天才勉強夠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