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養羊的都聽過一句話:十個養羊九個虧。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養羊很難賺錢。有很多人聽了這句話不信邪,覺得自己是個例外,就雄心壯志的開始養羊,結果賠的底朝天。同樣的很多人聽了這句話,直接打消了養羊的念頭。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老王詢問過很多養過羊的很多人,其中一位牧羊人有著20多年養羊經驗,從他們嘴裡,老王知道了很多人養羊失敗的最主要原因:羊的養殖模式沒選好。

羊的養殖模式在養羊人中的說法有3種:圈養、放養與半圈養半放養模式。

三種養殖模式的優缺點

1、一直生活在羊圈裡的羊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圈養就是在羊圈內(就是農村小平房裡)養羊,或者在一定的區域內建好圍牆,建一個小的羊場,羊只能在這指定的地方活動。

圈養羊需要大量的飼料和一定的場地,剛開始需要建場地,羊每天所需要的飼料都需要購買,圈養羊所需的成本是三種養殖模式裡最高的,養殖利潤相對較少。

但是圈養羊不用外出放羊,避免了對農田山林的破壞,避免了對環境與生態系統的破壞,圈養羊的肉質和口感也是三種羊裡最差的,就像肉食雞一樣。便宜但不好吃。


2、外出放羊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放牧就是散養,每天早晨牧羊人外出放羊,把羊趕到山裡,羊就在山裡自由的吃草,放養一群羊,每天跨越幾座山才吃飽,趕回羊欄。這樣方式的羊活動量特別的大,這樣養出來的羊在市場上很搶手。

放養的羊肉質鮮美,羶味小,消費者認為這是綠色健康食品。

但是放養的羊不好管理,每天都會有羊在外邊吃高興了,不想回羊欄,還有一個情況就是不注意,羊吃了田裡的莊稼。都說羊口毒,只要被羊吃過的草生長就會特別緩慢,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遊牧民族哪裡水草,就往哪搬一樣,放養羊也最容易造成環境破壞。

隨著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和養殖戶對增加養殖利益的渴望,終有一天放牧這種模式會被淘汰。

3、半圈養半放養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這一模式並不是前兩種養殖模式的結合,半圈養是指在放牧前先在羊圈裡喂一下羊,讓羊吃的半飽,然後將羊帶出去放牧。

這種模式可以減少圈養羊的飼料成本,也能提高羊肉的品質。放牧前喂料的習慣也會讓羊在山裡丟失的幾率降到最小。特別是精飼料的投餵,羊會惦記著,也是的放羊人不用太累。

對環境的破壞也減到了最小。因為提前喂料,,羊到山裡吃的就不會很多,山裡的野草生長速度就能跟得上,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並且羊糞也能成為山裡野草的肥料,使山裡的野草生長得更茂盛,形成了良性循環。


養羊的發展趨勢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很多山羊養殖戶也在討論以後該採取哪種養殖模式,說來說去,不管是從環境出發還是經濟利益出發,以後最有前景的養殖模式還是半圈養半放牧。

放牧成本投入最少,只需要有人放養就好了,養殖規模不大的話,一個人就夠了,自己放羊還不用請人 。

圈養羊成本最高,草料和精飼料混合吃,都是一筆不少的錢,一但管理不善,死亡一隻容易引起整個羊圈的問題。一旦有問題,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圈養羊的體質相對較弱,傳染性疾病在圈養羊中傳染很快,感染率高,也要花錢買藥,養羊人也需要懂得一定的養殖知識。

圈養羊最大的成本在於草料與精飼料。

牧羊人認為半圈養半放牧是最有前途的養殖模式,是因為通過放牧減少飼料的成本投入,雖然比完全放養成本要多,但是通過擴大養殖規模可使養殖戶賺到更多的錢。我們通過放養讓羊有大量的活動,提高肉的品質,消費者也認可這樣的羊肉。半圈養半放牧,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又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也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一舉多得。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完全放養遲早會被淘汰

放牧這一模式現在說淘汰還為時太早,但是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年輕的養殖戶的觀念的變化,放牧這一模式遲早會被淘汰。

放羊表面上早晨把羊趕出去,傍晚帶著羊回家,看起來很輕鬆,可只有養羊人才知道放牧的辛苦。

放牧的山羊數量多,對於山裡的植被 要求很高。畢竟一座山上的草也就那些,一群羊吃的可不少,很快就能把一座山吃光。如果控制羊的數量,養殖戶賺的不多,又累錢又少,還不如外出打工。

有20年養羊經驗老牧民說:養羊不賺錢,都是這個沒選好

我寫的可能不夠全面,希望大家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批評指正。

我是老王,關注老王,關注最新三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