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帶貨”資本向西安聚集

硬科技“帶貨”資本向西安聚集

2月20日,位於西安高新區的一家硬科技企業——西安泰豪紅外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加緊生產人體溫度篩查紅外熱像儀。本報記者 霍強文/圖

2月22日,西安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系列項目網絡簽約儀式舉行。在網絡簽約儀式上,共簽約項目30個,總投資額達286億元,涉及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西安市的科技研發優勢盡顯。

2月23日,總投資25億元的絲路(西安)前海園項目開工建設,該園由西安高新金控負責建設運營,深圳前海金控負責政策和產業導入,計劃引入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創新金融機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及金融科技公司,引入不少於130傢俬募股權投資機構,且基金管理規模不少於600億元。

同日,西安高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暨項目網絡簽約儀式舉行,西門子、北大科技園、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企業的13個項目簽約入駐,總投資額約60億元,這也是西安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這一組開工復產的“西安數據”令人振奮。近年來,西安一方面積極優化創新環境,打造硬科技IP和產業;一方面持續提高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讓科技和金融在千年古都共贏未來。

硬科技產業加速成長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讓生物醫藥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受到了更多關注。

“此次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其中也蘊藏著重大機遇。從長遠來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生物製藥、遠程診療等,很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而遠程辦公、網絡課堂、智慧城市等也將獲得新的增長空間。因此,與此相對應的生物醫藥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有望迎來進一步發展。”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2月23日,西安高新區及時發佈了《2020年“雙招雙引”10條措施》,瞄準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汽車先進製造產業集群,新設10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出資設立總規模不低於5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投入企業;凡符合高新區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百分之百保障用地需求,將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大產業打造成全市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高地。

“西安市明確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先進製造業六大支柱產業之一,將以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醫療器械產業為基礎,以3D打印、光學設備、再生醫學、基因測序、多肽與蛋白等高精尖技術為引領,形成500億元規模的產業集群,我們將力爭貢獻新的‘高新力量’。”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生物醫藥產業,西安市明確路線、出臺政策,打造適宜的土壤和氣候,催生了一大批硬科技成果落地,使西安的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產業蓬勃發展。

“目前,西安已初步形成了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次培育機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快速壯大,2019年,全市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53家,同比增長40.2%,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4145家,同比增長36.3%。”西安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2019年,易點天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西安首家獨角獸企業,估值已超過70億元。以合容電氣、陝西中天、特銳德智能、菲爾特金屬、芯派電子等5家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業加快成長,諾瓦科技、萊特光電、大醫科技、斯瑞新材料等初創企業迅速壯大。

金融活水流向硬科技企業

科技源於創新,成於金融。特別是硬科技企業普遍具有風險大、難度高、見效慢的特點,因此,如何統籌協調各類金融資源,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西安面前的一道“考題”。

2月22日,在西安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系列項目網絡簽約儀式上,西安高新區簽約4個基金類項目,總金額超過75億元,引發業內關注。以西安高新金控牽頭的基金項目為例,合作方為新時代資本(陝西金控旗下)與陝西醫藥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陝藥集團旗下),三方將設立20億元規模母基金,投資方向為生物醫藥領域。

“此次簽約的4個項目將有助於高新區建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加快企業成長及科技創新產品轉化。”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除此之外,陝西省及西安市加大了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先後出臺了陝西省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和西安市企業上市“龍門行動”計劃。去年以來,已經有鉑力特、西部超導登陸科創板,三角防務成功上市創業板;西安派瑞功率半導體變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IPO 申請,A股市場將迎來兩家西安企業的華麗亮相。

“在我們上市過程中以及上市後,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上門服務,協調解決問題,在項目備案、環評、安評等報建手續辦理過程中為我們節約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鉑力特相關負責人說,“為‘高新效率’點贊,在高新區辦企業算選對了地方。”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9 年,高新區成功引進各類創投機構365 家、金融機構21 家。“目前,我們在對轄區現有的200 餘家上市重點儲備企業進行梳理,將這些企業劃分為精選層、優質層、培育層三個梯度,進行不同層級的扶持和培育,幫助企業掃清上市障礙,早日實現上市發展。”該負責人說。

作為全市硬科技企業聚集地的高新區是西安推動科技金融服務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瞭解,2019年,西安市科技部門共服務1500餘家企業,為550家科技企業爭取到貸款25億元;大西安產業基金科技發展基金群,以“引導基金+子基金”形式共投資33個科技型企業,財政引導資金投入5000萬元,共帶動社會資本投資2.2億元。

創投機構看好大西安

今年1月,“2019CCTV中國創業榜樣”十強出爐,西安知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翔的創業團隊榜上有名。

知象光電聚焦“高精度3D成像+人工智能”技術,為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等領域提供先進的高精度3D相機及技術方案。目前,公司核心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擁有近40項自主知識產權。知象光電快速發展背後,除了自身具有的科技硬實力之外,西安科技金融良好的創業生態環境也功不可沒。

早在創立初期,知象光電創業團隊就引起了“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的關注,獲得了其天使輪融資。除此之外,中科創星還為知象光電提供了包括物理空間、科研平臺、知識產權、財務服務、創業培訓等各類“接地氣”的貼身創業服務。

隨後,知象光電陸續獲得了軟銀中國A輪融資和國中創投、深創投A+輪千萬級融資,讓其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有了資金保障,最終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

“截至今年1月,我們已經投資孵化近300家‘硬科技’企業,累計投資超過28億元。”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聯席CEO李浩說。中科創星是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社會資本發起創辦的專業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創業投資”的一站式硬科技創業投資孵化平臺。其發起成立了全球首家專注於硬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基金,總規模約52億元。

“我們看好西安的硬科技實力和創業環境,希望做好跨地域、跨行業、跨資源的整合服務,為西安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貢獻力量。”李浩說。

資本的嗅覺最靈敏。深圳國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選擇與中科創星不謀而合,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創業投資受託管理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國中創投已在西安投資了萊特光電、西安雷迪、因諾航空、知象光電、知微傳感5個項目,金額1.23億元,無疑也是看好西安的硬實力和軟環境。

3月9日,科技部正式公佈,明確支持西安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對此業內人士興奮不已,硬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正在加速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